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育领域,"减负"不是一个新问题。长期以来,"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却在"减负"声中越减越重,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顽疾"。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家庭负担、社会负担,成为一种社会病态,"减负"刻不容缓。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减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学校、社  相似文献   

2.
山子 《中学教育》2014,(2):11-17
有关"过负"问题的研究,浩瀚无穷,但它是一个概念,还是一个判断,则始终没有提出过。这个缺失,直接制约了减负研究的深入,对减负政策及其实践都带来不利影响。本文认为,"过负"是概念与判断的复合体,但首先应作为一个概念来揭示,因为它应对着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它不是能在"课业""学业"或"课程"范畴中,可加以揭示和刻画的现象或问题。"过负"内涵,可以归结为四点:外驱化、高压化、片面化和高耗化。相应地,减负直接目的或目标由此归结为三个:保护或维护好儿童的身心材质这一民族的最根本的天赋资源;保障和落实儿童权利和权益;给儿童或学生留出自我发展或自主发展的必要时空。减负的这三大目的或目标,同时也体现为向"建设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这一最终目标的努力和驱近。  相似文献   

3.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减负”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减负”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可持续地发展.文章从“减负”是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命题出发,从“减负”与“适度”、“减负”与“加负”、“减负”与“增效”三个方面阐述“减负”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5年走出的“轻负高效”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20多年,49道"减负令",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是困扰教育的一大难题。"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学生还在唱自己创编的儿歌,家长依然在左右为难,人大代表们也仍然在不断呼吁,可是,减负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是指哪些课业?"减负"为什么如此艰难?我们以"考业"替代课业,遮蔽了许多课业没有负担也无须减负的事实。事实上课业负担不是过重而是失衡,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业质量评价失衡,实施平衡的学业质量评价,有望能走出课业负担过重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2月25日,是中小学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减负"成为关键词。先是浙江省宣布建立并实施小学、初中"减负"情况通报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紧接着,同一天,吉林省长春市出台"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等10项"减负"新规。北京市则以"八个严格"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老大难"问题"宣战"。  相似文献   

7.
新闻盘点     
《辅导员》2013,(9):19
刚开学不久.关于中小学课业"减负"的话题.各地又出新规.再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减负"一直是教育难点问题,近年来呼声不减,但迟迟未见效,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重复练习、机械记忆的应试教育下解放出来,还给他们自主发展的空间,对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是一个巨大挑战。一方面,老  相似文献   

8.
新闻盘点     
《辅导员》2013,(6):19-19
<正>刚开学不久.关于中小学课业"减负"的话题.各地又出新规.再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减负"一直是教育难点问题,近年来呼声不减,但迟迟未见效,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重复练习、机械记忆的应试教育下解放出来,还给他们自主发展的空间,对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是一个巨大挑战。一方面,老  相似文献   

9.
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是事关民生的大问题。近年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有所加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负”政策长期得不到落实。这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因素密切相关。要依法落实国家“减负”政策.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推进素质教育,通过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消除过重课业负担的体制性根源。  相似文献   

10.
“孩子学业负担重”问题已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中小学生“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下面谈谈我校近几年减负的实践探索.一、学校为小学生减负的实践探索针对学校因素造成的课业负担重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刻认识到课业负担过重给小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损害  相似文献   

11.
周全 《江苏教育》2012,(14):24-26
我国中小学生承受着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负之路任重道远。现阶段的减负工作面临着三大困境,即过重课业负担的认定标准难以制定的起点困境:教育行政部门的控制与教师的自主难以平衡的过程困境;减负不一定能提质,提质不一定能减负的结果困境。  相似文献   

12.
山子 《中学教育》2011,(5):27-33
当前,"减负"已成为中小学的重要工作,但"过重课业负担"概念不清的问题,制约着"减负"政策的贯彻和学校"减负"工作的开展。本文对"过重课业负担"概念进行主客观切割,离析其"构成要件"并分析了两种倾向,以期求解"减负"问题并对其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又一次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并将此列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题目下,把减负问题提到了民生问题的高度。只是这次与以往常用的提法不同,没有在"课业负担"前加上"过重"二字。这种提法的细微变化可以引起我们对"减负"瓶颈的再思  相似文献   

14.
罗映学 《教育》2011,(10):50-51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下达对教育的减负令已不下50次,但时至今日,学生依旧课业负担过重。这说明:减负是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  相似文献   

15.
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减负"势在必行。学生"减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自身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达到"减负增效"。"减负"不是减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不是减学生刻苦钻研的风气,更不是减教育教学的质量。减轻课业负担,虽然谈及多年且采取了一定措施,但学生课业负担日趋加重。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1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2013年8月21日征求意见稿)认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在武汉市硚口区井冈山小学,这项工程已悄然实行了3年。五(1)班学生周亦茜曾这样向她邻居家的孩子描述:"在我们班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北京市在基础教育领域大力推进科学"减负"、系统"减负"、实质"减负"。3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督导室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4月~11月,市教委分别组织召开"优化作业专题研讨暨朝阳实验小学现场会"、"考试评价改革专题研讨暨文汇中学现场会"以及以"整合课程科学减负促进发展"为主题的"北京市小学‘减负’工作交流研讨暨人大附小现场会",唱响"减负"三部曲——作  相似文献   

18.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大顽症,它既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化,又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当前,减负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减负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俨然就是一种历史顽疾。建国60年里,"减负"数十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文件里。三代国家领导人对此都有过专门的批示。2004年7月,教育部甚至专门为此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之后,每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中都可以找到"减负"的字眼。即便如此,学生的实际课业负担依然沉重。"减负"为何如此艰难?因为人们早已看到,这一问题的根源并不仅仅在教育,而更多在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资源状况乃至文化传统。他们毫不犹豫地以为,社会竞争决定了课业负担"水涨船高"的必然结果,教育无能为力。值得深思的是,真的是竞争决定了一切吗?现有过重课业负担中,有没有教育的责任?在这一历史顽疾的治理中,大家是否已被惯性思维裹足不前?教育能否有新的作为?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课业负担现状与学生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尽管教育部一再下发减负通知,各省也相继进行课程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升学率""分数"还是教育行政部门衡量学校、学校衡量教师的主要标准。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教师仍然把学生当作盛放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