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对于原因自由行为是可罚性已无争议,但是当学者们在探讨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以及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根据时,便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解释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与"实行行为与刑事责任同时存在"原则的关系问题。本文拟从探讨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入手,对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的责任基础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21,(5):117-124
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依据可谓刑法界不断争论的话题,而现有之理论或多或少存在缺陷。隔离犯说首先对原因自由行为进行分类,立足于隔离犯的法理,通过考察其各阶段的法益侵害的危险状态,在将实行行为与着手实行分开判断的基础上,分别考察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性质、法益侵害结果的归属及犯罪未遂形态的成立范围。以此坚守责任主义之“同时存在原则”的不可逾越之底线,较好地解释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刑法上的原因自由行为,在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界,历来有众多学说对立。为维护“实行行为与责任同在”之原则,通常要将实行行为的范围扩大到原因行为阶段或者类比于间接正犯,但也由此产生众多问题。根据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原因自由行为性质上当属修正的构成要件行为。遵循“行为与责任同在”原则,原因行为必须在故意或过失的支配下,结合基本的构成要件行为,方具有可罚性。在我国的立法上,对原因自由行为的规定过于单一,应当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立法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原因自由行为与醉酒人的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行为与责任同在”这一原则,行为人只能对其在有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承担刑事责任,但对于行为人在醉酒后等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的危害行为,其处罚的依据何在?大陆法系的学者们提出了原因自由行为这一概念.试图说明这一问题。但是原因自由行为本身的局限性使得这种理论并不能完全解决醉酒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围绕着原因自由行为同醉酒人刑事责任之问的关系,就我国现在对于原因自由行为以及醉酒人刑事责任问题的认识上的一些分歧作了一系列的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5.
原因自由行为的罪过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因自由行为是行为人基于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犯罪行为的情形,该理论不仅是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更是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原因自由行为的过错心理具有复杂性,包括行为人对原因自由行为导致精神障碍状态的主观态度和对结果行为导致的危害结果的主观态度。原因自由行为的罪过形式研究是难点中的难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原因自由行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个重要刑法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国传统刑法学中没有这一概念,但现实中确实存在。文章对原因自由行为的产生缘由、概念分歧以及可罚性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论证了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对我国刑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学生参与度与年级增长成反比,而厌学之风却与之成正比。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何在,又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何种影响,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课堂不当行为的表现及影响1.过于严格的课堂纪律一定的课堂纪律对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是非常必要的,但过于严格甚至苛刻的课堂纪律则在极大地约束学生的行为自由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自由。有许多学生在课堂中之所以一言不发,一个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害怕因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争议和疑问,远没有达成共识。在我国原因自由行为应采用狭义的概念,采用理论与分则立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有意思决定自由和身体活动自由。胁迫类行为是侵害意志自由的严重危害行为,因此,胁迫类行为有受到刑法规范调整的必要。然而,我国刑法只是列举性地规定了以胁迫类行为进行的犯罪,现实中还有大量的严重胁迫类行为没有被规定为犯罪。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立法,增设胁迫罪和强制罪。  相似文献   

10.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作为权力的伴生物,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明显的主客观存在合理性。行政权有着接受司法审查的必要性,作为一种更为特殊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更有着接受司法规制的现实诉求,在当前向法治社会转型和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发展背景下,行政诉讼中确立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司法合理性审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违约自由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本质上就是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决定其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根据其意志调整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协议。当事人有是否缔约的自由,和谁缔约及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变更与解除合同的自由。但违约是否自由则从未明确地说明。而人们往往根据违约责任的存在而否定违约行为的自由。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违约行为往往就是缔约一方的自由选择的结果。文中从以下方面来说明违约的自由:违约行为的现实合理存在;合同法未对违约行为进行限制;对违约行为的适当规制并不是对违约行为的禁止。  相似文献   

12.
责任冲突发生的内在机理在于行政人员的意志自由和行为自由。基于不同的行为倾向所做出的符合规范的行为,都应当是负责任的行为,这对于行为主体而言实现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行政人员在面对责任冲突时通常采取"照章办事"、"服从上级命令"或"超越规范"的途径来应对。要实现行政人员责任冲突时的负责任的行政行为,就应当把制度化的实现途径与人的道德信念结合起来,这种途径能否实现是由行政人员的道德自觉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密儿《论自由》中阐发了个人行为的两条基本原则:涉己行为和涉他行为,以此划定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权力界限,强调了个人行为的独立性。涉己行为与涉他行为的区分是密尔自由原则的基石,他也以此作为社会是否可以干涉个人行为的依据。密尔的自由原则,一方面反映了密尔维护个人权利的自由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的社会功利思想,它是一种调和的功利主义。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他的界定也显得模糊,同时探讨的也是不够充分。本文试图对密尔自由原则予以尝试性理解。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行为失范大学生教育中的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进  陈雯 《考试周刊》2008,(21):143-144
本文主要研究对于大学生诸如违反校规校纪.厌倦学习.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缺乏学生应有的规范等失范行为的教育处理及处理后的关注.具体包括行为失范大学生自身潜在的或称隐性的价值评价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如何掌握教育中批评的分寸,防止处理失误,造成学生更为严重的行为失范;对于行为失范大学生如何在教育处理后进行充分的引导和帮扶等.本文力求从根本上探索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有效对策及教育的长远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论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是法院维护和保障法治的神圣使命。在广度上,所有行政自由裁量行为都应纳入到司法审查中去;在深度上,人民法院只对滥用职权或显失公正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予以撤销或改变,对一般不合理、不适当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则只能留给行政机关处置,法院不能予以改变或撤销,以保持行政自由裁量权与司法自由裁量权之间的必要张力,维持适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盲生刻板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良影响,一些行为不仅对于自身身体有一定伤害,而且对于其融入主流社会造成了一定阻碍.尤其在先天盲生及多重残疾盲生中,刻板行为的发生率更高.因此,盲生家长和教师必须重视这些行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从盲生刻板行为的概念界定、出现率、产生原因、不良影响、评估和干预等几个方面,对盲生刻板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环保行政自由裁量权伴随着环保行政职权而存在,本文通过对环保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原因、运用形势及危害进行分析,在环保行政执法中要行为正当、行为公正及行为公平等道德规制的角度防范行政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8.
原因自由行为是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而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且在此状态里导致某一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实现的行为.其可罚性在于它是“同时存在原则”的一种例外.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相似文献   

19.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侵权行为提起过诉讼,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和行政管理体制束缚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会出现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直接影响到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诉讼后行为。其原因不仅仅是当前我国行政工作人员的行政素养不高,更说明我国行政服务意识不强。要使行政机关的后行政行为不侵害甚至是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社会应该逐渐革除不良传统,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在后行政行为中,行政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向行政相对人倾斜。  相似文献   

20.
对自由与法律之关系.从古至今无非走了两条路子:自由是法律之下有限的自由,以及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无限自由。二者皆有其合理存在的理由.却又难以抹去极端之嫌。自由之内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自由有三种表现形式:以思想自由为起点.演化出言论自由,继而发展为行为自由。每种自由与法律之关系皆有不同之处。思想自由是不受包括法律在内的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行为自由是在法律框架下活动的受限自由;言论自由则介于前二者之间,一定范围之内不受法律的管辖,超出此关节点则必须遵从法律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