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21,(1):96-99
民间文学课仅靠理论教学不能充分体现民间文学的"活态"特征及其丰富内涵,仅靠实践教学也不能提升学生的理论高度。因此,民间文学课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深度融合。理论教学必须与田野调查、模仿表演、自主探究等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才能展示出民间文学的活态性、时代性、民间性,才能赋予课堂真正的生机和活力,这些也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三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尚炜 《文学教育(上)》2011,(21):126-127
民间文学是一门活的语言艺术,它存在于人民生活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民间文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以之为对象的《民间文学》课程不仅要讲述相关理论知识,还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文章以襄樊学院《民间文学》课程改革为例,指出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是使实践教学得以落实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以之为对象的《民间文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色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讲授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了解民间文学这一丰富的文学遗产,加深对中外民间文学艺术的了解。现有的民间文学教学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可从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突出实践教学三方面对地方高校民间文学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进而提高学生们对民间文学的鉴赏、分析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在大众文化视阈下的民间文学教学的心得:在教学内容上,要联系现实、与时俱进,要以民间文学的再生态和新生态作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应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生活,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手段上,应重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民间文学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民间文学教学是高校中文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间文学教学改革应该以作品为主、理论为辅,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实践环节,进行适当的田野调查。在当前强调乡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民间文学教学是高校中文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间文学教学改革应该以作品为主、理论为辅,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实践环节,进行适当的田野调查。在当前强调乡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儿童文学课程是学前与小教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基础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民间文学要得到真正的传承必须依赖于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一起走上实践之路.因此,在实践理念下把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整合起来就尤为必要.整合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儿童视野出发,为民间文学写导读;二是把民间文学改编为儿童文学;三是在儿童文学课程开展感受民间文学魅力的专题活动.  相似文献   

8.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亟需改革。民族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也能深化学生对其他民族民间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充分实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诸如教师工作量的投入与产出的不确定性、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等现实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民间文学的课程教学以教材为主,辅以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鉴赏等内容。以民间文学内容为中心,帮助学生串习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调查作为田野作业的补充,帮助学生认识民间文学的变体与新体跟传统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民间文学是文学之渊薮,中国的作家文学源于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源远流长,题材广泛.民间文学的二度创作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文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民间文学的二度创作应遵循其艺术规律,同时要积极吸收作家文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取长补短,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民间文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日常数学是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和互补性,关联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显化含于具体情境之中的日常数学,揭示日常数学和学校数学之间的联系,利用日常数学促进学校数学教学,重建数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斯皮瓦克积极探寻庶民的发声渠道,对"教育的力量"予以充分重视,将教育理论批评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创造庶民进入公共空间、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她主张比较文学要关注文化间的差异,提高"庶民文化"的地位,使得比较文学学科得到新生。庶民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真正解放庶民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东方文学的整体是由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构成的。东方民间文学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所有民族文学的母体,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和一部作家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民间文学传统或者口头传统与一个民族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东方各国的民间文学共同构成了东方民间文学的实质内容,是东方民间文学作品描述和理论探讨的基础。目前东方民间文学的研究状况还基本处于“一国民间文学”的阶段。各国的研究状况很不平衡。研究东方民间文学要关注民间文学的口头传统。重复和程式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东方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既要吸收和继承东方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还要吸收民间文学界的理论成果。并以东方各国一国民间文学研究为基础.逐步建构东方民间文学的理论结构和体系。  相似文献   

14.
历史民俗文献是中国文献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民俗文献是记述华北地区民俗事象的文献,华北地区因为环境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民俗亚区,各民俗亚区的民俗文献有着不同的记述特色。华北民俗文献按其类别可区分为三类:庙会文献、岁时文献和地方风土文献等。华北民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可为丰富与发展中国历史民俗学提供重要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俗"课是一门向留学生传播民俗文化知识、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有助于该课程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起源,当代土家族青年诗人创作中的民间文学,表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固守,开放中接纳民间文化,使民间文化在创作中永生。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学活力旺盛,传说故事、民歌民谣以及民间谚语层出不穷,至今已从广大城乡发掘出610多万字的口头讲、唱资料,经整理,编辑出版了《连云港民间传说》《连云港民间文学集成》等书,并有许多作品见载于全国各地报刊,发挥出荣乡、存史、益世、怡人的巨大作用,其间凝聚着连云港人祖祖辈辈长盛不衰的文学智慧和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的北大歌谣运动和大跃进时期的新民歌运动,都是以民间歌谣的征集、创作为主要内容和方式的民间文学活动。但二者虽然都取面向民间之姿态,却各有倚重。发生于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的北大歌谣运动旨在文艺创作思想的革新和中国现代民俗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开创;而发生于当代共和国历史的大跃进新民歌运动则旨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化革命诉求。因此二者在对“民间”的价值取向上存在明显分殊,表征了不同时代语境的文化、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