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历史背景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陆之一,然而作为国家,历史却不到二百年。尽管土著人在这里生活了大约四万余年,但澳大利亚的文字记载始于十七世纪。那时偶尔有欧洲的探险家和商人在沿海登陆并逗留。到了1788年,第一批欧洲人  相似文献   

2.
《出国与就业》2008,(3):31-31
据《澳大利亚时报》报道,2006年到澳大利亚留学的外国学生有17万人,亚洲学生占75%,其中中国内地学生最多,有7万人。澳大利亚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全球排名第三的留学目的地。美英两国分别有56.5万个和23.5万个外国学生。从事调查研究的 IDP 教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2003,(5)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提醒学生:留学澳洲不要缺课近年来,到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尤其是“小留学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澳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近4万人。积极吸引海外学生到澳大利亚留学,是澳大利亚政府的现行政策。与此同时,为保证来澳留学的外国学生能够  相似文献   

4.
山歌是我国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发展相当久远。据考,“山歌”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并从那时正式流传开来。迄今所见最早的山歌是“月子弯弯照几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相似文献   

5.
从1948年起,随着冷战的加剧和中国革命的节节胜利,美国的东亚战略开始出现转变,遏制目标从苏联转向中国。1949年1月23日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48/1号文件(《美国关于亚洲问题的立场和态度》)指出:共产主义势力在中国的扩张对美国来说是“严重的政治溃败”,并预测,“如果共产主义势力席卷东南亚,美国“将遭受更大的政治上的失败,并殃及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中东及到那时暴露无遗的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6.
2008年,我们迎来了迄今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波留学潮。 统计数据不能说明一切,但它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据教育部最新统计,从1978年到200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15万人。2008年全年出国留学人数达17.98万人,攀上历史巅峰。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中,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工业化国家。据1979年统计,全国有一千四百四十二万人,其中70%的人居住在十一个十万人以上的城市;15%的人居住在各中小城镇;其余不足15%的人,散布在面积相当于大半个中国的内陆和乡村。因此,澳大利亚一方面具有高度城市化国家教育集中发展的特点,另一面又面临着一个同发展中国家相类似的边远、分散人口的普及教育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澳大利亚八个州(区)的教育体系虽各自独立,但仍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澳大利亚各州普遍实行六至十五周岁的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塔斯马尼亚州是六至十  相似文献   

8.
据《澳洲人》2010年9月17日报道,澳大利亚的高校现在正面临一场严重的财政危机,并很有可能给茱莉亚.吉拉德(Julia Gillard)的教育改革计划带来极大的冲击。澳大利亚在中国的留学代理机构表示,澳大利亚与中国60亿澳元的教育贸易正处于危险的境地。此外,留学代理商可能还将  相似文献   

9.
周娟娟 《留学生》2010,(10):24-27
1992年,王宁利在中山医科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那时,他不停地思考着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老是外国医学专家到我们这里来交流,而中国人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风采?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发展土著教育的特别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同家,澳大利亚土人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他们属于游牧民族,没有同定的居住点,分散在整个澳大利亚,在欧洲人占领澳大利亚之前,共有500多个部落,人数达75万之多。据1996年统计。全澳1700多万人口中,原住土人数为30.7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8%左右。其余大部分则是欧洲移民。现全澳共有32多万土人,约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2%。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唐代蚕桑丝绸研究综述卢华语唐代是我国蚕桑丝绸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唐代蚕桑丝绸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出版专著(含涉及唐代的蚕桑丝绸专著)有罗瑞林、刘柏茂《中国丝绸史话》(纺织工业出版社1986年6月版),吴淑...  相似文献   

12.
据世界大学新闻网2010年8月22日报道,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实施20多年以来,虽然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巨大利润,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在,澳大利亚政府正在改变政策,限制国际学生的数量,重塑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3.
导言出国留学一直是近二十几年来国内的热门话题,在进入本世纪后,澳大利亚逐渐成为中国学生的留学首选国之一。据澳大利亚外交事务和贸易部经济分析组刚刚发表的《中国拥抱世界市场》报告,来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已从2000年的1.51万人增至今年的3万人,另有4000名中国学生正在中国境内攻读澳大利亚高校课程。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大学教育出口的主要生源之一。有关部门预计在今后20年间,中国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将会使澳大利亚教育产业发展更为迅速。随着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在澳留学生的生活、学习,甚至心理、生…  相似文献   

14.
关于各教育阶段的学生人数:截止到2005年4月底,正在澳大利亚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51160人,占澳大利亚所有外籍留学生近20%,比2004年同比增长20%。这些中国学生当中,有2万多名学生是在接受本科阶段的学习,1万多名学生在接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但是中国学生在澳接受中学教育的人数则略有下降,截止到4月底仍有8000多人在接受中学阶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外国人与茶     
中国饮茶的风尚,到了7世纪的唐代,已经相当盛行了。那时日本派大批的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文化,自然也学会了中国的饮茶。日本现在所谓的茶道,向西方人士夸说是日本  相似文献   

16.
牡丹起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牡丹起源颇有争论。不少人认为人工栽培牡丹始于唐代。但是,据考证牡丹开始人工栽培始于唐代前期,在唐以前野生牡丹主要作为药材使用。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从1900年10月到1901年4月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半年访问。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流亡在国外,继续募集资金,宣传保救大清皇帝,以此达到救国目的。梁启超在澳大利亚积极宣讲救国主张,帮助发展保皇会,并募集资金以图救国,但由于种种原因,梁启超此行主要目的即募集资金没有实现。但访问对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英国于1993年制定了现代学徒制度(MA)计划,此后学徒数量不断攀升。从1996—1997年度的6.46万人上升到2000-2001年度的17.65万人,学徒的就业率也有大幅提升。截止到2000年已达85%。澳大利亚于1996年引进新学徒制.随着政府的更替,霍华德(Howard)政府将学徒制与受训生制合并,统一称之为“新学徒制”。1999年,澳大利亚开始实施新学徒制计划.到2002年.大约有33.6万名学徒参加了这一计划。人数是1995年(13.5万)的一倍多,其中93%的新学徒毕业后3个月被录用。2004年底。就业学徒达20万人左右。现在,澳大利亚已经有40万人参加新学徒培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原来是私塾制度,直到1878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了一所学校,中国才有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从那时到现在,才100多年。然而,我们很多人却已经忘了创办学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择校之风愈刮愈烈,不是没有原因的,分析这种原因才会从根子上认清这个现象。择校之风的后面首先是价值观念出了问题。中国的文化传统缺乏生命人格平等的观念,相反是那种根深蒂固的争做人上人的思想观念。因此,中国自古就是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即"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的。与此相应,中国早在唐代的时候,就把学校类型是按照学生的入学资格来决定的,而入学资格又主要是由生源的家庭背景与官阶大小来决定,那时官办的学校,最高学府是"二馆",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