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关于图书馆用规范注册条形码方案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随着国内图书馆计算机管理技术的普及,图书馆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其近期发展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大中小型各类图书馆条形码用户的局部分布密度快速增加,这是由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程度的高低已被作为高校和公共图书馆达标评级的考核指标,加之先进图书馆的示范性作用,在二者共同推动下,很多中小学及基层社区图书室也积极参与其中,这一点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第二个特点是单个用户的条形码消耗量快速上升,其原因是大中型馆对各类馆藏全面启动条码登录管理;第三个特点是出现了利用互联网和条码技术共同支持的网上合作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河北科技报》多年来以推广先进技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致富信息、服务生产生活为己任,充分发挥报社优势,在河北省农村达到了100%的覆盖率,影响力涉及周边省区,努力探索开发出整合科普资源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从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过程角度出发,对其中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其成功因素分为决策、管理和操作三个层面,对各个层面的具体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企业技术竞争优势的三个方面(技术创新优势、技术垄断优势、技术利用优势)出发,以专利数据为数据源,以中心度指标为测量维度,构建基于多重关系(专利权人合作网络、专利权人引用网络、共专利权人网络)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Wi-Fi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多重关系的企业技术竞争优势综合评价方法,在评价内容上更加全面;在评价结果上符合企业竞争优势分布规律;对于企业技术竞争决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数字鸿沟的区域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数字鸿沟的本质解析,分别从经济、技术、知识与社会四个方面构建一套更适合于测量我国区域数字鸿沟的指标体系,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区数字鸿沟情况进行评分排序,得出东部的北京、上海等地排名比较靠前,贵州、西藏等地排名最后.然后进行Q型聚类分析,将31个省区分为六类,反映在地图上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并发现聚为一类的省区与排名相近的省区结果相符.根据这一结果,本文认为要解决区域数字鸿沟问题,必须从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XML凭借其特有的兼容性、扩展性、结构化、多平台、易扩展等优势在互联网络以及分布异构环境中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追捧,并且逐步演变为数据交换的主力技术。作为一种结构化的数据描述标准,XML在电子商务、数字平台构建、共享数据交换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XML安全技术旨在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稳定性,相比传统的安全技术,XML安全技术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和先天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P2P流媒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P2P流媒体的实质是把P2P技术用于视频组播,要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就必须首先理清流媒体和P2P两个概念,以及它们两者结合所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梳理了Altmetrics的定义,然后根据Altmetrics论文年度分布情况及发展过程特点,将其划分为初始和确立两个发展阶段;其次,将Altmetrics研究内容归纳为指标体系研究、数据来源分析和应用探讨三个方面;最后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Altmetrics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伴随通信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认知无线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开来,将认知无线网络技术同卫星通信有机结合的卫星认知无线网络技术是在通信领域占有举足轻重位置的.该篇文章结合认知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想法,以卫星通信对环境缺少掌控能力,智能化的普及程度低等特点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结合认知无线网络技术综合优势,对卫星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为依据,从中选择24个学科,就每个学科的论文在不同类型期刊中分布的篇数,占调查论文总数的百分比、涉及期刊种数、文献密度4项指标进行认真的调查与分析,展示一个学科的期刊文献在不同类型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分布特点和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1.
核心专利的识别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指出快速寻找核心专利对于企业开展技术竞争情报工作至关重要;针对三种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原理、方法进行探讨,以乙肝防治技术为例,分别采用引证专利法和同族专利法进行实证研究,识别该技术领域的核心专利,提供相应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支持。  相似文献   

12.
Business librarians can benefit from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ources, especially when researching technological topics, products, or industries. The authors introduce a variety of technical publications and databases useful for business research. Categories of resources described include technical encyclopedias and handbooks, periodical indexes and full-text databases, patents, technical reports, product literature, preprint and open-access repositorie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nd dissertations. A case study based on MP3 audio technology demonstrates the types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uncovered through a careful search of technical sourc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改善现有LDA专利技术主题分析存在的辨识度低、可解释性弱和界限划分模糊问题,对于把握技术热点、追踪技术前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将国际分类号IPC引入LDA专利主题分析中,将其作为技术词的语境,以<词/词组,分类号>二元组的WI (Word IPC)结构进行训练,构建WI-LDA模型,实现对专利文献主题的识别和分析。[结果/结论] 通过中国石墨烯领域的实证研究及与传统LDA模型的对比研究证明,WI-LDA模型泛化能力较强,在专利技术主题分析上能有效降低主题的辨识难度,增加主题的可解释性,使文本主题划分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提出一种融合评论主题识别与技术属性多维度分析的技术机会发现方法,从技术需求驱动视角识别技术机会,为企业前瞻布局研发方向与进行科研管理规划提供决策建议支持。[方法/过程] 以产品在线评论为研究数据源,首先,利用LDA主题模型识别出评论技术主题,提出技术评论主题强度和主题新颖度两个指标,筛选出新兴重点技术评论主题。然后,从学术论文、技术专利中人工选取技术属性词,通过TF-IDF值计算得到评论高频词,结合专家知识进一步筛选出技术特征词,构建产品技术属性词-技术特征词表。通过相关性计算分别得到与评论相关和与新兴重点技术评论主题相关的技术属性。最后,提出一种产品重要技术属性识别指标模型并设计一种多维度分析方法,分析产品重要技术属性的特征情况,最终识别出蕴含在评论文本中的新兴技术机会。[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技术机会,为企业产品技术研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科技服务中介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科技传播发挥重要作用。以分布在全国26 个省(市、区)的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研究对象,使用序列DEA模型测算Malmquis生产率指数,并在规模报酬 固定假设下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研究发现:(1)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中部 和西部地区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生产率出现累加增长,而东部和东北地区科技服务中介生产率出现累加下降。(2) 全国地区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Malmquist生产率年均增长1.17%,技术进步年均下降5.15%,技术效率年均增长 6.48%,技术进步表现欠佳,技术效率是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生产率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通过技术专利研究产业集群技术竞争力,全面分析和评价产业集群的技术核心点,为产业集群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 在传统GEM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技术专利为核心,将产业环境作为单因素加入专利GEM模型中,形成专利GEM-S技术竞争力模型,对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专利进行评价。[结果/结论] 专利GEM-S技术竞争力模型不仅专注于产业集群技术竞争力的发展,而且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技术竞争力,能全面地认识产业集群的技术竞争力。引入产业环境作为核心单因素,弥补了专利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为技术专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基于专利的全代引证网络对专利进行分类,对高影响力专利的知识扩散特征进行分析,为专利影响力的认识和评估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 以生物学家悉尼·布伦纳的专利为例,研究其专利和前向引证专利生成的专利全代引证网络,根据专利的直接引证数量和引证长度两个对专利扩散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将专利分为四类,将具有高被引数量长引证路径的专利定义为高影响力专利,对这种专利的知识扩散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在专利的全代引证网络中"关键专利""重要专利"和"隐藏的高影响力专利"对专利的扩散影响巨大,全代引证网络中专利的领域变化也体现了知识的流动现象,知识扩散速度可以通过数字直接刻画专利时序网络特点。结合研究结果,对高影响力专利的特点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并为高影响力专利的评价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Patents: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32):203-215
Patents are invaluable sources of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of importance not only to inventors, but also to the process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Researching patents is an excellent means of tracking a business competitor, forecas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arning how to make and use a device or process, and finding answers to specific technical problems. Nevertheless, patents are under-used as sources of technical information. Many libraries, including the libraries of Penn State University, have established outreach programs to overcome that low use. Through the provision of such programs, librari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key play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r ties among universities, industries, and individual entrepreneurs. Locating patent information may not be an easy task, but it is not as complicated as many think.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ized information systems has simplified the search process. Reference librarians, even non-documents librarians, can be of enormous assistance in leading researchers to patent information. However, they must be even more aware than usual of the need for confidentiality, when providing patent reference service.  相似文献   

19.
雷孝平  张海超  桂婕  张静 《情报工程》2017,3(2):020-032
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近年来已经脱离比特币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去中心化、 去信任化的技术方案。本文检索了区块链技术的相关论文及专利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 外区块链技术的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状况从发展趋势、主要研发人员及机构、技术热点等多个角度进 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2008-2012 年R&D经费支出、R&D人员全时当量和技术市场总成交额等数据, 构建面板数据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各因素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技术市场与科技创 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市场交易额对专利授权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影响程度极其微弱。需建立技 术市场信息统一平台,规范技术评估标准,健全技术市场的风险投融资机制,并辅以提供补贴等措施,发挥技术市场 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