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职业倦怠”(burnout)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描述与界定“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这一现象时,首次使用这一概念的。自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召开以来,欧美国家的学者们对之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探索。职业倦怠被视为80年代的危机和现代生活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黄玉贇 《广西教育》2013,(31):106-107,152
基于JD-R模型理论的角度分析,工作要求过高、工作资源缺乏是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要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一方面要通过调整工作要求,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活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整合工作资源,促进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危害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他用职业倦怠一词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疲惫不堪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指的是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本文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征阐释高职英语教师罹患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该如何消除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盛艳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8):88-89
“职业倦怠”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他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helpingprofessions)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之后,玛诗勒(Maslach)和派恩斯(Pines)又进一步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职业倦怠是由3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指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的"工作要求一资源模型"指出工作要求过高和工作资源缺乏将导致职业倦怠.然而对于高校心理咨询师,导致其职业倦怠的相关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却存在于心理咨询师与学校的"心理契约"中.本文从心理契约角度对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缓解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降低了工作成效。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一般是在社会支持不良的情况下,由不切实际的社会期望、过高的职业和角色压力以及较低的工作自由度引起的。因此,只有全社会形成对教师职业的合理期待,提高教师管理参与度,提升教师素质,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积极作用,才能有效地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高校“80后”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职业倦怠(Feurnout)一词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1974年在《职业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学者马勒诗(Maslach)等人也在1981年提出了职业倦怠具有广泛时  相似文献   

9.
审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国外的专家学者各有探讨。Chermiss、Ricken和Blasel认为职业倦怠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上遭遇过度的压力,或是个人对工作不满意,因而产生一种心理上对工作退缩、缺乏热情和使命感,最后导致身体、情绪及态度方面的耗竭的现象。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对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认识还没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社会认同度低,工作价值得不到认可,工作量过大以及性格、工作年限等个人特质有密切关系。通过增强社会支持度和价值认同感,提升个人素质和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以及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可以有效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在全世界范围内,凡是需要长期与人密切接触、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警察及其他助人职业等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对近9000名教师进行调查,公布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中3个倦怠工作。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无助感,对自己的工作业绩无法自主控制,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目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教师长期职业倦怠,对教师自己的心身健康,对学生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害的。  相似文献   

12.
姚向颖 《教育评论》2006,(6):117-118
“职业倦怠”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倦怠逐渐成为影响教师生涯发展最严重的心理障碍之一。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72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回归预测情况。结果表明:教师工作压力与其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呈显正相关;工作压力中的工作负荷、学校组织氛围、角色控制等维度对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有显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学校组织氛围因素对职业倦怠中的非人性化有显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待遇和社会地位对个人成就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必须关注教师,帮助他们消除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4.
高校“80后”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Feurnout)一词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1974年在《职业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学者马勒诗(Maslach)等人也在1981年提出了职业倦怠具有广泛时代特征的三个核心部分,即精神衰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是发生于人际工作者的一组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状。由于不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压力过大而形成的无助感及缺乏工作的激励力量,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职业倦怠普遍存在。对此,作者提出了提高心理咨询教师对职业倦怠的认识,增强自我效能感和释放压力,寻求多方面的帮助、支持与关怀三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JD-R模型理论的角度分析,工作要求过高、工作资源缺乏是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要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一方面要通过调整工作要求,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活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整合工作资源,促进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杨云峰 《双语学习》2007,(7M):129-129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于工作导致的职业流行病,教师因为工作性质本身对于情感投入的强调以及工作负荷的巨大而不幸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由此造成了各种恶果——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身心受损,教学热情不再、学校士气低迷、医疗支出大增等。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造成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家庭生活负担过重、学校工作压力过大、社会期望值过高和个体素质过低等.要预防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家庭理解、学校关心、社会支持和个人努力.  相似文献   

19.
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描述和界定了"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他用"倦怠"一词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导游是给游客旅游过程提供讲解和生活服务的助人行业从业者,研究显示导游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影响结果不一致。工作应激、人格、社会支持能够预测职业倦怠。职业倦怠能够预测导游的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未来将从整合的角度,探讨付出回报、工作需求一资源、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