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6,(9):38-39
公交调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车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公交线路的服务质量,它是公交运营的关键。而公交车发车间隔的确定,又是公交调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分三种方法介绍了公交车发车间隔的确定方法,以期实现更优的公交调度方式,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公交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本遗传算法易发生未成熟收敛及收敛速度慢的缺陷,将初始种群均匀化生成、选择算子采取自适应排序、交叉算子采用竞争择优的方式进行改进,并应用到公交调度优化问题中,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公交调度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实例分析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用于公交车辆智能调度是有效、可靠的。通过公交车排班表和发车频率图的比较可知,该结果是符合客流的实际分布情况的。  相似文献   

3.
神经网络是一种新兴的数学建模方法,它具有识别复杂非线性系统的特性,比较适合实时调度。在智能公交实时调度中加入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通过对海量公交历史调度数据的学习,可以建立公交车到达目的站点的预测模型;通过实时GPS数据,就可以预测车辆到达目的地的大概时间,为建立智能公交调度提供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4.
由于城市公共自行车存在供需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因而进行公共自行车的调度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城市公共自行车调度方式特性,为充分满足租赁者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带模糊时间窗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调度路径优化模型。以租赁点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同时将基本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后应用于求解最优调度路径模型。最后,以宁波市公共自行车区域调度为例,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动力电池换电过程所需时长远小于充电过程、动力电池充电便于统一管理等优点,动力电池换电模式成为电动汽车能量补充的重要方式。本文考虑公交车发车规律,对可就地向动力电池组充电的公交车换电站的容量优化配置展开研究。首先介绍换电站的系统结构,提出平均延迟发车时间的评价指标;然后分析换电站充电以及换电状态的时序仿真模型,计算评价指标;构建以设备年成本为目标函数、换电站规模和平均延迟发车要求为约束的数学模型;采用微分进化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对算例进行优化配置,计算换电站不同延迟要求下的平均延迟发车时间指标,并对配置结果敏感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秋燕  张兵 《科技广场》2014,(6):153-156
本文随机选取南昌市7条公交线路对其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判断公交服务质量的差异显著情况和计算服务质量的平均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公交线路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感知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有无空调、停站数量、首末班时间安排、发车频率以及换乘便利情况均是影响乘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公交服务质量、提高乘客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个求解以总完工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无等待流水车间调度启发式算法:采用一个经典的全局任务插入算法构造初始解,应用局部搜索方法对其进行改进。通过4000个不同规模实例将提出算法与目前求解该问题最好的几个算法从性能和计算时间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性能是目前最好的,多项式复杂度的计算时间适合实际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8.
公交智能调度算法研究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公交调度在国内外都有成型的运作方式,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使公交调度出现高度的复杂性,公交调度一直是一个前沿的研究课题。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公交调度的研究。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这个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随着ITS思想的兴起,运用先进的技术为公交调度提供参考是必然的趋势。公交车辆的调度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运输调度优化问题。组合优化的问题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怎样合理、有效地安排其组成部分或操作所占用资源、运行时间及先后顺序,以获得时间或成本的最优化,也就是这样的过程:在满足一定约束前提下,在有限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衡量公交企业当前自身调度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并为其今后智能化升级方向提供指导准则,结合人工智能理论和公交智能调度技术的要求分析公交调度智能化的内涵,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步选定公交调度技术智能化水平评价指标,再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和主成分分析法定量筛选指标,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并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包含智能感知、智能思维、智能行为3个维度共15个测量指标的公交调度技术智能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得出结论:公交调度智能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结构效度良好,验证了理论假设模型;智能感知、智能思维、智能行为3个维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公交调度智能化的发展应同时考虑此3个维度的相关因素;公交调度智能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其中智能感知的评价相对于其他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武汉轻轨一号线客流量分布规律以及运行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对采集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将轻轨沿线25个站分为大站、成长型站点、中站、小站四类,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其次,根据客流分布规律,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以乘客等待时间总和的期望值最小化为目标的发车间隔优化模型,研究得到不同时段的最优发车间隔;再根据搜集站点不同时段的乘客全部完成上下车所需时间的数据,建立了基于区间估计理论的估计模型,求得高峰段和平峰段停靠时间的置信区间来估计停靠时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对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文献计量学目前的状态 文献计量学存在着定义多、模型多、争论多的问题,总的说来,对文献计量学是什么,研究什么,还存在分歧,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7.
网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其自我效能感对于网络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影响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网络学习效能感的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Wiki-IC是信息共享空间(IC)的Wiki化,是在虚拟层面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文章以Wiki为应用平台,在分析Wiki知识构建特征的基础上,研究Wiki-IC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知识服务内容等方面,最后对Wiki-IC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和谐的界面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生产有效性理论和界面管理理论,对界面有效性进行了界定,指出界面有效性的本质是界面和谐。以此为基础,运用和谐理论的和谐分析矩阵建立了界面有效性的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李捷 《中国软科学》2004,(10):135-139
本文试图通过建立需要的相关数学模型,对需要满足、需要关心和外部环境制约等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对于组织成员的需要进行认识和引导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