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激发……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风景线。然而,我们却每每忽略另一种“精彩”——“错误”。“错误”常常伴随着教学发生、发展、生成。许多老师害怕学生出错。视“错误”为洪水猛兽。那么怎样利用这些“错误”,使之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呢?  相似文献   

2.
黄郑 《数学教学通讯》2023,(17):42-43+49
错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若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往往可以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学中,教师应宽容地、合理地对待错误,引导学生在“纠错”和“思错”中突破思维障碍,训练思维能力,完善认知结构,从而由“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3.
探究纠错策略 改进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如果教师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错误上“做文章”,就可以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各种类型错误的错因分析、纠错策略及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一般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往往具有多发、好发、阵发与聚发的特点,这就提示我们:在思维及运算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的东西,它们可能左右着错误的发生与发展,若能把错误中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数学教学。另外,从教育心理来看,“错”中学,即人从自身错误中获得的学习反思往往更强烈,记忆更深刻,自纠后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几年来,我们一赢在研究“错”中学,我们力图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查错、纠错、防错的学习机制,构建一种鼓励学生在“错”中思、“错”中说、“错”中学的教学环境,以更好地改变我们的教学,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数学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我们却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错误”。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使数学教学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6.
夏建华 《学苑教育》2019,(14):60-61
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的确,错误往往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所以当学生出现学习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价,而应善于利用错误,引导学生“曝光”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其思维的批判性,促进动态课堂生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于捕捉、辨症施治,使错误发挥出其“特有”的教育价值,成为深度教学的点金石。  相似文献   

7.
“反馈”、“矫正”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不发生错误,本人往往通过学生练习(包括考试)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缺陷,然后通过分析、讲评来矫正。本文试图分析学生练习过程中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找到矫正这些错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有两种糊涂方式:一是假糊涂,即清楚问题糊涂教;二是真糊涂,即湖涂问题清楚教。本文就这二种教学方式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一、清楚问题糊涂教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可能出现的错误,如果只从正面反复讲,对错误之处进行教学辨析、归类、评讲,其效果不一定好,讲过之后,学生往往会重犯错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充分暴露错误的过程,学生不能获得错误的心理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假糊涂”方式:根据学生易忽视、易错误之处,佯装“不露声色”地讲错,待出现问题,再和学生一起去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  相似文献   

9.
一是“延缓评价”的误区。“延缓评价”的理论是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意中断学生的回答或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当即给以否定的现象提出的。“延缓评价”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把话讲完再作评价,即使学生回答有错误,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是理解有误还是表述有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作评价,让学生尽情地说,这样往往易使课堂教学失控。不敢评价,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正确的解答,甚至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也不纠正,这也违背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即使是否定性评价,只要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的原因,更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错误往往可以为人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因而教学中可运用尝误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为学生提供以错误为源泉的学习反应和刺激,激发学生去探究、辨思错误的原因,进而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比正面的习得更为牢...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的学习需要注重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从学困生的错误背后寻找合理成分,从中找到学生隐含的内潜力,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成功。通过教学反思,提出“错误”是化为成功的基点,“试误”是寻找问题的平台,“自悟”是学生自我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杨旭方  李慧 《职业技术》2006,(10):124-125
“错误”教学法是教师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教师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目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给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且学生在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还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学习信心。下面,我们从传统教学方法与“错误”教学方法的比较、“错误”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实施“错误”教学_疗法必须注意的事项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四川教育》2008,(4):47-47
社会心理学家有这样的观点:“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了教育的”敌人”,以致于“不犯错”便是“成功”,“不犯错”成了教者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常把“错误”看做“不好”、“差”、“一无是处”等的代名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新审视传统的“错误”理念,已显得非常必要。传统错误观:错误是垃圾一般而言,错误分认知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和社会行为中的错误,传统的错误观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更倾向于将错误看做主观故意的行为错误,在对待错误时就往往出现以下误区:1. 未认识到学生犯错的必然性。每个人都会犯一些错误,特别是中小学生年龄尚小,诸方面发育还不成熟,犯错误是必然的,不犯错误则是偶然的。学生存在着不足和错误,正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6.
“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 ,作为教学百花园中小花之一的“尝试错误”教学法 ,也应在语文教学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尝试错误”教学法是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 ,教师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 ,人为的设置一些思维“陷井” ,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 ,发现错误 ,进而修正错误 ,从而获得比正面的直接的习得更牢固的真知。它打破了传统教学单一的局面 ,给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角度。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 ,往往重“教”轻“学” ,重“知”轻“思” ,重“灌”轻“导” ,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器 ,教师把正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并且引导学生主动研究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让错误为成功铺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让错误“美丽”起来,让课堂演绎精彩。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出现诸多错误是自然的现象.问题是,面对学生的种种错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办?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不应只作简单的否定,把事先准备好的正确解法拿出来,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更应该帮助学生对其错误进行深入的分析,直到找到错误的根源,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学生的“错解”往往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我们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解”中提炼出合理有用的成分,启发学生探究出新的解法,让学生“从跌倒的地方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然而,有的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错误或者当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殊不知这样做却忽视了错误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心捕捉和筛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错误资源,  相似文献   

20.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经常出现的,但如何将学生的错误“引入”教学中是本文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尝试错误”的教学,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对“错误”的“免疫,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