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合作形式是一个载体,它承载了职业教育中校企双方的需求。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在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合作形式。职业院校如能利用好这些形式与企业开展合作,将源源不断地产生良好的合作成果。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14年4月25日,泰国教育部长扎都隆·猜盛率团来津访问。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吕景泉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双方简要回顾并积极评价了天津与泰国教育交流与合作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就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创新交流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交换了意见。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高职高专处、中职处、国际交流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道路,是有效保证职业教育支撑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实现有效融合、教产双赢的平台,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平台的运行实现效率最大化,同时明确各自责任,实现双方诉求,合理配置双边权益。在当前形势下要更好地推动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4.
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增强职业教育活力,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铁路职业院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与铁路企业实施项目合作,推动多元合作,完善订单合作,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和铁路职业院校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深化校企合作,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为后续的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强化学生个体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综合能力提升。作为职业院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接轨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能够融合企业的生产资源与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顶岗实习和教学实训相结合的形式,完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企业快速发展所需的实用型人才。校企合作不仅能够迅速拓宽双方的合作广度,还能逐步加深双方合作培养人才的深度。企业为大学生提供生产实习机会,让学生掌握更为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在拓宽其视野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中澳职业教育合作现状、成功经验以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中外职教合作政策提供依据,进而促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承担了2005年全国“中澳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调研项目。项目小组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5个有关地级市发放了问卷,并对北京、上海、广东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主管中外职业教育合作的各省教育厅(教委)外事处、与澳大利亚有合作项目的职业院校、澳方驻华有关机构。  相似文献   

7.
王海兵 《学子》2013,(12):71
职业教育起源于企业,学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两个轮子,缺了任何一只轮子或者两只轮子配合不好都不行。职业院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送出去"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只要社会、学校、企业共同出力,推进校企合作,就能保证合作双方互惠双赢。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增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市场的吻合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校企合作的失范使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尽人意.文章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校企合作制度化面临的机遇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从校企合作的合作对象,激励政策等方面就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制度化的问题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导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以有效持久、深度开展的原因,提出政府部门应加快制订具体、细致、可行的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与政策,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社会伙伴关系,职业院校应以所服务区域经济的特点与需求来确定核心专业群,增强校企合作的多方考核制度,加强校企合作文化培育、促进各方文化的融合与协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列转 《教师》2014,(8):43-44
校企合作既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寻求自身发展空间和服务区域经济途径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物流专业,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进行了研究,以期在职业院校与校企合作方面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职业院校整合校企资源进行专业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6月25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期间,教育部在天津举办了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搭建平台,推进职业教育省级合作办学。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并讲话,中共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和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等领导出席。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期间,东道主天津市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各地同行的普遍认可.职业教育“天津模式”叫响全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建立合作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作为理性经济人,职业院校和企业在收益不同状态下所采取的合作策略可能性,探究其合作关系问题的根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应该从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职业院校和企业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确保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互信互认的长远合作关系等途径,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校企合作耦合度。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已不是一个新的课题。特别是近几年,"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成为业内外人士的共识。职业院校走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形式多样、做法各异。在新形势下如何取得最大的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和校企合作的社会效应,是值得每所职业院校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本文就校企深度合作的话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因而系统考察校企合作主体参与合作的动因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在分析我国现阶段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基本动因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动力不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路径。探索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发展,对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适应性、技能型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培养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突出有效治理的可操作性法律体系,政府主导作用薄弱,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有待完善,职业院校的"教"难以适应企业"产"的需要等问题。发挥好产教融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需要法律形成驱动,完善制度渠道反映;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合作成效支持;强化学校执行力,打造校企合作稳固发展格局;整合校企资源,助力双方内外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7.
完善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完善职业教育各项工作制度;职业院校要从教育理念、教师专业技能、学生适应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自我;企业要加强价值认同与社会责任感,在政府的宏观把控下,与职业院校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中存在的程度不深,范围有待拓展等问题,需要从宏观上建立国家和省区,乃至学校同东盟国家政府合作的框架性协议,这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大前提。在微观上,从合作双方的利益机制到行动机制予以落实,以保证合作的深入和广泛推进。作为职业教育,毕业生职业技能实训,校企合作的订单模式,都需要中国-东盟双方对口企业的参与。因此,组建中国-东盟企业、职业院校、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的跨国职教集团,才有助于实施"理-实"一体化职教合作。在这样的集团化合作中,不仅需要建立起适应职业教育合作模式的宏观行动计划,更需要针对合作单位的互动共赢行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职业院校与企业在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校企合作面临着组织层、理念层、利益层以及文化层等多个场域的博弈,二者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显现出企业"不想为"、学校"无力为"、双方"难有为"的冲突表征。要想有效缓解校企合作冲突,应着力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博弈整合,树立复杂性的校企合作思维,搭建服务性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问责制的校企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从职业教育视阈来审视校企合作,国家和企业是影响校企合作的外部因素,职业教育本身则是决定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因,它又包括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学习者两个主要因素.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职业院校是否具有较强的,主动服务当地经济和企业的意识,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否能够营造和创建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基础;而职业院校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其关键是职业院校的学习者是否具有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较高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