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增为 《上海教育》2022,(33):22-23
<正>“活教育”思想是站在儿童立场上的教育理解,包含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在理解之上的教学指引以及作为教学规范的应用推广。学习“活教育”思想,可以从三个基本维度出发:第一,什么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第二,什么是教师应有的能力;第三,什么是教育应有的成效。什么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是“活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学的核心。教师需要知道儿童怎样,才能设计符合儿童需要的学习环境和过程。“知道儿童怎样”,是遵循规律的前提,也是教师所需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2.
“儿童阅读运动”是新世纪以来引人瞩目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这一运动从民间起步,官方给力,全社会参与,形成了经典阅读、早期阅读、分级阅读等多种形式,并出现了一批默默奉献的儿童阅读志愿者与机构。“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是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选书目”是儿童阅读的核心与难点。儿童阅读关系到民族未来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是...  相似文献   

3.
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与儿童整个心理各方面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儿童的创造力既通过儿童的各种创造活动表现出来,又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形成与发展,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强创造力,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培养,特别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讲课时老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为什么?”“是什么道理?”等问题展开思路、展开想像、展开质疑,鼓励学生纵向追踪,挖掘思维深度,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要围绕“还有什么其他的意见和想法?”…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低年级儿童曾向教师告过状。从儿童的角度想一想 ,不难看出 :当他们与人相处遇到矛盾时 ,自己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告诉老师。如果对“告状”的儿童进行批评或不予理睬会使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时解决 ,会混淆儿童的是非界限 ,挫伤儿童的正义感 ,助长歪风邪气。如果鼓励“告状”,则同学们争相模仿 ,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也告到老师这里 ,儿童独立处理纠纷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怎样正确对待儿童的“告状”现象 ,笔者认为 :把“内省、明理、方法、实践”结合起来 ,引导儿童对交往过程中的纠纷自己仲裁 ;发生矛盾了 ,自己调解 ;彼此冲撞打架…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观念上,最核心的是中心转换,即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不是考虑我要教什么,怎样教,然后再考虑怎么让学生配合自己,而是首先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而后再设计自己怎样配合、组织、帮助学生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但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乐学、会用、会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达问题。物理学中经常有“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表…  相似文献   

6.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两幅人物照片:“洪秀全”和“孙中山”。 提问:“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革命或运动?结果怎样?能得出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而所谓“儿童的样子”,就是对一切都怀有好奇。但在我们呼唤问题意识,创新能力的今天,儿童的提问受到怎样的待遇呢?我们常常乐于回答“这是什么”,却苦于,难于甚至不愿意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儿童时期“读什么”,是一个大问题。儿童在“读什么”,是一个现实问题。儿童该“读什么”,是一个导向问题。鲁迅先生早就提醒我们,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那是有可能使我们的孩子成为“畸人”的。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被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因为如何去评(方式问题)、怎样评(标准问题)、评什么(内容问题)、谁来评(主体问题)等等,都是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和担心的。本文试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探讨解决的途径。一、现代学生评价的特征及启示(一)现代学生评价的特征1.学生评价的功能从总结性功能逐步向形成性功能发展,使学生评价由原来为“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服务向为“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服务转变,强调评价功能的形成性。2.评价内容从对学生单一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对学生的全面、综合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能…  相似文献   

10.
幼教改革从哪里着手?这是当前广大幼教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效益。教育的对象是人,我们切不可用尝试错误的方法来摸索其效果,把儿童当牺牲品,而是要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探索的每一步首先要在理论上站得住脚,然后通过实践测定其效果,这样就能使改革的实效性得到一定的保证。教育改革首先要转变教育观点:从只考虑老师“怎样教”转到先研究孩子“怎样学”,再考虑“教什么、怎么教”。对同样一件事,立足点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会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比如:上一节课,老师写出教案,做好教具,上课时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 初中《动物学》第九章第二节“鲫鱼”中,各种鳍的作用是一个教学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们的办法是:用活鲫鱼做演示实验来教学,效果非常好。现介绍如下: 课前,教师从市场上买回活鲫鱼若干条(约一斤重)并养起来,待上课时用。课堂上,当讲到鲫鱼鳍的作用时,教师首先做演示实验一:把一条鳍全的活鲫鱼放入水槽里,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及运动情况,并提出一连串问题,如“鲫鱼为什么能侧立水中而不翻倒?”、“在水中鲫鱼是怎样运动的?、“其动力来自何处?”、“鲫鱼靠什么来控制前进的方向?”、“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解以上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呢?”,所有这些都引起了学  相似文献   

12.
在行程问题中,“相向运动”与“相背运动”是一对矛盾。它们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没有相向运动,无所谓相背运动;没有相背运动,也无所谓相向运动。双方共处于行程问题这个统一体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怎样使小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相向运动”  相似文献   

13.
学龄前儿童素质培养的“三五秘笈”中,“五个特别关注”的第二点是“特别关注孩子的‘思路’问题”。“思路”是什么?它为什么值得“特别关注”?从家长的角度看应该怎样去“关注”它?这些问题在一般家教指导书中很少提及,所以,我们应该具体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一、引入同学们,谁知道什么是能源呢?(CAI课件演示相关的能源图片)师介绍:像水力、电力、煤炭和石油等都是能源,许多能源都是有限的,用得多就少得多,所以对于能源的使用我们提倡节约。本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节约能源”。(师板书课题)看到课题,大家最想知道什么?……师:把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归纳起来可以说是两类:为什么要节约能源和怎样节约能源?我们把这两大问题作为现在的研究方向,同学们同意吗?二、介绍水资源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和什么能源打交道?师:我们就从水资源谈起吧。师:从网上下载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地球上的淡水约占总水…  相似文献   

15.
朱冉月 《考试周刊》2007,(2):106-107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更是经常用提问法授课,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多想想“问什么”、“怎样问”、“问谁”、“何时问”,尽量做到准确、高效,使每堂课都能“丰收”。本文探讨了英语课堂提问一般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研究中国幼儿教育的人们已开始把注意转向了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方面,“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思想正一天天深入人心。从数学教育这方面来看,应该“教什么”,特别是“怎样教”的问题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数  相似文献   

17.
前面三讲,谈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这主要是使我们明确新中国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的问题。从这一讲起,我们开始讲“教学论”。在这一部分里,我们着重研究怎样通过教学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什么是教学”?这里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然后逐步分析说明。二年一期儿童入学后,教师教他们语文第一课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以解决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怎样教得好”等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运用现代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单一的、片面的,有些是零零碎碎的。因此,在授课时,对学生充分展示认识过程的完整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如在新教材第四册《纸风车》一课,要通过风车使学生认识:“风有力量”的结论。教师从问题“怎样使纸风车转起来”入手,学生会想出“用嘴吹”等一系列办法来,通过实验这些方法的确能使纸风车转起来。若仅从这些实验的现象就直接得出“风有力量”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确认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出发,把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从三方面论证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