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第一课时师:上课前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不喜欢读小说呀?生(齐):喜欢。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学生纷纷举手。)生:每读完一篇小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把小说中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和朋友听。师:复述故事情节,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又与别人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好!师:既然大家都喜欢读小说,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这种爱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在1921年写的一篇小说《故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读通读懂小说《故乡》,而且要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师:昨天,安排大家回去预习课文,按照我们的…  相似文献   

2.
课前谈话唤醒阅读记忆师:最近中国有一件大喜事,有个人获得了一个很重要的奖。你知道是哪件事吗?生: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师:好!那么,你们平时喜欢读小说吗?读过哪些?(生交流)师:你们读小说的时候,一般会关注什么?(生先后回答:内容、人物、小说带给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着重在“趣”字上下工夫,以趣促读,效果颇佳,令听课者受益匪浅,拍手叫绝。现摘其精彩片段,谈一点体会。师:上节课,同学们对课文第一二两段读得都很好,比我读得好。我在备课时觉得难读的是第三段,我一连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然后又读了四五遍。我是读了十多遍才读好的。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段难不难读?(生齐答:不难)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如果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你们敢吗?(生齐答: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师:准备好了吗?(生齐答:好了)谁愿意和我…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新课:(课件,观看图像资料)师:这是农民以前种地的情景。现在用拖拉机耕地,联合收割机直接就把粮食运回家。你们看,现在农业发生了多大变化呀!今天,咱们一起学习第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完后,全体读)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师:看到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生:我想知道农业的变化到底有多大?师:要想弄懂这些问题,咱们得好好读课文。师:我很喜欢这篇课文,老师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老师读完了,你们现在想做点什么?生:老师我给您提个意见,我觉得您读得太快了。师:谢谢你,我一定接受你的…  相似文献   

5.
一、谈话沟通———让心走到一起来师:孩子们,大家好!很高兴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我姓刘,大家应该叫我———生:刘老师。师:对,是刘老师,不是“牛”老师!(众笑)来,再叫一次,亲切一点。生:刘老师。师:听大家这一叫,我心里真舒服。看到你们这么可爱,我忍不住要用一连串词语来形容大家。不过,你也能用一串词语来形容我吗?生:能。师:那好,我说一个,你们说一个,不许重复。孩子们活泼可爱。生:刘老师活泼可爱。师:(一边做蹦蹦跳跳的动作,一边说)我活泼可爱吗?(众笑)记住,一要恰当,二不能重复说过的词语。孩子们聚精会神。生:刘老师知识渊博。师:孩子…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担任一个同课异构活动的评委,连续观摩了四节《识字5》课堂教学,某些镜头让我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师:第一组谁来读? 生:寒流、大雪、北风.(生在读到"大雪"时眼睛一亮,声音明显提高) 师:你们冷吗? 生:(面面相觑)不冷. 师:对,这样读,怎么会冷呢?谁再来读?(生不敢举手) 师:听老师读.寒流、大雪、北风……(老师压低声音,拖腔带着颤音)冷吗?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节生动活泼的写作指导课,教学生怎样观察、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教师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将这节课的内容成功地教给了学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教学片段教师在创设了一个轻松的谈话交流氛围后,引入了下面的故事。师:同学们都知道莫泊桑吗?(教师笑问,举手的同学很多。)生:他是法国作家。生:他是《羊脂球》的作者,还写过《项链》。师: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非常广,都读过这些书吗?(很多同学点头)文章写得好不好?(教师惊喜地问)生:写得很感人、很好……(学生齐说)师: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是怎…  相似文献   

8.
正一、导入学习,明确挑战师:(出示:第七单元集中识字)同学们,读完今天的课题,你觉得这节课与以往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同?生:今天的语文课只学习字词。生:今天这节课将集中学习一个单元的字词。师:是的,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有信心用一节课的时间学完本单元的大部分字词吗?生:有。师:你们认为这节课可以怎么  相似文献   

9.
师:谁愿意为同学们读这一段?(第二自然段)(举手的人并不多,其中一位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好动好斗的学生,老师同学对他的印象很差。我专门请他读,想借机树立他的新形象,但我不敢抱太多希望)生: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出乎我的意料,结果读得非常好,几乎无可挑剔,可是有许多孩子在笑,我有些纳闷)师:同学们,你们笑什么?是因为他读得不好吗?生:老师,他把“盘子”两字读得特别长,挺好玩的。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读?(想)稳凯,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生:因为我们看太阳很小很小。我把“盘子”拖…  相似文献   

10.
师:大家在上一节课学得很好,很有兴致。现在我们学习课文第二个故事“惩恶”。根据你们第一节课的发言,我觉得大家对这一课书已经理解得很不错了。所以这一段我想让你们自己来学,可以吗?(生:可以)怎么学呢?我想把全班分为两大组,两组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哪组提不出问题,提问权就转到对方。这样互问互答,我们就管它叫“分组擂台赛”,大家能赛好吗?生:能。师:现在再给大家一段时间,你们做一下准备,好好读一下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准备力量,打好擂台。(学生读课文,做准备。)师:好,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分组擂台赛现在开始,先由第…  相似文献   

11.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有关蝉的诗。)师:奉港的同学真不错,刚才你们读了那么多的诗,有些诗真的我不知道。所以我相信这节课是上得很好的。首先想请一个同学说一下,像这样的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指一名学生)好,你说吧!生: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师:科学小品,呵,科学小品有什么特点呢?生:它写得生动活泼。师:生动活泼。你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12.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们都读懂了什么呢?生:我知道圆明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师:你读哪段知道的?生:我是读课文第3段知道的。师:那么读了其他各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呢?生甲: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那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生乙:我知道圆明园由三座园组成,那里的景观很美。生丙:我还知道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师:看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现在,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地方?请提出来。自由…  相似文献   

13.
师:没有问题我可要问你们了:如果说“晏子使楚”是一出话剧,你们说这出话剧一共有几幕?生:三幕。师:第一幕,给它起个名字吧!生:晏子进城。师:不说“晏子”,人家会不会怀疑是别人进城啊?(生答会)前面话剧的总标题是“晏子使楚”这里……生:不会怀疑。师:那么第一幕我们就说它是“进城”行不行?生:行。师:这是一出古装话剧,要尽量带点古味儿。同样是进城,我们不说“进城”,还可以怎么说,让它有点文绉绉的(教师摇头晃脑,像在读古文)。生:巧进城门口。(众笑)师:这更没有古色古香了。就是“进城”的意思,换一个说法。生:晏子进城门。师:不说“晏…  相似文献   

14.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请你们再读一遍,结合你对课题的理解,试着带感情来读。(生再读) 师:谁能说说你是带着什么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仇恨的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惋惜的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痛惜的感情来读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交流课,我们上课的目的,应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读几本儿童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帮他们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我认为课外阅读交流课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激发孩子的阅读"真"兴趣,其他的目标都不重要。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结束了,学生还想和老师交流读了这本书的收获,或是还想找老师借阅这本书,或是要求老师推荐和这本书一样好看的书,这节交流课就是成功的。课外阅读交流课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保持同学们的交流兴趣,提高交流课的效果。一些优秀的散文  相似文献   

16.
一 设问导入,了解学情,揭示"岩石书"◆◆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 生:(齐)《最大的"书"》. 师:小手伸出来跟我写课题—— (生边书空边说笔顺) 师: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 生:最大的书. 师:预习时,读了这个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生:最大的书有多大呢? 生:最大的书是什么? 生:"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师: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孩子.(板书问号)课文预习了,说说读了几遍.  相似文献   

17.
【这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在“2004漓江之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新理念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所上的一节阅读教学课。这节课在体现教师的角色转变、对学生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等方面将会给我们以诸多的启发。】第一课时(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现在我请你们再读课题,如果要突出英雄人物,该怎样读?(以下先指名个别读,评价后再齐读。)生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师:如果要突出事件,该怎样读?生2: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师:如果要突出人物的精神,又该怎样读?生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师:如果要突出你怀念的…  相似文献   

18.
过程一“:读”近文本师:同学们,老师非常喜欢这篇名作,也禁不住想放声高吟一回,愿意听吗?生(众):愿意。师: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不要笑话老师的太投入哟!(师饱含深情,抑扬顿挫地朗读,时而低回,时而高亢,时而呼喊,时而奔放。生听得如痴如醉。)师:谢谢!怎么没有人笑呢?老师读得真的那么感人吗?生1:我笑不出来,心里沉甸甸的。师:你认为苏轼面对伤心和痛苦,仅是伤感流泪吗?生2:不,他后来变得豁达了。师:你们的感悟能力非常强。现在让我们先来齐诵这首感人肺腑的词。过程二“:读”进作者师:苏轼写这首词是什么时候?生(众):丙辰中秋。师:既然是中…  相似文献   

19.
一、亲近阅读,亲近名著师:提起书,我们一定倍感亲切。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歌德也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最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师:(出示幻灯片)这就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生(齐答):亚米契斯。师:他写的《爱的教育》这本书10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被英国、法国、日本等世界各国争相翻译出版。这是一部令全世界亿万人感动的伟大作品,许多人看完之后都对其有很高评价。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这是能够流传百世的传世之作。——意大利评论家这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  相似文献   

20.
教例: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赠汪伦》(生理解诗意后)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深厚的友谊,我们怎样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生自由朗读体会)生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师:这水深吗?大概只有150尺?(众笑)生B:(读略)师:嗯,水深约有500尺了!生B:(第二次读略)师:还不够深。请大家听老师读一读。(教师范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请大家再读一读。(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生C:(读略,感情稍深)师:很好,水深确有千尺,但情深还不到千尺。生D:(读略,很有感情)师:刚才两位同学的朗读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