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笔者阅读大量了鱼腥草的有关文献资料,对鱼腥草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前帚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几种永州市民间利用的具有清热防暑作用的植物及其简单用法,夏枯草、淡竹叶、金银花、鱼腥草等18种植物;充分证实了湘南古城——永州市人认识植物和利用植物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把民间用来防暑的植物与用法开发为人们春夏食用的现代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鱼腥草叶片总黄酮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探明鱼腥草生长适宜的栽培条件,为合理利用鱼腥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了不同光照、水分、土壤肥料处理,栽培鱼腥草,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叶片总黄酮、含水量、维生素C、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适度的光照、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提高鱼腥草总黄酮、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光照降低和施水量增加,可减少粗纤维的含量;施用有机肥,可促进鱼腥草叶片黄酮、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积累,并对光照强度有较好的补偿作用;施用牛粪时,维生素C含量和粗纤维含量最低,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用牛粪、一层遮阳布遮阴、每天每盆浇300 m L施水量的栽培条件,对鱼腥草的总黄酮和主要营养成分的积累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安徽省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不同居群鱼腥草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相关性,为鱼腥草生态栽培、科学管理、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扫描仪测定法、丙酮法和生物统计学方法。结果:不同居群鱼腥草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具极显著性差异。叶面积与总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b)含量均呈二项式相关,叶面积与Chl a/Chlb呈负线性相关;光照强度与鱼腥草Chl,Chl a,Chl b含量和Chl a/Chlb之间均呈负线性相关,叶面积与光照强度呈多项式相关。而Chl a/Chlb与Chl,Chl a,Chl b含量呈负线性相关,Chl与Chl a,Chl b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线性相关。结论:不同居群鱼腥草叶面积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适应性变化,鱼腥草具有较好的耐荫特性。H1居群鱼腥草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最大,Chl a/Chlb最小,H1居群的生境最适合鱼腥草药材生产。  相似文献   

5.
铅是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本文进行了鱼腥草叶和根粉末对铅的吸附性能研究,得出鱼腥草粉末对重金属铅的关键吸附条件:吸附pH为6,吸附时间为1 d,吸附温度为30℃、吸附处理方式为静置,在此条件下鱼腥草粉末对水体中铅的去除率达95%以上,可见鱼腥草粉末对水环境中铅污染能达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6种常用营养液配方对鱼腥草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鱼腥草水培适宜的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6种营养液配方对水培鱼腥草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水培鱼腥草可溶性糖含量以霍格兰配方最高,较对照增加179.26%;叶绿素含量以霍格兰配方最高,较对照增加56.15%。鱼腥草水培营养液配方以霍格兰配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鱼腥草水培营养液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6种常用营养液配方对鱼腥草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鱼腥草水培适宜的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6种营养液配方对水培鱼腥草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水培鱼腥草可溶性糖含量以霍格兰配方最高,较对照增加179.26%;叶绿素含量以霍格兰配方最高,较对照增加56.15%。鱼腥草水培营养液配方以霍格兰配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鱼腥草粉末处理水体中六价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价铬是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重金属,该文进行了鱼腥草叶和根粉末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得出鱼腥草粉末在实际生产过程对六价铬的关键吸附处理条件:吸附pH为3,吸附时间为1 d,吸附温度为室温、吸附方式为静置,在此条件下鱼腥草粉末对水体中六价铬的去除率达85%以上,可见鱼腥草粉末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六价铬.  相似文献   

9.
通过每月播种一批鱼腥草结合采收时产量、药用成分含量来研究鱼腥草的适宜播种时间·每月播种的鱼腥草均能萌发生长并能在一定时期达到采收的基本要求;1-2月播种的鱼腥草能在当年采收,其余月份播种的只能在来年采收·根据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以及土壤的利用等因素综合考虑,9-12月是鱼腥草的最适播种时间·  相似文献   

10.
对黔东南野生鱼腥草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中的鱼腥草素作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鱼腥草挥发油提取率为0,224%,其中有效药用成分鱼腥草素含量为0.0489g,占鱼腥草挥发油14,53%,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抑菌和拮抗实验筛选能与哈茨木霉协同抑制鱼腥草白绢病病原菌的化学抗菌剂,以盆栽实验证明所选化学抗菌剂与哈茨木霉对鱼腥草白绢病的协同防治效果,以为鱼腥草栽培过程中安全、高效防治白绢病提供指导.结果发现,三唑酮对鱼腥草白绢病病原菌具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对哈茨木霉的抑制作用较小,用250μg/ml的三唑酮溶液和30 g/m2哈茨木霉孢子粉联合处理可以降低鱼腥草白绢病发病率、延迟发病时间,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独用三唑酮或哈茨木霉处理.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室内不同提取方法鱼腥草活性物质的得率,并考察了其对几种蔬菜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相对于醇浸法、水煎法、超声波法、酶法,超声波酶法提取鱼腥草活性物质的提取率最高;(2)鱼腥草活性物质对终极腐霉、尖镰孢菌黄瓜转化型、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菌和齐整小核菌等五种蔬菜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鱼腥草营养成分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鱼腥草中水分、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和维生素C共六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了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各成分的含量,发现地下部分中的水分、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均高于地上部分,维生素C和粗纤维的含量低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4.
鱼腥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的家乡,鱼腥草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折耳根。关手鱼腥草名字的来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啊。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方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传说勾践回国的第一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  相似文献   

15.
鱼腥草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腥草合有槲皮素、异槲皮苷、槲皮苷、瑞诺苷、金丝桃苷、阿夫苷、芸香苷等黄酮类化合物;鱼腥草还含有挥发油。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它的新鲜叶子中有一股浓烈的鱼腥气,故以气味而得名。在我的故乡三峡库区,鱼腥草又被乡亲们称为折耳根。阳春三月,桃红柳绿之时,在故乡的溪沟边、田坎上、山沟里等阴湿的地方,鱼腥草开始绽放出点点翠绿,只需几夜春风春雨的呵护,鱼腥草便长出柔嫩而粗壮的茎杆,伸开心脏形的叶片,叶的顶端呈紫色,下面带紫红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诱人的鱼腥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解热和抗炎作用。方法:用鲜啤酒酵母致热模型和二甲苯及角叉菜胶致炎模型观察复方鱼腥草滴丸解和抗炎作用。结果:复方鱼腥草滴丸对啤酒酵母致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并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结论:证明复方鱼腥草滴丸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另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峨眉蕺菜和湘白鱼腥草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膜脂过氧化和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MDA含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SOD、POD、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者地下茎、地上茎、叶的伤害率呈上升趋势.鱼腥草受到盐胁迫时,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叶片,其次是地上茎,再次是地下茎.峨眉蕺菜的膜系统耐盐胁迫的能力较强,膜脂过氧化的产物含量比较低,而湘白鱼腥草对盐胁迫反应较快,但波动较大,膜系统耐盐胁迫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鱼腥草鲜品、干品,根、茎、叶半年的跟踪测定,得出鱼腥草鲜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大于干品中的含量,其中根、茎、叶中总黄酮含量以叶中含量最高,而含量最高的是10月采收的鲜叶,其总黄酮含量为823.42mg/100g.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16,(2):66-69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控制浇水量,研究水分条件变化对鱼腥草生长和生理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的减少,除了茎生物量和根冠比之外,其他生物量显著减少,其他形态指标没有差异显著性;除了根状茎长度以外,其余各形态指标均有所降低;SOD活性、叶绿素含量、MD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CAT和P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其中,SOD活性依次减少,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不同水分条件下鱼腥草表现为较好的形态适应、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机制。300mL/d100mL/d的浇水量,未超出鱼腥草水分因子的生态幅;相对而言,300mL/d的浇水量,有利于鱼腥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