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学型大学教师评价素养是高校教师教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评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此,本文试图针对教学型大学的特殊定位,分析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现状,探讨教师评价素养的新构成。  相似文献   

2.
朱浩然 《文教资料》2011,(13):174-176
教师教育是关系到教师质量的一个大问题,在教师教育上我国逐渐开启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进程。在教师教育大学化后如何评价这些大学里的"师范生",特别是在学业方面如何对他们进行评价是一个新课题。本文从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内涵入手,着眼于影响学生评价的新因素分析,最终落实到具体学业评价标准探讨上,以为大学办教师教育后的学生评价特别是学业评价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进行综合学业评价是高校教育教学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对学生学业水平给予客观评价既是优化教学设计的需要,又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各类原始学业成绩,设计评价学生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模式,构建量化评价模型和提出质性评价策略,对高校及时有效实施学业评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业述评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形式,是任课教师每个学期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的描述性评价。撰写学业述评不仅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而且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成长变化,从而转变教育评价观念以实现评价育人。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可以通过将撰写学业述评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加强学业述评相关培训、定期开展学业述评研讨会等形式推进学业述评的实践,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学、学习、评价三者紧密结合,评价活动嵌入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使得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和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学校以教学评一体化为导向开展学业评价,进行了指向制度规范的命题管理研究、基于数据分析的评价指标研究和促进教学改进的评价反馈探索,转变了学校的学业评价观念,优化了教师的学业评价行为,加强了学生的学业发展指导。学校在未来还将聚焦大数据的全过程分析,开展智能化学业质量评价,探索个性化学习资源建设,从而促进学业质量评价,改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美术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科教育教学水平的改进,在于从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中诊断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学业效果。传统美术课堂评价存在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实践操作中可分别从教学视角、学业视角,构建“教—学—评”整体且维度不同的教学设计和学业效果评价体系,为建构大观念、大任务的教学整体评价提供方法借鉴,以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三者的共同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问题导向的大学研讨课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讨论,传统的课程学业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标准、功能、主体、手段等多方面不适应小班化、探究式、学生为主体的研讨课教学方式。在研讨课学业评价体系的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研讨课及教学目标,设计侧重不同能力导向的学习评价和考核方式,并根据研讨课的教学特点,综合发挥学业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同时构建合理有效的研讨课学业评价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8.
教师评价素养内容框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评价素养框架的已有研究基础上,分析教师评价素养的特殊性和我国教师的学业评价活动,建构一种本土化的内容框架。具体包括:教师能熟练地基于目标设计评价方案,熟练地运用评价方法准确收集评价信息,合理地利用评价信息进行教学改进与决策,合理地评定与解释评价结果,有效地交流与运用评价结果,避免评价的误用与偏见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以通识课程质量评价为目的,探讨基于课程性质的质量评价工具的设计。通过基于学习体验的问卷,对S大学的通识课程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收获的直接因素;教学质量与学习收获之间存在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学业任务可以正向调节学习投入,同时影响学习收获。据此提出改进通识课程质量的建议: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多途径提升学生有效的学习投入;正确处理学习方式转变与学业负担之间的关系,科学设计学业任务,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打造通识金课,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  相似文献   

10.
李强  宣昌勇 《考试周刊》2015,(49):144-145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学业评价理论进行了梳理,析出了现代主要教育理论对学业评价方面持有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体系建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大学商科学生学业评价的建议,即建立起"知识与能力相统一、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相联系"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大学商科院校教学改革,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对商科人才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体制以教学评价为核心,不仅可对高校教师教育行为和教学语言作出严格规范,还可对提升学校质量、增进学校社会影响力有所助益。目前高校教学评价机制呈现出过度的量化、单一与行政化倾向,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发展。对教学评价逻辑重新审视,需立足理论视角和学术框架,对于推动评价机制变革具有独特价值。通过实践考察发现,基于教学学术评价的观念偏离、能力不足、制度缺位和执行困难等问题,研究高校学术发展进度,为进一步明确当前高校教学学术评价机制,强化对高校教学的指导和影响,需建立健全科学化学术评价制度、营造良好的高校学术发展环境、增强教学学术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学术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学术的严肃性,保障学术活动质量,建立规范的学术秩序与环境。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主导着大学教师的学术行为方式,其价值导向依次为: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大学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术评价制度不仅使大学偏离了其学术评价的目的,且极易引起学术道德的失范。完善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需要"破""立"统一,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政府退出评价主体;加强社会参与,推行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强化同行评议制度,完善同行评议方法;形成约束机制,建立学术诚信制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认为,高校教师教学绩效的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等直接因素,但实际上,它也受到文化地位、职称评聘、教学管理以及学生评教这些非直接因素的强有力影响。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就要重视影响它的非直接因素,从提高文化地位、完善评聘制度、把握管理尺度、改革学生评教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教学评价过程全面丰富,重视教学评价的形成性功能,注重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强调教学的学术地位等特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应充分借鉴美国经验,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进一步改进学生评价,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坚持教学学术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师评价制度能够反映出国家、社会以及大学对大学教师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大学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促进教学与学术发展的理念,通过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使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与大学的教学科研以及人事分配制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日本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确立过程、具体特征、评价指标、评价实施过程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宏观描述和案例分析,对日本大学教师制度评价做出综合评述,为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然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而教学学术的研究则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维度。在教学学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下可以有效推进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平衡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关系、完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体系和外部评价环境。在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生成中应该着力于教学学术理念与教师角色、评价与激励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及教师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改善并且有效地提高大学的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授是大学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体现者,是大学使命的主要执行者。现行评价体制中存在着片面理解教授的学术水平,违背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重量的指标轻质的标准,忽视能力发展的自然规律等问题。要提高我国教授的整体学术水平应该在其评价机制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e analysis of teachers’ conceptions about writing at university level allows the study of teaching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academic 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context (disciplines, culture, institution, pedagogical organisation, etc.) where these practices take place.

Purpose: The present article explores the teachers’ conceptions about teaching and assessing writing skills at university level from two academic programmes of psychology: one in France and one in Colombia, through two questions: (a) the writing skills that teachers expect their students to acquire from attending their courses, and (b) the criteria used by the teachers to assess the written performance of their students. The main purpose is to analyse th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practices that teachers describe in their discours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scipline and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ultural contexts.

Sample: Ten university psychology teachers, five French and five Colombian, participated voluntarily in the study. The teachers were a heterogeneous group in terms of their ages and number of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They taught a range of courses or subjects in the area of psychology.

Design and methods: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a qualitative method.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conceptions were collected dur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s, using an inductive approach, was undertaken.

Results: The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indicates that the teachers focus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on some specificities of the academic writing, and that they mainly assess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knowledge. Additionally, a gap was observed between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which concerns the cognitive dimensions of writing and the rules of academic discourse. This gap seems more evident in French teachers’ discourses. Colombian teachers described, in the main, teaching practices focused on the norms of academic writing.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eachers’ concep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iscipline. Specific differences could be explained by culturally distinct pedagogical practices related to the manner of teaching at university level.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大学功能的扩展,大学教师的责任出现多元化趋势。由于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与政策导向,大学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责任不断强化的同时,教学失责问题也不断凸显。实践证明,通过扩展学术的内涵、推动教学学术运动是大学化解教学与科研冲突的有效途径。我国大学教师失责问题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改善大学发展环境、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来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校教学团队的人才发展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实施发展性评价已成为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当前高校在实施发展性评价中存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边缘化、评价中主体性缺失、发展性功能不明显等问题,教学团队因其具备有利于教师的团体性合作、促使教师评价主体的良好效能感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对话的开展等优势,而成为高校教学团队人才实施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