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做好读者服务工的重要途径,如实行人本管理、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注重流通部门的工作,加强文献导读工作和扩展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等.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都要提倡人文精神:图书馆管理要以馆员为本,图书馆服务要以读者为本,以求最大限度地使馆员和读者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3.
郑兴华 《考试周刊》2012,(50):33-34
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是图书馆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图书馆服务效率的提高,除应用新的管理流程,配置新的管理设备和投入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还应以人本管理为主,注重提高馆员素质,辅以经济激励等基本手段,从根本上调动图书馆管理人员和服务提供者的工作积极性。这应是当前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图书馆管理中提高服务效率的基本思路之一。一、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思想素质。图书馆馆员将社会中零散的文献信息进行搜集,通过有序整理后,传递给读者、受众,是文献信息生产者与利用者之间的“二传手”。每一位馆员都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图书馆事业,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广大师生,积极进取,甘愿为图书馆事业无私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为广大群众服务好.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重视细节管理,是图书馆实现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基础,是实现图书馆最终管理目标的一种必备途径。高校图书馆要要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按照人本管理、"特殊时刻"管理、自组织管理等基本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服务措施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设施设备,并给馆员提供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切实提高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效能,促进高校图书馆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什么是图书馆的“人”和人与图书馆、馆员与读者、馆员与图书馆管理、馆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内涵,提出“以读者为本”、“以馆员为本”是高校图书馆应用人本管理思想的两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以人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有重要意义。其基本要求是树立“读者第一”的工作目标和坚持“馆员第一”的工作宗旨,但实际中面临意识、制度、管理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有效推行人本管理,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对馆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是其两大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图书馆管理中强调人本管理,以馆员为中心,在服务中坚持以读者为中心。既突出馆员在图书馆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实现,又重视读者需求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人性化服务是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实现人本管理,首先要在馆舍的内外部建设上体现出人性化,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读者需求,再就是通过馆员素质的提高来实现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阐述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性.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在人本管理、馆员队伍建设、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探讨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其实质是在内部以馆员为本,在外部以读者为本,只有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才能使图书馆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出发,从馆员和读者这两方面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原则,最后,从更新服务观念、加强对馆员的业务培训、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制度以及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人本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文献信息中心,在管理和服务中引入"以人为本"理念,是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必然趋势。基于读者的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即"以读者为本"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实行"以读者为本"人本化管理的完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在21世纪的一个发展方向。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实质主要指管理者在坚持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采取的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现代图书馆管理人本化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为读者服务的人本化:二是图书馆内部管理的人本化,“读者第一”、“馆员第一”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读者服务是贯穿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的工作应以读者为中心开展工作,各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原理,结合实践,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进行思考.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根据图书馆区分原则,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提高馆员素质,提高读者服务能力;再次,加强对读者的教育,提高读者的文献利用能力;最后,实现读者和馆员的良好沟通,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本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这种理念和思想贯穿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图书馆馆员的发展需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从服务的人本化和管理的人本化两方面强化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图书馆人本管理所探索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积极性使之运用到工作中。只有把充分重视馆员的知识再教育问题、人性化问题、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读者的积极性以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放在管理的首位,建立人的"和谐管理",才是建立现代图书馆团队精神的重要基石,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是促使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持久的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以及对图书馆员和读者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分析了图书馆领导是实施人本管理的关键以及馆员素质教育、图书馆服务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图书馆要从文献参考服务的特点和作用出发,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结合工作实际,加强馆员管理、馆藏管理和读者管理,以便对大学师生进行精心的咨询指导和有效服务,使文献参考室成为图书馆最好的学习场所。  相似文献   

19.
在图书馆中,馆员与读者的沟通,能使馆员了解读者的基本情况,从而准确把握读者的信息需求,便于读者了解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内容和项目、借阅规则及馆员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等。双方沟通的最终目的,是馆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而读者能满意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20.
浅议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培植人文精神,实施人文关怀,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图书馆管理的最终目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应该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对高校图书馆而言,人本管理的内容既包括图书管理员,又包括图书馆用户(读者)。在人本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是人本原则,民主原则和激励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