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的话:《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第5课。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富饶的北大荒赞美与热爱之情。文章的第2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净美,一碧如洗的天空,色彩绮丽的晚霞,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意境,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来品评、感悟和欣赏呢?读了林春曹老师执教、戴兴海老师评析的这段教学实录,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教学分析 《寻找秋天》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经历的完整的综合性探究活动,是从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出发,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探访秋天里的植物和动物,通过眼观、手模、耳听、鼻子闻等方法观察秋天动物、植物的变化,提出问题,初步提出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树叶变化原因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罗梅香 《湖南教育》2002,(19):53-53
《秋天的田野》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习作,要求抓住秋天景色的特点写具体,按一定顺序写出人物的活动,并适当展开想像。怎样把文章写好、写活呢?我没有让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而是利用电教手段,把孩子们带到了美丽的田野,如诗如画的秋天。一、引入课题,展现美景。我首先播放录音《我们的田野》,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同时展示一组描绘秋天美景的录像:蔚蓝的天空,澄静的秋水,金色的稻田,飘香的果园……这样很快就吸引了学生,把他们的思绪领到了秋天美丽广阔的田野上。二、启发想像,表现景物特点。学生从回忆中很自然地描绘出…  相似文献   

4.
三年级上册有一组写景美文《: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清新优美的文字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学完课文后,我意犹未尽,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随课文阅读实践活动,活动过程如下。活动一:不一样的水,不一样的天(一)在文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水、怎样的天,找出来,读一读。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北大荒的秋天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  相似文献   

5.
《秋天来了》主题·实践课程是西新桥小学继"春天课程"之后对"四季课程"的第二次尝试。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老师带领孩子充分感受了"一叶知秋",从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古诗两首》《北大荒的秋天》开始了我们又一年的秋天之旅。以《习作4》为依托,习作教学使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掌握本学科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愉悦的学习中,学会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起步作文教学要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一、摘一摘:内化秋天的语言天才在于积累,学习在于积累,作文更在于积累。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三年级上册是以秋天为主题的单元,学习第一篇《秋天的雨》伊始,课堂上引领学生感悟秋天的美丽,秋天的色彩,秋天的丰收,秋天的快乐,从课本上生动的  相似文献   

7.
由人教社编写的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用主体单元的编排方式,确定了八个主题单元。《秋天的图画》是第一组中以“秋天”为主题的一篇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语句短小凝练,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相似文献   

8.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本文再现了《听听,秋的声音》一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版本说明: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音乐》第一册教材分析:第五单元《秋天的歌》意图从秋天的叶子、秋天的果实、秋天的大雁来展开教学,通过专题欣赏让小朋友了解到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秋的赞歌。本课是《秋天的歌》的第一课时,主要从秋叶的歌展开教学。《小树叶》是教材提供的一首情感丰富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这种综合体现在整个课程体系上,也体现在一个单元、一个主题活动上。单元的教学内容由一个个话题组成,各个主题各有目标。在教学时要有一个全局观,应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把单元教学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结构,使各个主题的教学内容更具有整体性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金色的秋天》单元中有四个主题:《秋天在哪里》、《秋天的收获》、《秋游去》和《秋天的节日》。《秋天在哪里》的主要目标是观察认识秋天的特征,体验秋天的乐趣,感…  相似文献   

11.
《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诗人王宜振的一首对秋天的赞歌。在教学时,我激情洋溢,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进行。在我的点拨之下,学生情绪高涨,让人感觉到秋天的热情与活泼。我以秋风的到来引领教学,在秋风的吹拂下,我和学生走进了成熟的秋天,感受了热闹的秋天,体验了喜悦的秋天……以下  相似文献   

12.
《秋天》是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第一篇看图学文。教学看图学文,需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阅读训练,要在指导方法上下工夫,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秋天》,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现就《秋天》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人常说“金色的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无论是美丽的城市,广阔的田野,还是山村,秋天都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秋天的美丽景色对所有的人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在学习《秋天》一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或到公园或到田野或到山冈去秋游,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看看秋…  相似文献   

13.
《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诗人王宜振的一首对秋天的赞歌。在教学时,我激情洋溢,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进行。在我的点拨之下,学生情绪高涨,让人感觉到秋天的热情与活泼。我以"秋风"的到来引领教学,在秋风的吹拂下,我和学生走进了成熟的秋天,感受了热闹的秋天,体验了喜悦的秋天……以下  相似文献   

14.
第一单元在归类识字之后,安排了看图学文《秋天》和《温暖》。《秋天》图画色彩鲜明,层次清晰;课文条理清楚,简明易懂。教学时,应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画面,然后学文。课文第一段描写了晴朗的秋日天空的景色,接着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秋天大地(田野)的景物特点;第二段写金色的稻田;第三段写  相似文献   

15.
[课例简析]《秋天到了》一文介绍了秋天的一些景物特征:天气凉、树叶黄、天空蓝而高、大雁南飞等.天气凉了,大自然才会有这些变化.教学中,可抓住描写天气的句子进行导学,教给学生读懂句子的基本方法,然后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学讨论描写树叶、天空、大雁的句子,使学生认识秋天的景物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一年四季中 ,我最爱秋天。爱秋天的风 ,空灵而飘逸 ;爱秋天的雨 ,绵密而含情 ;爱秋天的氛围 ,成熟而迷人 ;爱秋天湛蓝的天空 ,爱秋天素洁的云朵……那也是个秋天 ,课外活动时间 ,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 ,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 ,翻卷了角的本子 ,我不禁心烦意乱起来。我刚刚顺利地送走了一批五年级毕业生 ,还没有从离别的情绪中恢复过来 ,没想到校长却让我从一年级带起 ,一时我无法适应一年级学生的无知与淘气。我烦恼地叹息着 ,掷了笔 ,向窗外望去。学生们正在教室前的空地上尽情玩耍 ,嬉戏的声音不时传入我的耳朵。天空蓝得像水洗过一般 ,纯…  相似文献   

17.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选自《药》,上海版高中《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  相似文献   

18.
走在秋天     
(配合四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秋天》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洋溢着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歌共有七个小节,语言生动优美。第一小节为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了秋天的太阳和空气这两个方面,如"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第二小节到第六小节是课文的第二部分,详细地描绘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秋天到,秋风来,桂花开。接着从不同的视角,抓住稻穗、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时代,语文——写作教学也需要全球化视界。关于如何命题和教学,在实践中是需要广泛地借鉴的。有些国外的命题,也能够给我们以启示和参考。下面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设计的作文题目:一年级春天的第一朵花鸽子、燕子、麻雀是怎样飞行的金鱼缸里的小鱼二年级燕子筑巢一粒种子怎样变成面包柔和的微风三年级候鸟从温暖的国度飞来了按照谢万德罗诺娃的画《在乡村图书馆里》写一篇作文。晴天的蔚蓝色的天空和下雨前的阴暗的天空四年级湖与河(比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按谚语的意思写作文)假如我是一个隐身人(幻想)五年级普希金在…  相似文献   

20.
《秋天》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选学课文中的一篇描写秋景的美文。从高远的蓝天、一望无垠的稻田,到充满生趣的池塘,一幅色彩斑斓的秋天图画引人人胜。文章语言美,意境更美。在我校的特色教研——“同上一堂课”活动中,笔者聆听了小罗老师精彩演绎的《秋天》,仿佛在欣赏一场趣味盎然的情景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