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胰岛和性腺等)以及具有内分泌机能的一些组织细胞(如十二指肠粘膜和下丘脑的神经细胞)所合成的一种微量而生理效应很强的有机物。激素作用甚广,但不参加具体的代谢过程,只对特定的代谢和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调节代谢及生理过程的进行速度和方向,从而使机体的活动更适应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在正常状态下,由于神经调节的控制,以及内分泌腺之间的相互协调,各类激素的分泌量是相对稳定的。当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引起相关疾病。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它既有普通的神经细胞,又含有神经分泌细胞;既可以作为神经器官传导兴奋,又可以作为内分泌的枢纽分泌各种激素。下丘脑与垂体之间通过特殊的血管系统——垂体门脉系统发生功能联系,构成了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对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相似文献   

3.
运用组织学技术对性成熟大鳍鳠脑垂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鳍鳠脑垂体为背腹型腺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组成,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中央;腺垂体前外侧部位于腺体前部,由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大型滤泡状细胞组成;中外侧部位于腺体中部及后部腹面区域,由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细胞组成;中间部位于腺体后部背面,包括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4.
1考点链接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他植物激素.   (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激素调节与行为;神经调节与行为.……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分泌因子对鱼类生长及繁殖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是密切联系的,分别受生长激素(GH)和促性腺激素(GtH)的调节,而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内分泌的双重调节,即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和生长激素抑制因子(SRIF)对生长激素的双重神经内分泌调节,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多巴胺(DA)对促性腺激素的双重神经内分泌调节,此外还受多种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 ADH的化学结构、产生及储存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hormoneADH)也称加压素 (vasopressinVP) ,是 192 5年由英国生理学家E .HStarling和E .BVerney发现的。 195 3年duVigneaud从神经垂体纯化出来并人工合成。经证明它是一种九肽激素 ,在人体内为精氨酸加压素。其化学结构为 :ADH大部分由下丘脑视上核神经细胞合成 ,小部分由室旁核神经细胞合成。首先在细胞内核蛋白体上形成激素的前身物质 (激素原 ) ,而后与同时合成的神经垂体素运载蛋白 ,两者以 1:1的比例互相结合形成激素—蛋白受体复合物 ,再加上蛋白水解酶 ,包以被膜 ,形成…  相似文献   

7.
脑垂体是大家熟悉的一个内分泌腺,它位于间胸腹面,通常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前者,在胚胎发育时来源于口腔背面所突起的囊,通称脑垂体前叶。后者,来源于间脑的下丘脑,通称脑垂体后叶。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最多,现已确定的至少有六种,即: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黑素细胞激素(MS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和催乳激素(PRL)。然而,在70年代初,有学者发现,在人和大鼠的血清中有一种与生长激素不同,但具有其功能的物质。Frie。n等(198年)在实验中…  相似文献   

8.
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即糖蛋白是由寡糖链与肽链中的一定氨基酸残基以糖苷键共价连接而成。糖蛋白参与的生理功能包括分子识别、免疫反应、神经冲动的传导、激素受体和CAMP的代谢调节作用、血型抗原和酶等。糖蛋白与很多疾病如感染、肿瘤、心血管病、肝病、肾病、糖尿病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关。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可"脱落"到周围环境或进入血循环,它们可以作为异常的标志为临床诊断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
昆虫滞育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滞育是昆虫在时间上逃避不利环境条件的生态对策,滞育激素又在昆虫滞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全面了解滞育激素的作用机理,本文从滞育激素的发现、理化性质及其基因结构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生命活动的调节”部分在继承旧教材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改变 ,教学难度也有所加大。下面在对其与旧教材比较的基础上作一些探讨 ,以起抛砖引玉之用。1 教材分析1 .1 内容变化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以下显著变化 :知识更系统。此部分增加了很多内容 ,使知识体系更完善。例如 ,在植物激素部分增加了向性运动的概念和向重力生长方面的知识、生长素具有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等。在动物调节方面 ,增加了体液调节的概念 ,激素分泌的调节、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激素以外的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等。在神经调节方面 ,增加了兴奋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