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凝练或是文章主旨的艺术再现,透过文章的标题,能够领略到文章的神韵。因此,文章标题往往是解读文章的关键。著名特级教师高万同也曾经就课文题目写过一篇文章———《充分发挥课文标题的导读功能》,他强调:标题是课文传神  相似文献   

2.
黄晓菲 《考试周刊》2008,(18):37-38
中国是文章的泱泱大国,文章从先秦发展到现代经历了不同的变迁.本文从文章的始于年代开始,按朝代对文章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对各朝代文章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状态及特征作了简要的整理,以期有助于对文章、文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学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前沿课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学是语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以写实为主的文章即普通文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和专业文章(新闻文、史志文、应用文、学术文等)、变体文章(文学报告、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杂文等)的读写听说规律的一门科学。语文教育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使文章学成为语文教育领域的前沿课题,即文章学研究的文章应用是语文应用的主潮、文章学研究的文章教材是语文教材的主体、文章学研究的文章课程是语文课程的龙头、文章学研究的文章素养是语文素养的支柱。  相似文献   

4.
修改是写好文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的修改又叫修改润饰。修改文章时,要明确目的;抓住范围;把握要求;掌握方法;注意秩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这样文章的修改才能做到省时、高效,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才能达到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应把握四大环节,主要包括:文章的主题,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思想;文章运用到的材料,即用来表现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即文章的骨架;文章的语言,即用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材料和结构。本文对这四大环节在写作中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文章体裁对文章主题信息和文章总命题信息的保持效果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文章体裁影响文章标记的效应,在有标记条件下,文章体裁对文章主题通达数及命题回忆总数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写作导航】 美元处不在。优雅的文章是一种美,抒情的文章是一种美.幽默的文章是一种美.而悲剧风格的文章也是一种美。就像一部电视剧一样,大结局的不完美往往让我们感慨良多,同样一篇悲剧风格的文章一定会让读者潸然泪下。那么,如何写好悲剧风格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成功的切入确如作者所言,是一种艺术。如何切入?文章从理解作者构思、分析文章标题、复述文章情节、分析文章线索、理解文章关键语句、体验文章思想情感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分析和例举,切入设计均以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为重点,有着作者自己独特的教学感悟和体会,能给我们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以启发。  相似文献   

9.
精读文章是学生语文课上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一。精读,就是要仔细地、反复地阅读,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解和体会,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中心及表达方式、写作特点,包括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等,对文章获得综合认识,以达到阅读的目的和要求。精渎对于训练和提高同学们的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0.
曾祥芹作为当代著名的实用文章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中国阅读学研究专家、中国语文教育学研究专家,于文章本体研究、文章阅读研究、文章教育研究、文章写作研究、文章学学科建设、文章学史研究、文章学方法论研究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于文章教育方面,曾先生由文章学入手更新了语文教学理念,同时又提倡在教学实践中以文章学为指导,扭转了脱离文章学的误区;而在文章学学科建设上,他不仅为文章学的独立提出了理论体系,还为文章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长远规划。文章学教育观念也是曾先生学术上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内核"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主题在不同的文体上有不同的表述,人们习惯上把记叙性文章的主题叫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议论性文章的主题叫做中心论点,某些应用类文章的主题称为主旨或基本观点。在我国传统的文章理论中,主题叫做“意”或“主脑”。  相似文献   

12.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好坏影响了全文的大局,也是评卷者评分的重要依据。因此,文章的开头要引人入胜,起到令人一见倾心的作用。同时,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文章的结尾多是总结性的语句,它对前文高度概括,使文章前后呼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13.
画家文章是文章类型中很独特的一类,由于画家的独特身份,由于他们对审美的独特追求,使得画家文章呈现了与一般文章不同的审美风格。范增和吴冠中都是当代画坛的佼佼者,他们的文章也都融入了他们对绘画的体验,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4.
一个文章有好的结尾,会使文章大放光彩。当然,文章的结尾方式灵活多样,需要同学们经常练笔,结合文章内容来确定恰当的结尾,一定会写出有头有尾的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15.
评价文章的标准虽然有所不同,但有真情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只有用灵性浇注、用智慧创作、用真情凝聚的文章,才能成为好的文章。好的文章余味无穷,让读者拍案叫绝;好的文章洋溢真情,让读者与作者同喜同悲。难  相似文献   

16.
朱纬辉 《现代语文》2011,(12):132-133
如果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那么点意就是文章的心脏。只有心脏被激活了,才能赋予文章以灵魂。生活中的感性体验、理性认识、内心自省等等,都可任人去立意发挥,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还是千人一面,独思异见极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逻辑的角度谈文章的写作.观点和材料组织成文章的整体逻辑框架,指导文章结构逻辑思路,修改文章的逻辑分寸和文章的创新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东汉文章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特殊环节,它是秦汉散体文章向魏晋六朝骈体文的过渡阶段,东汉文章史上,作家众多,文章丰富,但在文学史上东汉文章却处于被忽略、甚至被排斥的境地。本文着重对这一时期的文统与文气作初步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重视东汉文章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曾祥芹文章学"是从"一语双文"新语文观引发出来的.他独著《实用文章学研究》,主编《文章本体学》《文章阅读学》《文章学与语文教育》等书,建构了"一体两翼三层级"的文章学体系,主张语言、文章、文学三育的和谐发展,证实其学科开创和奠基之功.文章素养是整个语文(语言、文章、文学)素养的中坚和核心.采纳运用"曾祥芹文章学"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钱基博文章学论著丰富,论文讲求复杂、组织、美丽三者并重;重视古文,不轻视白话文;重视文章选本,其自编选本具有选型多样、体例完备、选文精当等特点;注重从史的角度考察文章之发展变化。研究钱基博的文章学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民国时期文章的发展变化,为构建民国文章学史奠定基础;钱氏的文章学观,对当代的文章学建设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