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忽略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有计划、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给予学生美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本文针对语文教学的误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就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一直闲扰语文教学的就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造成此等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想有计划、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武传旭 《考试周刊》2010,(25):45-45
一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个因素不能忽视,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文本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想有计划、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就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1)在升学考试中,多数学生考不出好成绩;(2)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以后.也普遍反映语文水平偏低;(3)学生进入社会后,适应不了现代生活的交际需要。造成此等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语文的文学性。有的教师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肢解成条条块块,有的变成知识点训练。这种倾向,忽视了课文中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削弱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功能、情感教育功能。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多年来语文教育中忽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是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降低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削弱了语文的教育功能。为此我们必须强调语文课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7.
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想有计划、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甚至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学知识,没有科学的系统性。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仅从理论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构思、技巧,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久而久之,势必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使学生对语文课失…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就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 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想有计划、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但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的绝对不是培养工具,由于某些语文教师对语文工具性的绝对认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过分地执著于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语文教材内容的育人性、文艺性。因而,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性课文被肢解成为考点罗列的考试演练场所。事实上,这种人为的砍斫不仅使这些文学性的课文失去了它们固...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想有计划、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甚至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学知识没有科学的系统性。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语文的文学性。有的教师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肢解成条条块块,有的变成知识点训练。这种倾向,忽视了课文中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削弱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功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关注教师的“动”,对学生“动”的关注只是流于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说,繁琐分析以至肢解课文,学生在课堂里默默聆听,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致使语文教学陷入“少慢差费”的困境,造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此,如何走向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我有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更关注的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知识性,往往忽视其人文性,于是语文教学变成了对语文课文的肢解,名篇佳作在学生心目中变得支离破碎、千篇一律、味同嚼蜡,语文教学枯燥、烦琐、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人文性.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倡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传统的肢解课文总结知识点的授课方式显然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完成。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在运用语文教材的实践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呢?如何在教学中促成语文功能的实现呢?我在使用新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张文华 《文教资料》2005,(16):168-169
时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审美修养差,无论在着装、说话、行为上,还是在对事物的审美价值判断上都显得极其浅陋。作为语文教师,每每听到这样的议论我总感到汗颜,学生的审美修养差也反映了语文教学的不足。过去,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更多的注重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审美功能。甚至于有些教师为了应试,强行肢解课文,破坏了文章的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不少教师忽视了文本的整体性,肢解文本,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把鲜活的课文讲解得支离破碎、味如嚼蜡。而实际上,语文阅读教学最应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文本整体  相似文献   

17.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了繁琐分析的误区,教师津津乐道于句子分析,串讲课文,完整的一篇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失去了应有的完整性和美感。当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阅读教学已逐步走向以读为主,注重感悟的正确轨道。教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它存在着许多不足:阅读教学演化为分析教学、表演教学、肢解式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难以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为此,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立足学校与学生实际,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当前很多地方的语文教学还没有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据调查分析,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误区之一,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忽视说话能力的训练。很多教师对汉语知识的讲授很详细,从字到词、从单句到复句,对课文的字、词、句、段条分缕析,却忽略了对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期待     
长期以来,大家都指责语文教师肢解课文,可从来没有人问,为什么语文教师要肢解课文呢?显然没有人愿意肢解。或者喜欢肢解。问题是尽管不愿意、尽管不喜欢、尽管像今天的许多教师那样边肢解边在内心责怪自己,但是他们不得不肢解,也不可能不去肢解。过去有人推脱说,造成这种现象是考试的过错。其实这没有说到点子上,语文考试有问题,这不假;但是造成肢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