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人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社会.率先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并使人类物质文明发展至顶峰的当然要数西方世界.如今,人类在享受现代科学带来的丰富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正遭受着现代文明成果所换来的一些灾难,于是,在20世纪50、60年代,西方世界开始对曾经为之欢呼和惊喜的现代主义提出质疑和反思,在西方一时兴起反响深刻的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作为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批判与否定而兴起的。在实现工业文明和现代化过程中,现代主义走向了极端,走向了它的反面:理性变成了纯粹的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人道和人权服从于工具理性,人成了工具理性的奴隶,因而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源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其重要贡献之一在于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人类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作为后现代教育思潮主要表现之一的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则向现代人类社会长期以来所因袭的传统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其重要贡献之一在于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人类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作为后现代教育思潮主要表现之一的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则向现代人类社会长期以来所因袭的传统道德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引发了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广泛变革。  相似文献   

5.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面对西方现代化危机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一方面对现代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另一方面又肯定了现代的积极成果.其实质是力图构建一个理想的后现代社会。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给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观念反映,是西方青年和知识分子针对西方现代化及其片面性对人的全面发展造成的挤压和扭曲而做出的一种理论反抗。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某些合理因素对高校师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相对主义的价值观、虚无主义的道德观、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对高校师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要通过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道德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等方式,化解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余娟  陈杰 《文教资料》2012,(7):29-30
美国生态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走向繁荣,这一时期恰逢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盛行。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生态文学的核心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主张相一致,主要表现在对现代理性主义神话的颠覆,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与消解,以及对后现代的"有机主义"的推崇上。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与继承,是在批判和教育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化思潮。但是,有的学标榜自己是后现代主义,但其他人不承认;有的学从来没说自己是后现代主义,但后人却把他捧为后现代主义的大师。可见后现代主义概念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课程开发范式的转型──解读《后现代课程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 在取得巨 大财富和 物质的同 时,逐渐 发现,将 科学技术 视为手段 或工具的 人自身却 被科学技 术异化为 工具。由 此,作为 自然有机 体一分子 的人类与 自然的二 元对立强 化了,人 的主体性 消亡了, 人的精神 颓废了, 人的生活 单调了…… 物欲横流或许是这个世界的“流行病”。此时,一部分从迷惘中觉悟起来的人们开始大喊:人类的所有不幸皆由社会的现代化所致!为此,他们高呼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应该终结了,社会的发展应当而且必须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后现代社会。于是,一种新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出现了。 尽管后现代…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波及全世界的泛文化思潮,是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反映,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产物。后现代主义鲜明地表现出了典型的反基础、反本质、反理性的理论特征。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准确地把握它对当代中国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将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波及全世界的泛文化思潮。是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反映,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产物。后现代主义鲜明地表现出了典型的反基础、反本质、反理性的理论特征。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准确地把握它对当代中国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将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思潮,以其批判性、丰富性、复杂性等特点冲击着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兴思潮,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源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德国的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美国的奎因、罗蒂、杰姆逊等人。后现代主义的矛头直指现代主义的痼疾,其意义在于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进行反思和重构。20世纪9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开始对教育领域发起冲击,他们运用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对现代主义视域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话语权和话语方式、教育评…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对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对西方的简单、封闭、僵化的传统思维方式进行了强烈的质疑和无情的鞭鞑,提出了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本文拟探讨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研究的积极意义,并对之不足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4.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全方位的批判了过去的思想,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音乐和哲学两个角度出发,分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后现代主义的道德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它以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志在向一切人类迄今为止所认为究竟至极的东西进行挑战,志在摧毁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西方思维方式”,从而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人类正面临着物质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日趋紧张的矛盾,个体生存空间日渐缩小为韦伯口中的"铁的牢笼",人之为人的意义逐步丧失,人类面临着如何恢复自身价值的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潮通过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进行批判与解构,提出了一系列有益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和观点,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慧、郭根生在《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9期撰文认为,利用网志教学能够促进学习者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出后现代教育思潮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后现代教育思潮的边缘性、差异性及相应产生的后现代师生观相对现代主义教学有着很大进步意义,对教育改革也提出新的思路。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由西方社会传入时,我国现状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西方是一个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它以一种全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在于向一切人类迄今为止所认为终究至极的东西进行挑战,它是20世纪重要的学术思潮,针对现代主义的不足,站在关注人类幸福和命运的立场上,对现代主义提出了批判和重构,其关注人类情感,尊重个体,提倡多元化,反本质,反传统的主张在当代世界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作为对以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批判与否定而兴起的。伴随着现代化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世界开始面临着现代化的巨大挑战:核武器竞赛,种族冲突,毒品泛滥,失业率上升等等。这使得一部分人对于现代化进步的观念和未来的信念发生了怀疑,甚至产生了动摇。正是对于这些现代文明中复杂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为后现代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这种思潮反映在教育界。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西方社会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和实用主义,它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由此而产生的历史虚无主义,要想在教学中消除这-负面影响,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历史学术素养,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较为深入的认识,应该将教学和对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思潮弊病的揭露有机结合起来.在结合教学点评后现代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时,决不能-味批判,而应该在肯定其合理性基础上来进行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