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345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人际信任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来探讨初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别在各量表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2)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与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人际信任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间呈显著的负相关(.3)家庭适应性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亲密度对人际信任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福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大一、大二、大三)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现状及关系.方法:对三所学校266名学生随机抽样,采用UCLA孤独量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孤独感、人际信任、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不存在性别差异.②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较高的孤独感.孤独感不存在年级、性别差异,但存在校际差异,福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师大学生.③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均比大二大三学生优越.大二大三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④师大学生相对于医大和福大学生应对方式不积极.⑤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孤独感和其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结论:人际信任、消极应对方式对孤独感不具有预测性;积极应对方式对孤独感有一定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探讨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与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658位农村中学生(368位留守中学生和290名非留守中学生),完成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人际信任问卷并进行分析。结果:(1)农村非留守中学生与不同类型的留守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2)不同年级的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显著;(3)积极应对在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人际信任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韧性会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降低孤独感,而人际信任也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降低孤独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西南少数民族乐观、社会比较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模型。方法:对1325名西南少数民族群众采用乐观问卷、社会比较问卷、少数民族心理压力问卷、少数民族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试,并用结构方程探索和验证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社会比较对心理压力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乐观对心理压力有间接预测作用;心理压力、社会比较、乐观对消极应对有直接预测作用,同时乐观、社会比较还对消极应对有间接预测作用;心理压力是社会比较影响消极应对的中介因素,社会比较是乐观影响消极应对的中介因素;乐观对积极应对有直接预测作用。结论:乐观、社会比较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作用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选取廊坊师范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选用罗特的《人际信任量表(ITS)》、《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总体偏高,人际信任无显著的性别、年级、生源地差异;人际信任与怀疑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有显著正相关,而与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呈显著负相关;人际信任与合理化挫折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自责、退避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400名师范院校学生为被试,使用大学生精神信仰、应对方式和SCL-90问卷。得出以下结论:(1)师范生的心理应对方式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城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健康在性别、年级、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精神信仰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城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精神信仰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精神信仰在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预测关系中起中介变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使用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心理控制源均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信任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还会通过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大学生积极幻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大学生积极幻想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7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积极幻想在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以及年级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在性别和生源地上差异显著;积极幻想和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理想化、可控感、乐观性对积极应对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时代,初中生人际交往的频度和模式发生转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信任缺失和人际关系疏远等问题,这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阐述新媒体时代初中生人际信任的基本现状,分析初中生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个人控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总体相对较低,人际信任在性别、城乡和年级方面差异不显著;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积极应对方式、个人实力存在显著性负相关;个人实力在积极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学生相对剥夺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人际敏感性问卷,探究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消极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剥夺感、人际敏感性均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相对剥夺感对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都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均能显著预测人际敏感性。应对方式在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对人际敏感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通过从认知改变、积极应对和人际互动等方面提升贫困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客观社会阶层问卷、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102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客观社会阶层、主观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相关显著;网络人际信任在主观社会阶层和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共情对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具体来讲,网络人际信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随个体共情水平的增强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以291名藏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中学生心理韧性量表与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施测,探究藏族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其心理韧性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藏族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上水平;藏族中学生倾向选择的应对方式依次为:忍耐、问题解决、退避、发泄、幻想和求助,男女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多元回归显示,藏族中学生积极的心理韧性因子对积极应对方式的选择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机整群抽取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使用人际信任量表、安全感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在生源地、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性高于男性;生活满意度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人际信任正相关;生活满意度与人际信任也存在正向关系。(3)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大学生安全感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对人际信任也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人际信任对生活满意度同样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这表明,人际信任在大学生安全感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即安全感通过人际信任影响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帮助高校教师采用正确的应对方式,增强幸福感体验,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广东省5603名教师,认为:目前高校教师较多采用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高校教师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求助、解决问题、幻想等应对方式有助于个体生活满意度的提升.尤其是求助和解决问题,在提升生活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极其显著.而自责、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则会有碍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儿童孤独量表"(CLS)、"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773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为严重,社交焦虑、孤独感与应对方式彼此都有中等程度的相关;留守儿童的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社交焦虑影响孤独感均具有调节效应;社交焦虑不仅对孤独感有直接预测效用,还通过应对方式产生间接预测效应;消极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产生更大的负面作用.分析得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心理受到社交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儿童孤独量表"(CLS)、"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773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为严重,社交焦虑、孤独感与应对方式彼此都有中等程度的相关;留守儿童的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社交焦虑影响孤独感均具有调节效应;社交焦虑不仅对孤独感有直接预测效用,还通过应对方式产生间接预测效应;消极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产生更大的负面作用.分析得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心理受到社交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考察应对方式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压力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自编城管人员压力感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对417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城管执法人员的压力感主要来源于工作压力和人际压力;积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负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正相关;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方式对压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增强作用。应对方式对压力感和心理健康症状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改善其人际关系提供依据.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贵州省55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组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及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自我和谐的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对特殊信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灵活性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对普遍信任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存在关联,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可提高其人际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硕士生乐观人格倾向、应对方式与裸婚态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2名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采用乐观人格倾向问卷、应对方式问卷与裸婚态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论:(1)硕士生对裸婚的态度在中等偏上积极水平;(2)乐观人格倾向对裸婚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乐观人格倾向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4)幻想这一应对方式对裸婚态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5)幻想这一应对方式在乐观人格倾向与裸婚态度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幸福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幸福感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394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呈显著正相关;(2)社会幸福感在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研究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新生的人际信任,还会通过社会幸福感对大学新生的人际信任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