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构造法就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思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根据题目的特征,精心构造一个相应的“模型”,把陌生问题转化为熟知问题,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现以三角为例说明构造法解题的一些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数学中,有些问题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往往需要构造一个与之相关的命题,并将原来的问题转化为另一个新问题,从而达到简单、直观、易解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就是构造法.构造法体现了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由繁难到简易的“转化”思想,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构造法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它是最富活力的数学转化方法之一,恰当地运用这一方法解题,能收到以简驭繁、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下面以各类竞赛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构造法是数学解题中一种常见方法,体现了一种广泛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通过构造某种数学模型(如几何图形,函数,方程等)作为中介,实现条件与结论的联系和转化.因此构造法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想.现举几例以作说明.  相似文献   

5.
构造法即构造性解题方法,它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数学关系为“框架”,以问题中的数学元素为“元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解决的方法。构造法本质上属于转化思想的范畴,但它常常表现出简捷、明快、精巧、新颖等特点,使数学解题突破常规,不但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而且更能让人领悟到数学的无穷乐趣和魅力,体会到数学美的无处不在。它是非常典型的数学建模,因而具有独特的探讨价值。下面谈谈用构造法解排列、组合题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知识互相渗透,便于完成矛盾转化、问题的解决,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类比、联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独到的功效.构造法的实质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满足条件的数学对象,使原问题中隐晦不清的关系或性质在新构造的数学对象中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有效解决.用构造法解题,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7.
浅析构造法及其教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造法即构造性解题方法,它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数学关系为“框架”,以问题中的数学元素为“元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解决的方法。构造法本质上属于转化思想的范畴,但它常常表现出简捷、明快、精巧,新颖等特点,使数学解题突破常规,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因而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序言中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他还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就是“解决问题”,即求出数学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在数学上也叫做“解”,所以,解题就是找出题解的活动.数学解题可以理解为解题者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初始状态(问题的信息)向目标状态(问题的结论)逐步转化的思维过程,本文就此结合实例谈几点数学解题思维的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数学解题的实质就是实现将问题由复杂向简单、由未知向已知转化.所以,解题时恰到好处地运用转化与化归思想,常可使问题变繁为简、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本文举例谈谈数学解题中常见的转化与化归思想.  相似文献   

10.
数学解题的本质(化条件为结论)是一种矛盾的转化,而命题转换是矛盾转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数学解题的过程就表现为命题转换的过程.由于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向对立面转化就成了命题转换的根本方向和途径.下面介绍有操作意义的命题转换原则.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数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C.A雅洁卡娅曾在一次向数学奥林匹克参赛者发表《什么叫解题》的演讲时提出:“解题就是把要解的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从未知向已知、从复杂到简单的化归转换过程.转化的方法有很多,这里通过例题,谈几种常见转化.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数学竞赛和高考中,构造性方法(注:以下简称为构造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构造法的实质就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在思维中构造出一种相关的数学对象、一种新的数学形式;或者利用具体问题的特殊性,为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合理的框架,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解决的方法.正由于构造法的这些特点与所要求的解题转化过程很好的吻合,构造法也就成为解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成为数学家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并且在中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构造法”即构造性解题方法,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教学元素为“元件”,数学关系为“框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简便解决的方法。在中学数学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构造法解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解题方法的运用可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构造法解题的关键有二:一是要有明确的方向,即要明确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建立一个相应的构造;二是要弄清条件的本质特点,以便重新进行逻辑整合。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对构造法的一些思维方式作一些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过,数学解题是命题的连续变换.前苏联数学家雅诺夫斯卡娅在回答解题意味着什么时说:“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解题的过程就是问题转化的过程.所以,转化策略是数学解题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解题中,分析题中的条件和结论,构造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辅助模型,通过对辅助模型的研究达到解题目的,这种转化方法称之为构造法.构造法是数学解题中最富有活力的数学转化方法之一,如能恰当地运用,不仅能把问题变繁杂为简明、变隐晦为直观、变离散为集中、变抽象为具体,达到难题巧题的目的,而且还能大大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解题的整体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理论及内容的本质认识,是在数学活动中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直接支配着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思想是数学解题方法的灵魂,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为能力的体现,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解题训练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学生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必须以数学思想为指导.领会了数学思想的精髓,就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就一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因此,用数学思想强化解题训练,对于打好“双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独到的优势.下面列举一些数学思想在强化解题训练中的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曹学军 《中学教研》2006,(10):32-36
波利亚认为“转化是最独特的一种智力活动”.数学解题的实质就是实现新问题向老问题、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未知问题向已知问题的转化.“化归与转化”已在中学教学与高考考查中被视为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这在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中是如何体现的呢?下面以全国卷(Ⅰ)的理科部分试题的解答为例,对此作一简要阐述,以期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能否正确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答数学问题是衡量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的标志.概率是新教材中新增的内容,其中蕴涵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概率解题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对正确解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敏 《中学理科》2006,(4):19-20
构造法是数学解题中一种思维方法,构造法的指导思想,就是在直接求解某一问题有困难时,根据已知条件设计出“搭桥”“铺垫”性的方案,使原问题获解,或把原问题转化为新问题去求解。应用构造法解题,可以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巧妙地解决问题,它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对应用构造法解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所谓构造法,是指构造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研究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构造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构造法是一种极其富有技巧性和创造性的解题方法,体现了数学中发现、类比、转化的思想,渗透着猜想、探索、特殊化等重要的数学方法.构造法的核心是构造,要善于将数与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