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陈流 《体育师友》2005,(5):43-43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处于空前的活跃,新思想、新模式、新教法层出不穷,这证明了传统的“一刀切”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新时期社会对高校人材培养的需求,也难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因此,改革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的颁布为我们实施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为此,高校应按照“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对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和彻底的改革,使体育教学模式实现新的变化,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2.
张祝平 《精武》2012,(11):57-58
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高校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直接影响新体育课程具体实施与课程改革的进展。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再造和课程评价的源泉、前提和保证。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认识、参与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贯彻和落实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精神,推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成功,本文通过上网查询,收集文献资料对课程意识、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概念及内涵,培养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的作用和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认识和了解,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新的课程改革中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的课程参与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课程控制实施意识、课程综合评价意识等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引起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途径,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学校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本文就改革和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发挥学校体育在推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作用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4.
宋骞 《精武》2014,(4):91-92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制约因素,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及整个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成败。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原则、特征,内容及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学校课程可根据体育课程的性质我们可以把体育课程分为体育显性课程(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体育课程)和体育隐蔽课程(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体育课程)两大类。体育课程中的隐蔽课程,和显性课程一样,是构成体育系统的精髓。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较重视显性课程改革,忽略对隐蔽课程重要性和认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体育课改革发展的进程。本文试从隐蔽课程的理性层面在高校体育课中的潜在作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育部颁布体育课程标准是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在实施课程标准中,合理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研究与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与方法,为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纲要》下的高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赖炳森 《体育学刊》2005,12(3):89-91
学校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上位概念,高校体育应该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总体思想,而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应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五方面课程目标为依据,包括体质教学思想、运动技术教学思想、健康(含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奥林匹克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针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当前学校体育的现状、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学观念以及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可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晓臣 《精武》2013,(23):89-90
军事院校的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培养学员顽强作风,增强学员体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学员的基本体育技能和知识,发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新时期我国军事院校教学改革的推行,体育教学也必须改革,从而适应时代发展和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就我国军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论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要求下,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理念,阳光体育是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贯彻阳光体育理念,将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分析研究,明晰其课程理念,解读其精神内涵,探究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策略,为推行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新时代的推进,高校网球教学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行,教学改革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课程建设及科学发展,对高校的体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新时代的高校网球教学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笔者基于对此的认识,阐述了目前高校教学中网球教学训练存在的困境,针对训练困境提出改革措施,从而为促进高校网球训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重构成为体育教育领域重点研究领域。学校体育统得过死、思想僵化、内容乏味、方法欠缺、竞技化军事化严重等问题逐渐被揭示出来。在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上从手段论向目的论转化,提出并开始进行以“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为代表的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改革。20世纪末在总结20年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并着手对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进行研究。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作为学校体育传统教学内容主要组成部分的田径走向了改革的前台。田径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成为了“众矢之的”,在当前课程改革中,田径教学必须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来改进教学,促进田径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同样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高校扩招后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高校扩招后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必须从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向“健康第一”的教学观念转变,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对策,以适应我国逐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体育改革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针对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这一热门话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认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以高校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原有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不断的更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基础上,采用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和文献综述等方法,论多媒体技术与高校体育课程整合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为学校体育教学紧跟新课标理念的步伐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松 《精武》2012,(29):51-51,53
课程改革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其涉及范围之广、改革力度之大,都是令人瞩目的。在高校教学中,课程改革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改革的推进过程更是成为热议话题。对高校体育教学而言,要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善教学革新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是更大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此为主线,重点论述了我国高校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育教学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改革是高校体育改革的核心。四川省辖区部分号通高等院校实施运动专项选修课程的基本模式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需要,值得借鉴。研究表明,进一步提高运动专项选修课程效益必须加强高校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学校现有体育软硬件和人才资源的利用率,引导学生的选课结构与学校体育资源实现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研讨逐步深入,成果越结越丰,特别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更是光彩照人。然而在基层中小学,日常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却没有多大改观,学生的体能素质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些指标还继续下滑。改革过于注重形式,改标多,改本少。其实,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要靠体育教师去贯彻落实,课程资源要靠体育教师去开发和利用,学校领导对课改的支持也要靠体育教师去争取,所以…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随着其他学科成果不断被引入体育教学这一领域,人们开始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新的探索,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全面改革的大潮中,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国内高校其他学科教学改革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高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