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例如:一堆煤,第一次用去它的1/2,第二次用去余下的1/3,第三次用去剩下的1/4,最后剩下12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如果我们再采用以前由前面已知条件向后推的综合式思维方式,在小学  相似文献   

2.
一、由浅入深的递进式题组在设计这类练习题时要尽量减少那些简单重复的条件反射式习题,练习要有层次性,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解决好“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如在“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中”,在完成例题“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0吨,用去了35,还剩多少吨煤”后,可设计下列题组让学生练习。题组:一条公路长300千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①第一天修了多少千米?列式为()②第二天修了多少千米?列式为()③两天共修了多少千米?列式为…  相似文献   

3.
交换、对应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用它来指导某些应用题的解答,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发展智力和提高解题技能大有裨益。下面以一道应用题为例,谈谈我的做法。职工食堂三天用完一桶油。第一天用去6公斤,第二天用去余下的4/(11),第三天用去的正好是这桶油的一半。第二、第兰两天共用去多少公斤油?一、变换单位“1”变换单位“1”,也就  相似文献   

4.
一、一题多变训练给出基本题后,要求学生变换条件,问题、结构或叙述方式,解答后再比较。例:一根木料长8.4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还剩多少米?列式:8.4×(1--)。(1)条件不变,问题改为:①两次共用去多少米?列式:8.4×(+)。②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多少米?列式:8.4×(-)。 (2)问题与条件互换。一根木料,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还剩3.5米。这根木料全长多少米?列式:3.5÷(1--)。(3)改变叙述方式。一根木料长8.4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2.1米,还剩多少米?列式:8.4×(1-)-2.1。(4)改…  相似文献   

5.
题目: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了它的2/3,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40%,第三次用完。已知第三次比第二次多用了8米,这根铁丝长多少米。[通常解法]把这根铁丝的总长看作“1”,第二次用去总数  相似文献   

6.
发散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等特点,对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如何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及不成熟的做法。一、一叙多问的训练发散思维训练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来的知识圈,在解题中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多种解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红旗大队要修1200米的水渠。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2,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根据上面的条件,可设计以下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①两天各修多少米?②两天共修了多少米?③还剩多少米没修?④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多少米?⑤第二天比第一天少修多少米?⑥已修的比剩下的多多少米?学  相似文献   

7.
一、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培养发散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点。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逐渐向创新发展。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幅图: 教师问学生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五角星,能列乘法算式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提出怎样移动,就能列出乘法算式呢?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得出三种思路: 第一种,第3堆移给第1堆1个,原图变为: 第二种,前两堆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能从一般人考虑不到的新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大胆质疑创新,勤学善思。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就数学而言,应用题教学则是一个重要途径。一、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对同一道应用题,我经常从多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解答。例:修路队修一条长8.4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0%,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第三天修了2.4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有修?这道题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1)第一天修了多少千米?(2)第二天修了多少千米?(3)第一、第二天修了多少千米?(4)第二天比第一天多…  相似文献   

9.
诱导想象促进思维周建平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例2,在进行基本练习后,设计了这样的变式练习:修一段2400一米长的公路,第一周修全长的,第二周修全长的,(1)两周共修多少米?(2)第二周比第一周少修多少米?(3)已修的比剩下的多多少米?通过条件变换,...  相似文献   

10.
第一步,强化思维训练。 强化思维训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新知,设计这步练习题时应坚持从基础练习起步,以“求同”练习为主。 例如,在教学例4(九义数学第十一册83页)“一个发电厂原有煤2500吨,用去3/5,还剩多少吨?”后,为把教学重点引导到第二种解法上,突出“先求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这一关键,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可做以下定向填空练习。 一令纸有500张,用去了2/5,还剩多少张?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下面是我在分数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广度。为了克服思维的表面性与不求甚解的毛病,我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地暴露,使思维深刻。  如题:“一个发电厂原有煤2500吨,用去35,还剩多少吨?”  分析题意时,先这样想:“用去35”,这“35”是哪个数量的35,这个数量就看作单位“1”;要求还剩多少吨,先求出用去…  相似文献   

12.
求异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十分重要 ,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但在课堂教学中 ,不少教师往往忽视求异思维训练 ,使学生的学习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思维不能发散 ,严重妨碍了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展。我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寻找别出心裁的解题途经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谈谈我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一题多解。教学中 ,我注意指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 ,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解题方法 ,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 :某工地运来60吨煤 ,第一天用去了总数的 ,第二天用去了…  相似文献   

13.
刘成仙 《成才之路》2009,(18):70-7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1)联想是一种扩展性思维活动。是由眼前的事物而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通过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联想,提出发散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数学活动课上,黄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堆煤,第一次运走它的3/4,第二次运走余下的2/5,第三次全部运完。已知第三次比第二次多运走8吨,这堆煤有多少吨?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笔者用了“列表法”。所谓“列表法”就是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句正确辨认标准量、比较量和对应分率,然后列表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按表列式解答。通过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1,一个发电厂原有煤2500吨,用去35,还剩多少吨?(人教版十一册第83页例4)先由学生读题,审清题意后,教师引导学生列表。通过右表中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列式为:2500×(1-35)。例2,某工厂去年产钢40万吨,今年计划比去年增产25%,今年计划产钢多少万吨?学生读懂题意后,由学生自己列表解答…  相似文献   

16.
三、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能以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维,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迅速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第九册第62页第15题:新街粮油店有一桶油重200千克,第一天售出总数的1/8,第二天售出总数的1/4,第三天售出71.5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解答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解答,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17.
【题目】小明三天内看完一本小说,第一天看的比总页数的1/3多5页,第二天看的比总页数的50%少15页。已知前两天看的页数相等,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导入解方程:(1)4x+3=21(2)6-0.4x=5.6提出问题:如果把第一个方程里的3扩大x倍,把第二个方程里的6扩大x倍,所得的方程又应该怎样解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三)二、新知学习1.教学例5。第一步:(1)CAI课件演示: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x吨,孙欣的爸爸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2)分小组讨论:根据图中所表示的已知条件,你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由学生口述讨论的结果,CAI课件出示其中的4个问题。①上午运土多少吨?②下午运土多少…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0贾例3及练习三的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会用第一种解法(连减)分步列式解答。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三条长短不同、颜色各异的纸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补充条件或问题,并列出解答的算式。①商店有20个文具盒,_,还剩多少个?②同学们给匕棵小树浇水,已经浇了8棵,?小结:一道完整的应用题由什么和什么组成,解答一个问题至少要几个条件?2出示复习题: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  相似文献   

20.
徐青 《英语教师》2024,(3):122-125+129
阐述思维品质的内涵及小说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价值。以《典范英语》第10套第二册小说《白牙》(White Fang)前两个章节为例,探究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小说阅读教学设计。提出以小说情节为主线展开教学,用读前活动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质疑的思维,用读中活动培养学生在具体中抽象、在分析中推理的思维及文本概括能力,用读后活动培养学生在联想中创新的思维,通过整体阅读教学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