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建立随班就读学生在“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交流制度,是保障随班就读学生获得与自身学习能力相适应教育条件的一种制度设计.我国随班就读学生交流制度受制于理念、经费、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定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未能有效开展.通过完善我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加强针对随班就读学生交流的定向拨款、完善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定机制、交流方式等,将有助于推动随班就读学生的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伊始,某市一家小学的五年级由原来的三个班合并成两个班,每个班人数多达90人。开学没几天,其中一个班接连发生了两起意外事故:一名学生在打球时受了伤,另有一名学生骑自行车时摔了一跤。班主任有点吃不消,遂要求班上每人写一份“道书”,大致内容是:学生在校期间,如果发生意外事故,一概与学校无关,与老师无关,由学生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听力能力每当我接到新班学生时,我便首先主动与他们接触,跟他们交流,悄悄的了解他们的英语习惯,发现我们应该首先从兴趣着手,兴趣是智慧之花,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可怜农村娃     
路南 《山东教育》2007,(1):28-28
送走了初三毕业班,领导让我接任初二一个班的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中途接班,为了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也是为了尝试新课改,我一改先前“我说你听,我管你服,对成绩不理想或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的管理方法,处处留意和学生的密切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很多老师在课间都喜欢交流班级学生的情况,而我,每次都会有意避开这样的交流。因为在每次交流后,总会有老师向我说上一两句:在我所教的平行班中,你们班学生确实没有其他班的上课认真。周老师,你们班的纪律要抓一抓。虽然话语没有那么激烈,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能交流,会说话。在人际交往的现实生活中,一席合宜的话语不仅能调和现场气氛,解决一些争端,而且能充分展示个人才华,凸显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象回放(1)一节县级小语公开课上,借班老师随机指名数个学生在课堂交流。学生思考踊跃,能紧扣话题认真交流,但部分学生交流时结巴、声音小,交流时语言过于简单,使课堂气氛黯然失色。(2)一堂小学四年级情境作文课上,老师请学生就现场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背景昊昊是我班随班就读的特教学生,智力测试得分只有55分。在上学前,他接受过一年的康复训练。通过与昊昊交流,我发现他能听懂我说的内容,但自己用语言表达时,却往往吐字不清,也  相似文献   

8.
一次到外校借班上课,在与学生交流后,偶然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在做四则混合运算的数学作业时,很多学生都是先把题目抄下来,然后直接在算式下面写四个等号。  相似文献   

9.
高传帅 《班主任》2003,(7):25-25
今年学校安排我教两个班的数学,不再担任班主任。所以我由一个班的班主任变成了两个班的数学教师。半学期下来,明显感到与学生的接触少了,交流也少了。而且随着角色的转变,我与学生的亲合力也在减弱。学生上我的课时的热情也不如以前我担任班主任时。其实我上课还和以前一样的认真、幽默。而我原来担任班主任的五(1)班学生,老是说我偏心刚接手的  相似文献   

10.
【案例发生】 一天中午午自习,学校值周班学生与我们班的女生南在校徽佩戴问题上发生口角。后来情节恶化,值周班班主任王老师来我班调解问题时,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出手打了南一巴掌。当时全班都沸腾了,“男老师打女学生了,老师教学生打架呀!”“当老师就可以打学生吗?道歉!  相似文献   

11.
杨韧 《教育文汇》2005,(11):6-7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愿与教师、家长的交流便渐渐少了。有时候,我们对孩子们在想什么几乎一无所知。受网上聊天的启示,我决定在班级设立“杨老师聊天室”。起初我仅仅想借聊天室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聊了一阵子,只有少数班干来谈话,还是无法全面真实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动态。于是,我决定加大聊天室的吸引力,希望每位同学每周最少来一次聊天室,对于主动参与的学生在全班奖励“交流星”;我还作出保密的承诺,诚恳地提出愿以朋友的身份自由平等地交谈。开始时学生紧张,聊天时手足无措,张口结舌,我丝毫不介意,始终以笑脸相迎,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每接一个新班,每次参与乡级间的交流讲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不会读课文。主体现在学生读书时不按词或短语停顿,么一个字一个字嘣着读,么拖着长腔读,么结结巴巴……一句话中所有的字没有轻重快慢,全都一个调子。学生读书时只有声音的投入,没有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若不专门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际做法,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会停留在表面形式:教师先提出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接着学生立刻围在一起热烈地探讨问题,而后教师宣布时间到,讨论结束,发言的总是班中的语文成绩优等或敢于表现的“常客”,有时甚至待到该发言时竟无学生主动表达组内的意愿,课堂陷于瞬间鸦雀无声的尴尬境地。讨论时的热闹看似每个学生都发挥了主体作用,实则只有班中的几个学生确有所获。浮于表面的热闹不能突破传统的师生或生生的单向交流,不能体现每位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不是新课标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学习。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最近一年的实践中笔者有了以下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已越来越多地深化到教育的主体创造、个性张扬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离不开有效的课堂交流。要实现课堂交流的有效乃至高效,贵在受教育主体实实在在地参与整个教育全过程。这也将成为衡量课堂交流无效与有效的重要标准。我所教的班学生人数众多,教室相对比较狭小,交往的时空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交往机会,培养交往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中一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从课始到课终在设计上都体现了这一教…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李勇在一所初中学校担任班主任,为了便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每次接手新班,他都会向学生公布自己的QQ号,鼓励他们通过QQ聊天的方式与自己交流。一次,学生小A在上网时,无意间打开了李老师的QQ空间,浏览了空间内转载  相似文献   

16.
学情分析: 本班为三年级双语班,大部分学生已有学习英语的经验,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学生们对英语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上课积极主动,活泼大胆,很善于表演。班上部分学生参加校外英语辅导班学习,英语基础比较扎实。以前学过一些动物名称,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三愿     
教师三愿湖北松滋师范张兴武新的学年开始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笔者有三个愿望:一是愿学校领导不要按学生考试的成绩给老师排队、实施奖罚。因为每个老师带一个新班时,班与班之间学生的程度不可能一致,老师不是站在同一起点上竞争。同时学生分数也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开始了,我接手的是高三(10)英语。课职务宣布后,班主任及时跟我交流了情况,他说:这个班共有54名学生.在高一时由于任课老师的频繁调动,学生的英语成绩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有几个学生,理科成绩很突出,可以上本科线.但英语是弱科,要求我要多多照顾他们。  相似文献   

19.
一、设计新异的开端,营造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绪。   新学期第一节课,我首先发问:同学们和远在他乡的亲朋联系交流时,使用什么文体 ?丢失物品需要寻找时,采取什么方法 ?和单位他人发生经济联系时履行哪种手续 ?这些文字材料统属什么文体 ?学生稍一思索便答“应用文”。接着,便假设班内一学生走失,让学生各写一份寻人启事,结果是无一人完全正确。我在指明错误的同时,三言两语讲清应用文与人们生活工作的联系,纠正学生认为应用文简单易学甚至不用学的错误思想,启发学生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要认真学习掌握应用文知识。   二、…  相似文献   

20.
杨香霞 《贵州教育》2009,(16):40-41
一、案例背景与分析 新学期开始,我又接了三年级新班。初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充满了好奇。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精心设计了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活动。一次,在三(二)班的课堂上,正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活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