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一、整体把握 1.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如真似幻的梦境”,主要解决的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包括三篇散文《森林中的绅士》《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及一篇指导散文阅读的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相似文献   

2.
《葡萄月令》是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自然的年轮”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也是汪曾祺先生散文的代表作。该单元的重点在“现代散文的疏与密”(散文的布局安排),为了能够上一节有“语文味”的课,我对这一课做了四次改动,并选取其中两种构思,完成了两次公开课。  相似文献   

3.
张长 《新读写》2009,(3):49-49
抒情诗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不能直接地去表现客观对象的方方面面,怎么办?一条重要的创作经验是:“缩虚入实,即小见大。”(钱钟书《谈艺录》)白族诗人张长的《失落的笑声》就是这样—首优秀抒情诗。  相似文献   

4.
【课标·教材·学情】 “课程标准”在“阅读和鉴赏”中有这样的目标表述:“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漫话清高》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中外说理性散文”,要着重品味这些散文中的情趣和理趣。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叙事散文”单元。五篇课文中除《听潮》是“抒情散文”外,其余四篇都是叙事散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要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理解散文的结构、语言。这是该单元的教学要求。三篇讲读课文《背影》、《记一辆纺车》和《听潮》的学习重点分别是:叙事散文的特点,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组织材料,记事与抒情相结合;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事物,通过讴歌大海的壮美抒情。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议论的基础,情感的载体——对事物的叙述和描写,准  相似文献   

6.
文本定位策略: 《听听那冷雨》所在单元为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的第一板块“一花一世界”。本课时的重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鉴赏写景状物类散文意境美的方法,学会利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对文本进行涵咏品读,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进行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开拓创新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7.
初语第四册的散文《温馨的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概括地说,就是采用了实笔与虚笔、伏笔与应笔两种笔法。一、实笔与虚笔。《温馨的风》集中写了“我”在江南之行中的一段复杂的内心感受。作者将这种复杂的内心感受放在实与虚的景物描绘和事件叙述上,以实衬虚,  相似文献   

8.
《背影》是散文中的经典名篇,被选录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 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据一线教师反映,八年级学生对 于散文体裁的文章虽有所涉及但对其“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却 不能够精准辨别。综上,笔者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引导学生对 全文内容的梳理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泪珠与珍珠》是一篇很精致的散文,作为散文教学,从宏观上讲,应当着重体现散文雅致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及深刻的思想。因为,散文是一种凝结了作者生活体验,集中体现了真、善、美的文体,是需要用情感投入去理解的文体。《泪珠与珍珠》这篇文章收录在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从单元的教学要求看,所选的文章服务于“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这个总体教学目的,鉴赏的教学内容是: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因此,怎样具体落实“鉴赏”这个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的突破口就成了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姜丽 《学语文》2012,(1):16-17
【教材分析】《庖丁解牛》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中的自主赏析文章,属哲理散文,它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养生的道理。而“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所以笔者在设计教案时将“创造形象”与“说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11.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纪实性的传记散文名篇,《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的传记散文名篇。两篇文章虽一实一虚,但都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为政和居官是否有“生人之意”、政治主张:改革弊政。但再渎《捕蛇者说》和《郭橐驼传》,却发现两篇文章还有诸多相同处:  相似文献   

12.
虚实转换法     
《新读写》2010,(7):31-34
“实”与“虚”是写作学里一组相对相反的概念。“实”是客观的。“虚”是主观的;“实”是具体的。“虚”是抽象的;“实”是眼前的,“虚”是远处的。所谓虚实转换法。是指面对抽象的、无形的话题(文题),应该把它落到实处,即虚题实写;而面对具体的、有形的话题(文题),应该诠释出题目的虚指意义,即实题虚写。  相似文献   

13.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第二单元,该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  相似文献   

14.
辛集是河北省最后一批进入课改实验区的地区之一,九年级采用的历史教材为人教版《世界历史》。本书采用的编写体例和每一课的教学设计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新加入的许多内容。如:《致同学们》这一篇导入课,告诉广大师生:学好世界史的意义、学好世界历史每一课设有哪些栏目以及编者设计这些栏目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之前便从大方向上知道如何学习本册书。这比旧版有了很大的改进,值得肯定!本教材的另一大闪光点是采用了模块式编排,即新教材中的“单元”,且每一单元课题下列出了本单元的内容要点,如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列举的本单元内容要点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美国内战”“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走向强盛的转折”(见课改实验区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次印刷。以下只注页码)。可使师生从宏观上对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有一个概括性了解,且在学完本单元后可充分利用“本单元内容要点”查漏补缺,加深对本单元重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本单元的历史知识。我在教学中也是这样利用这部分内容的,效果较好。本册书的又一新颖之处是,活动课的设置给许多教师提供了理解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评价目标的具体案例,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与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表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散文的“形”与“神”、“景”和“情”相辅相成的关系。 2.学习散文中准确、精炼、严密、生动的语言。 (二)本单元教学重点 1.材料的组织顺序。 2.贯穿散文的思想红线。 3.散文的色彩和感情基调。 (三)本单元教学难点 1.“形”与“神”的结合点。 2.“景”与“情”的统一. (四)表单元需落实的全部知识点 1.作者①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②碧野(1916—— )原名黄潮洋,广东大埔县人。③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想】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一单元和苏教版《语文》九(下)第二单元的教读课文,需用两教时。苏教版教参明确指出,第二单元参考教学目标为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怎样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呢?究竟捕捉“什么”才能“迅速”呢?捕捉住哪些有规律性的内容,才能迅速概括出事情.感悟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第一教时的设计,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可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17.
《归园田居(其一)》凝聚着陶渊明对人生理性与自我实现的理解与感悟,通过“误入”与“三十年”的知行错位、“叙事”与“抒情”的表达错位、“虚”与“实”的感知错位这三重错位结构,展现他在仕与隐的矛盾冲突中徘徊挣扎直到超脱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8.
初一册第五单元:自然景观[单元课文]《春》《济南的冬天》《松鼠》《桂林山水歌》(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内容比较。《春》着眼于“春”的特点,写的是春天和春意。《济》从俯瞰的角度,大手笔地描画了“温晴”“宝地”的山与水。《桂》以虚喻?..  相似文献   

19.
《陈涉世家》中“苟富贵,无相忘”的主语,有人理解为虚指的疑问代词“无论哪一位”,有人理解为实指的人称代词“我”。究竟如何理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基于误读正史的虚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史《三国志》(西晋陈寿、南朝宋裴松之注)为历史框架的名小说《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本),创造性地利用了正史所提供的一部分史料,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虚构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令人百读不厌。正因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实实虚虚、虚实结合的历史小说,所以清代学章学诚说它是“七实三虚”,现代学又有“六真四虚”、“半实半虚”等说法,总之,《三国演义》中到底有几分史实、几分虚构,历来是小说研究关心的课题之一。本所关注的,不是《三国演义》史实与虚构成分的比例问题,而是小说作因误读正史而虚构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