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我院自动化系副教授赵丽博士承担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项目“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服务机器人系统研究”于2006年9月29日通过了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技办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脑-机接口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对脑电Alpha波阻断现象进行特征识别和提取,成功地在实验室实现了对服务机器人的控制.实验通过控制服务机器人在4个方向上运动的组合实验,考察了系统的实时性和控制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简单的训练,受试者可达到91.5%的控制准确率.证明了利用Alpha波进行多选项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APLUS公司的一次性可编程语音芯片API840N的基本结构 ,并讲述了其与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和在人机交互系统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4.
人机交互以研究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关系为核心,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日趋广泛。基于麦克风、摄像头、红外线收发装置、压力传感器等环境感知设备,人与人形机器人之间可以有语言、视觉和动作多种形式进行交互,涉及了语音信号处理、图像算法处理、机器人平衡控制等多种技术。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被国际上诸多研发机构与国际机器人比赛所广泛采用的NAO人形机器人平台,开发互动技术,主要包括人机对话、肢体互动以及人脸识别等人机交互形式。基于此,探讨这个交互平台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技能.探讨主要包括如何将课程学习融入到直观的实践中,并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人机互动技术,激发课程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思路,旨在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作热情。  相似文献   

5.
人机交互以研究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关系为核心,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日趋广泛。基于麦克风、摄像头、红外线收发装置、压力传感器等环境感知设备,人与人形机器人之间可以有语言、视觉和动作多种形式进行交互,涉及了语音信号处理、图像算法处理、机器人平衡控制等多种技术。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被国际上诸多研发机构与国际机器人比赛所广泛采用的NAO人形机器人平台,开发互动技术,主要包括人机对话、肢体互动以及人脸识别等人机交互形式。基于此,探讨这个交互平台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技能.探讨主要包括如何将课程学习融入到直观的实践中,并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人机互动技术,激发课程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思路,旨在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作热情。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基于远程脑概念的机器人开发平台中语音交互系统功能、平台选择,介绍了基于组件技术的语音交互系统设计,详细讨论了其中语法设计以及语音交互系统与专家系统的无缝集成。实际应用表明,该子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智能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教学技术平台是开展各种教学的必要条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基于ARM11的智能语音识别机器人教学平台,采用Voyager-IIA旅行家二号自主移动机器人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将WinCE系统移植到ARM11的开发板上从而实现对机器人进行语音控制。该系统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而且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该系统促进相关技术和知识的学习。此外,通过对国内外各种语音识别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在研究HMM(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微软的SAPI语音识别引擎,并在WinCE系统上进行了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君  刘璟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11):13-16
为了使服务机器人在酒店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节省酒店成本,基于运行Android系统的友善之臂Tiny4412平台,设计了一款面向酒店服务机器人的错误率低、实时性高的语音交互系统,系统包括人脸检测、语音合成、语义理解和语法识别等部分。通过移植OpenCV库到Android系统中,利用OpenCV库中AdaBoost算法实现实时人脸检测;通过网络连接科大讯飞的讯飞开放平台获得海量语音资源,实现语音交互系统的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语法识别功能;通过Tiny4412串口向下位机传输数据,实现对下位机运动控制。实践测试表明,系统可以检测到酒店客人到来、回答客人关于酒店的基本问题、完成基本引领工作,使机器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开发平台中语音交互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基于远程脑概念的机器人开发平台中语音交互系统功能、平台选择,介绍了基于组件技术的语音交互系统设计,详细讨论了其中语法设计以及语音交互系统与专家系统的无缝集成。实际应用表明,该子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智能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种人与外界交互的新型通信方式,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一套基于可穿戴式脑电设备的智能家居系统,可适用于患有严重运动障碍疾病的患者或残障人士。该系统采用独立向量分析的伪迹去除方法、共空间模式的特征提取方法和支持向量机的分类识别方法,将用户脑电信号转换为指令信号以控制智能家居外设。身体残障的特殊人群通过佩戴脑电设备进行运动想象,即可轻松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理念,设计了一款单通道脑电控制智能小车的实训系统,包括:脑电信号采集单元、智能小车单元、信号预处理单元及PC机端的信号显示单元。脑电信号采集由TGAM1-R2.4A模块和无线蓝牙模块组成;智能小车由STC12C5A60S2微处理器、电机驱动模块以及无线蓝牙模块组成;信号预处理由STM32F103ZE微处理器来实现;在PC机上采用LabVIEW软件完成脑电信号的存储、显示,对脑电信号做进一步的处理并转换为智能小车的控制信号,实现对小车速度及方向的控制。该系统可用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训练课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对人脑在相同情绪效价的人工语音和自然语音(中立)下情绪处理进行探索,以及研究人工语音与其他情绪效价的自然语音(欢乐、生气)在脑电信号上有何区别。对29名大学生采用过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的脑电记录系统采集,按照10-20系统扩展的64导电极帽记录在带有情绪的语音启动下的ERP,脑电系统记录其在情绪语音的条件下的事件相关电位和行为学结果。在700800ms时间段内,人工语音比自然语音(欢乐、中立、生气)引发了更正走向的波幅(P<0.05);大学生对相同效价的人工语音和自然语音确实存在一定的感知差异,在700-800ms的时间窗口里,人脑正在对人工语音进行处理,对于人工语音的资源分配显著多与其他语音的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13.
基于VC 开发了"远程脑"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完成了对机器人执行机构操作手的运动学分析与控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提高了服务机器人的智能性、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能力,扩大了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tlab设计了以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和Mel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s,MFCC)参数提取算法为基础的孤立词自动语音识别系统;然后结合机器人语音识别的需求,基于凌阳SPCE061A设计了语音识别应用系统。结合上述两部分工作,设计、实现了机器人语音识别系统演示实验和机器人语音识别半开放实验,实现效果达到预期实验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语音信号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语音信号处理是实现人机交互和通讯技术的必要方法。语音信号处理教学实验课程在国外著名大学已经得到广泛开设。本文介绍了一门最新开设的将基础知识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语音信号处理实验课程。该课程主要由一系列由浅入深的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构成,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语音信号领域的前沿知识。在自主实验环节,学生自主提出实验题目及内容,通过小组形式完整地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开发和汇报过程。本文将一个小组的语音分离项目为例,来说明该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并能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6.
当今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语音识别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为提高语音识别准确度,在分析语音信号前去除语音信号噪声干扰并提高语音信号能量尤为重要。在实际应用中,不同语音信号包含不同的噪声。针对不同的语音噪声,在传统谱减法基础上,通过判断算法窗函数,根据不同的噪声能量改变多窗谱减法的过减因子参数,以增强算法自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通过改变过减因子值,可取得一个最优过减因子值以改进谱减法下的音乐噪声和失真度。自适应多窗谱减法改进后与基本谱减法相比,信噪比提高了 29%;与多窗谱减法相比,信噪比提高了 16%。该自适应多窗谱减法可适应不同噪声环境下的语音信号,增强语音信号中的关键信息并减少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原理为基础的机器人自驱动触觉系统,其基本结构由摩擦静电感应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工作电路模块三部分组成。通过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作为触发信号作用于控制电路,进而控制机器人做出相应的指令动作。该机器人触觉系统具有结构明易、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能够自锁运行等优点,能够应用于许多复杂场合和更恶劣环境中,提升了机器人触觉系统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以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案。依托真实系统和仿真实训室,构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泛使用的涂胶、激光切割、搬运、弧焊等4个实训项目,细述了每个仿真项目的实施要点,实现了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经实践验证,该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了学生数量多而实训设备不足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实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智能餐厅服务机器人基于Zynq7020的双核异构混合系统"Linux操作系统+裸机应用系统"构建而成,其中高性能处理层采用Linux操作系统,主要完成系统摄像头的驱动、餐牌号的数字识别等功能;底层驱动层采用裸机应用系统,主要完成包括小车电机运动控制、舵机驱动、核间通信、超声波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测速传感器等底层驱动任务,通过不断调用底层驱动函数完成实时交互性较强的智能送餐功能。餐厅服务机器人双核系统优势互补、性能稳定,实现了可靠的智能送餐,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云服务的安全性,建立语音模板库,应用关系数据技术,对语音进行提取分析后,通过语音数字压缩编码、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增强及模式匹配,实现了一个语音人机交互平台,从而使得使用户对自身数据安全性,以及与程序之间的友好性等方面的体验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