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钱江晚报》以"零起点教学,家长怎么看?"为题进行了调查。"多学点总是好的"等认识在家长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对已实施"零起点教学"的学校调查时也发现,一个班30个学生没有一个零起点。由此看来,推进"零起点教学",不论是在家长认识层面还是学校操作层面,仍然面临一定困扰。  相似文献   

2.
2013年春季新学期开学伊始,上海市教委推出了两项具体的减负举措,其中之一是要求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该举措一经推出,引起社会广泛议论。有人叫好,认为这项纠偏之举将有效遏制学龄前儿童超前学习盛行之风,以切实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小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也有人疑惑,面对一年级新生入学时"起点"参差不齐,"因材施教"不是比"齐步走"更符合教育规律?我的孩子都已经"会"了,还要从"零"学起,岂不成了"陪读"?本期,数位业界精英将站在学校管理者、一线名师、教研专家的不同层面,以他们的视角为我们解开"零起点"教学之"惑"。  相似文献   

3.
自2013年j月起,上海市教委启动了小学"零起点"教学与等第制评价项目。2013年8月颁布了《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沪教委基[2013]59号)。今年8月又在全市范围召开了小学关于贯彻落实基于课程标准教学(零起点)与等第制评价专题视频会议上海市松江区围绕市教委推出的这两项减负新举措,抓住"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试点改革的机遇,采用"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9月1日是开学第一天。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一行早早就来到了位于黄浦区长沙路上的曹光彪小学和格致初级中学,视察新学期开学工作。在曹光彪小学,翁铁慧听取了一线教师就"零起点"教学的简要汇报,询问了一年级小学生开学首日的感受。她强调,在"幼升小"阶段,要积极倡导"零起点"入学,重点关注孩子兴趣和习惯的养成,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优质教育。在格致初中,翁铁慧肯定了学校合理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叶露怡 《现代教学》2013,(10):29-30
"零起点"与"学前准备"。《现代教学》:目前,大家对"零起点"教学有很多讨论,您能对"零起点"教学作些解释吗?"零起点"到底是指什么?一年级新生到学校真的什么都不用准备吗?纪明泽:"零起点"教学是指不论什么起点的学生,通过学校有效的教学组织,在校学习一年后,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里的起点是指以汉语拼音、数学运算为代表的基础知识起点。我们倡导在入学前,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可以为"零"。在课程标准之下,每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不同,兴趣和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学校需要组织丰富多样的课  相似文献   

6.
新近,上海市教委推出"减负"举措,重申小学要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引起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关注,一时间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怎样正确认识"零起点"教学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挑战性?本文拟从小学数学的学科视角切入讨论。第一,儿童自身发展是学习的基础。小学一年级数学的主要学习内容首先是10以内数的认识。很多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早就能数到100了,常常由此质疑从头学起的必要性。其实,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评选"儿童给成人的忠告",一共十句,其中第一句就是——"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面放太多的东西。"而我们的现状是不仅放得"多",而且放得"快"。还没入学的孩子拼音过关,识字过百甚至上千。我们放得太满了,试问,一个整天疲于应付、奔波求学的孩子会幸福吗?新年伊始,上海市教委将在全市小学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防止出现盲目追赶进度的"抢跑"现象。坚持"零起点"教学是遵循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8.
徐丽選:新学年伊始,上海的小学"零起点"教学政策,再度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陆梓华:我们每年做开学报道的时候,都会谈到"零起点"的话题,可谓老生常谈。作为一个母亲,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钟启泉 《现代教学》2013,(10):78-79
"零起点"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零起点’教学的科学表述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指出,所谓"零起点",并非把孩子定义为一张白纸,因为孩子在零到六岁的年龄段中已经有了生活体验和不同程度的实践收获。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学校学习的过程,更无法体现学校课程学习的要求。学校对孩子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起始年级。为了全面了解太原市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情况,2013年秋季,通过集体下校与问卷调查调研等形式,对全市一年级教师队伍、课堂教学以及新生学习基础等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小学一年级新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并不是零起点;汉语拼音是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学习难点;一年级新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容量偏大;一年级新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至关重要。小学一年级教学可采取以下对策:坚持小学一年新生"零起点"教学;规范小学教学常规;加强教育研究;改革考试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新学期开学,上海市教委把"零起点"作为重要举措推出,期望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零起点"是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要求,作为课程领导的校长应该承担在实践"零起点"中的自身职责。首先,我们要了解"零起点"举措的缘由。课程设置一般有三方面的考虑:学科、社会和学生。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对社会发展关注不够,对学生发展关注得就更少了。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多地关注学生。鉴于这样的认识,各学科在内容安排上都有一定变动,其中"螺旋式"上升是重要的变化之一。过去小学一年级开学之初,语文课集中学拼音。新课程实施后,拼音学习分散了,  相似文献   

12.
文摘荟萃     
<正>简讯浙江省宁波市小学启动"零起点"教学浙江省宁波市出台《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起,全市小学起始年级全面启动零起点教学,学校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不得加快教学进度。宁波市要求各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随意增加课程和课时;要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题,不搞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书面作业,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各学校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  相似文献   

13.
韩东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2):167-169
随着"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先进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时代呼唤"口语+实践+跨文化"的俄语人才。本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站在中国高校俄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高度,重新审视我国俄语教学的现状,深刻剖析了俄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背景下加强俄语"零起点"教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宋亮 《教育》2014,(5):35-36
2013年9月,上海开始在全市推行小学入学后零起点教学。此前,上海市在其下辖的两区进行了试点。作为全国施行小学零起点教学的先锋,上海并不孤独,山西太原市与上海同时推行小学零起点入学措施。北京、天津以及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部分辖区,也在2013年9月和2014年开始实施这一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实行"零起点"教学的改革意见。近期,北京、天津、哈尔滨、宁波等城市教育主管部门相继推出小学生"零起点"教学的政策。但对于这一改革举措,人们仍有许多困惑和顾虑,究竟何谓"零起点"教学?它对孩子的成长有何意义?对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何要求?为此,在推行"零起点"教学前,有必要对它的内涵与价值导向有清楚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我在学校国际部执教“零起点”汉补班已有两年,所谓“零起点”汉补班,是指来自国际部2-6年级,汉语为“零起点”的外籍学生,这些学生的汉语课程在汉补班上,其余课程回行政班学习.这两年我和同教零起点汉语补习班的老师在集团的带领下,一起研究和学习,探索汉语“零起点”教学模式、编写汉语“零起点”口语教材,这些实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促使我对汉语“零起点”课程不断反思.现把我亲身经历的课程故事做一个梳理,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7.
“零起点”教学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许多家长和教师尚对其存在诸多困惑甚至疑虑。本文对“零起点”教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继而阐述了“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零起点”教学有效执行的可操作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商务汉语作为一种专用汉语,其教学和研究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有待深入。尤其是零起点的商务汉语,大多数学者不同意为零起点的学生开设商务汉语课,但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本文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对零起点商务汉语口语课"一对一教学"进行初步研究,主要从零起点商务汉语口语课"一对一教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等方面作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已不是零起点,对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也相应地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两方面,谈谈在新课程改革下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秋季江西省开始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学习及对新教材的阅读、分析、理解后,开始了第一轮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使用新教材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新教材改变着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可以说我们对新教材的学习正在从当初的困惑、彷徨逐步走向尝试、探索的阶段.以下是笔者对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几点思考.一、新教材起点从“零起点”向“非零起点”转变新教材建立在初中《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教学起点从“零起点”向“非零起点”转变.应该说对原教材重复式教学有了较大的改进,让信息技术走上了由浅入深、层次感较强的发展之路,这可以说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但和其他基础学科不同,信息技术教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方面,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学校根本就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开设信息技术课:另一方面,师资的匮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些地区的发展.以笔者所教的学生为例,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之前根本就没有开设过信息技术课,一切从零开始:而城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学生,有的已经是计算机领域某一方面的高手了.新教材忽视了相当一部分受众对“零起点”知识的需要,缺乏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作为过渡.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教材的“非零起点”和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之间存在的矛盾,笔者建议把一些“零起点”的知识有选择地搬进新教材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查漏补缺.这样一来,教材才算是真正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