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其核心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谓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孩子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有数还有形,形和数一样,在日常生活和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011版新课标对空间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空间观念,是学生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  相似文献   

3.
培养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空间观念是指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即一方面能够把生活中的实物按照形状、大小或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在头脑中抽象成不同的几何图形,掌握各自的名称和特征;另一方面还能够根据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在头脑中再现出相关的图形,并能与实际联系起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初审稿)(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在小学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认识常见的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进一步学习几何都是有益的。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新大纲”提得很明确:“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的观察、测量、拼摆、  相似文献   

4.
空间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是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表象,也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不难看出,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促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在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有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等,其中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如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张卫星 《云南教育》2015,(Z1):15-17
空间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是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表象,也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  相似文献   

7.
曾秀珍 《天津教育》2022,(4):152-154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空间观念的培养列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并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对所学几何形体的原型、几何图形与它们的名称、特征之间建立起...  相似文献   

8.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因此,把握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把握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0.
空间观念就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等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表象,即一提到某个几何图形学生就能在头脑中再现出几何图形的形象,能了解它们的某些基本特征--大小、形状、构成等。因此,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图形与几何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1.
空间观念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感觉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空间观念"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概念之一.《标准(2011版)》从四个方面对空间观念进行描述:空间观念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13.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几何图形中加强渗透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在小学几何图形中,空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包括物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谓空间观念,就是指能够通过现实中的几何模型建立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几何模型,最终实现图形与模型的自由对接.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笔者在教学中做了相关的探索,现从教学实践入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黄玉华 《新教师》2019,(9):46-47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重要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空间观念是这样刻画描述的: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这些目标的达成过程是一个充满观察、想象、比较、推理和抽象的过程,它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断的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5.
所谓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们之问的变化、关系和基本结构在头脑中的概括化的形象。《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观念培养作了如下描述:“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形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刘文明 《考试周刊》2010,(52):134-134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安排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其核心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空间与几何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领域之一.空间与几何学习的核心价值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直观和数学思维.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相似文献   

18.
曾秀珍 《天津教育》2022,(10):152-154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空间观念的培养列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并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对所学几何形体的原型、几何图形与它们的名称、特征之间建立起“刺激——反应(联想)——抽象”。从心理学的视角看,空间知觉、空间表象、空间想象和空间能力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呈递进式发展;空间表象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建立的,  相似文献   

19.
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对几何初步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同时,"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20.
夏永立 《云南教育》2015,(Z1):12-14
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与形成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有效工具,是一个人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是否具有空间观念的4个表征出发对空间观念进行了描述: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空间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