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与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两者应当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以克服自己的短处。文化的多样性是淡同民族国我样性的一种体现,每个民族都有用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进行思想的权利,正如每个人有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的权利一样。因此,那种认为某个民族的文化“优越”,而另一些民族的文化“低级”,从而主张用“优越”民族的文化来取消或代替其他民族的文化的观点是十分荒谬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格,这也是由于各个民族之间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音乐文化是每个民族最为鲜明的代表文化之一,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由于其表达情意的方式不同,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每个民族的音乐都在各自的历史文化中成熟和发展起来,成为了其民族的特色文化,以下就主要介绍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又从多方面显示出自己的民族特征。语文教学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底座之上的文化行为,它参与文化,同时也映现文化。中学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民族文化的代传任务、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还是教学过程,都深深地渗透了民族的文化精神,只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4.
中华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次庚辰,中国农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龙年。“龙”是华人心底的宠物,中国人自豪地把自己的祖国称为“龙的故乡”,把自己誉为“龙的传人”。这已不仅是图腾崇拜,或追求生机勃勃、无往不胜的吉祥物。它经过源远流长的历史沉积,已经成为深深印烙在每个炎黄子孙心灵上的一种丰厚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从古埃及、巴比伦、古罗马到东方的中国和印度,千百年来都传诵着自己的创世神话。西方的“伊丽亚特”、“奥德赛”,东方的“盘古开天地”等都是一个民族童年时代瑰丽幻想的真实纪录。可以说神话是一个民族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民族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和蹒跚的步履。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每个民族和每个国家不能摆脱的一种价值观念,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新闻报道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着文化层面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观念。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来对美国的新闻报道进行反思,揭示了美国新闻报道中所包含的“道义”观与“国家利益至上”观共存现象,根源就在于其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7.
何玲 《江苏高教》1996,(5):80-82
文化冲突与中美高校教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玲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又都深藏着并从多方面显示着自己的民族特征。这种民族特征构成的文化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互相审视的标准和理解。可以说文化既统一了人类,又分割了人类。文化范...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记得在地图册上有56个民族的形象展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独独汉族,穿着职业化的西式服装。长大了,也看了许多日剧、韩剧,稍远一点,20世纪80年代的“阿信”穿着和服,而“大长今”使韩服在整个亚洲成为时尚。应该说,每个民族都有她独特的历史根基和文化传承。然而,汉族,除了这个符号之外,在现代服饰上几乎没有什么文化载体彰显。我是知道的,其实汉民族也是有“汉服”的,而且,比许多民族的服装都要历史悠久,都要源远流长。《左传》中,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的章句,“华夏”一词…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世界文化也在一体化。这种一体化是多元的一体化,每个国家、民族在保持与发展自己民族文化、吸收其他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字是先民在生产、生活、生育过程中,为了交流思想.保存信息发明创造的文化瑰宝。每个国家、有的地区、某些民族都有自己通用的文字。但真正用来满足“非功利性”看之功能的应该只有汉字。  相似文献   

11.
圣洁之美——谈日语中“白“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娟 《文教资料》2007,(9):108-109
颜色词是每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份。在词汇系统中也很有特点。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识和传统文化在颜色词上体现得十分生动。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日语颜色词“白”的文化内涵。认为“白”代表了日本人的理想和信仰。  相似文献   

12.
民族皆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里的“共同地域”既是一个民族的主要的基本特征之一(即每个民族必然拥有过他自己的共同地域),但更是这个民族得以形成发展壮大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毫无疑问,共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包括空间尺度的大小、内部连通的状况以及其自然条件优越与否等)和共同地域内的人文地理环境(包括汉族的共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共同文化先进与否、以及与此相关的建立在共同…  相似文献   

13.
话剧是人物自我表演的舞台,老舍的话剧能够“三言两语写出个人物来”,是因为人物的每一句话都联系着自己的灵魂和精神,而每个人物的灵魂和精神,都是经过特殊的文化浸泡的,他们的背后饱蕴着民族的文化的因质,这是老舍话剧的生命灵魂,也是其  相似文献   

14.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标识,民族文化的“活的史书”,是民族文化“可视化”的缩影,是流动的“活文本”。在民族旅游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服饰在民族旅游中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消费,民族服饰由原来的文化行为参与到经济行为中来,一方面提升了民族旅游的文化消费品质,另一方面通过民族服饰展示了自己的文化,并获得经济回报。通过对民族旅游与服饰文化资源的关系研究,分析腾冲傈僳族服饰的特点和开发现状,提出民族服饰参与民族旅游的保护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质是与其生活世界密切联系的,然而随着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出现后,逐渐使得教育中的文化传承脱离生活,只有让民族学生从小亲近和体悟自己的文化,感知自己民族文化的魅力,逐渐懂得去珍惜自己的“母体文化”,最终内化为自觉行动,才能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只有将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更好的与生活世界相统一,才能真正的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新鲜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是每个国家指导和规范本国母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母语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它是这个民族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母语教学又是各科教学的基础,每个国家都把母语教学放在课程最重要的位置。”我们可以说它是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7.
人类文化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创造之总汇。世界的每个民族都有独自的生活地域,不同的地域促使各自沿着本民族的道路发展,创造着本民族的文化。故各民族奉献于人类的文化遗产势必显示其不同的民族特色,呈现出文化的民族性。而欲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探索文化的民族特色,固然要涉猎一些深层面的理论问题。因此,笔者拟就民族文化的方式问题,即民族文化的形式与内容问题,提出琐见。 1.本问题探讨之前提是要对“文化的民族性”予以观照和界定。民族性“是指特定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活动),和他民族的差别。”从内涵上看,文  相似文献   

18.
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灵魂音乐,每个民族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也是多元音乐文化所需要的基础。在音乐体现各民族文化个性的同时,又以其独特的极富人类共性的一面成为人类感受不同文化的最方便途径。我们通过音乐来了解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也通过本民族文化的音乐来认识自己,并通过对本民族文化音乐的继承及具有鲜明个性的发展,对全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人类生活在色彩缤纷的世界中.人们对颜色的感受不可避免地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颜色词语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一方面,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以及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不同民族常常会赋予某一种颜色以相同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颜色观,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限于篇幅原因,本文仅在此讨论汉语与英语颜色词——红色相同和相异的基本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歌德是启蒙运动以后最具世界眼光的西方哲人之一。歌德的“世界眼光”表现为“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的宏阔文化视野。歌德时代的德国人依然过着“孤陋寡闻”的生活,而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鉴和文明互鉴。因此歌德提出:“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歌德“环视四周”,以德国为中心,不断向整个欧洲、整个世界拓展,最终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时代来临了”的命题;同时强调,借鉴外国民族的文化,既要“植根本土”,又应“符合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