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南韩灵芝母种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韩灵芝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及不同配方的母种培养基的生长实验,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碳源、氮源和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南韩灵芝菌丝体在麸皮、酵母膏,蛋白胨3种氮源中,以麸皮为最适氮源;在葡萄糖、蔗糖和玉米粉3种碳源中,以玉米粉为最适碳源.在5种不同的培养基试验中,加富PDA培养基是最适合南韩灵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关键之一是培养基优化,氮源是培养基优化中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每一种氮源成分组成不同,对食用菌生长有不同影响,筛选出合适的氮源及其最适浓度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常见的有机氮源为黄豆饼粉、麸皮、蛋白胨、酵母膏等;无机氮源为硝酸钠、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等。以上氮源对食用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但尚未有人将新型液态氮源——蛋白液作为食用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氮源进行研究。本文使用由河南省科学院研发的产品——蛋白液作为4种食用菌(平菇、金针菇、杏鲍菇和白灵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唯一氮源,以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研究不同浓度的蛋白液对食用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灵芝、凤尾为实验材料;以固体原种为对照样,采用液体发酵法制备的液体原种为实验样;以菌丝体的生长势、生物量及其液体原种、固体原种制备栽培种的实验结果为评价指标,对液体发酵法制备液体原种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灵芝和凤尾的菌丝体在玉米粉和黄豆粉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比在马铃薯和麦粒汁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好,表现出菌丝长势旺盛、菌丝球大小均匀、生物量高的特点.并且,用玉米粉和黄豆粉培养基制备的液体原种制备栽培种也优于用马铃薯和麦粒汁培养基培养的液体原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的碳氮源及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氮源对杏鲍菇进行液体发酵培养,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筛选出菌丝体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优化组合。结果表明,杏鲍菇液体发酵适宜的碳源为小米粉和蔗糖的混合碳源,豆饼粉为适宜的氮源,酵母膏为生长因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小米粉2%,蔗糖2%,豆饼粉2%,酵母膏1%,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  相似文献   

5.
研究氮源、碳源、温度、pH、光照条件和基质含水量对北冬虫夏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柠檬酸铵;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6~7最适基质含水量为80%暗培养对菌丝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黑皮鸡枞菌液体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比较不同pH条件及培养基配方对黑皮鸡枞菌丝体(球)生长的影响以探讨最佳液体培养黑皮鸡枞最佳的pH及配方条件.通过预实验筛选出玉米粉、麸皮、大豆粉、K2HPO4、MgSO4为碳源、氮源及微量营养因子;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表进行试验,以菌丝体的干物质量为基准比较.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条件下,获得最高黑皮鸡枞菌丝体生物量的最佳配方为:麸皮14g/L·玉米粉11g/L·大豆粉2g/L·KH:PO4 1.2g/L·MgSO40.9g/L;最适pH为6.0.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皱马鞍菌(Helvellacrispa)碳源同化、氮源同化研究,测定了菌丝生长温度、酸碱度以及在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皱马鞍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D-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8℃,最适为25℃;酸碱度范围为pH值3~10,最适为7~8;菌丝能在麦粒、棉籽壳、木屑等多种培养基质上良好生长。此研究对皱马鞍菌驯化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皱马鞍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皱马鞍菌(Helvella crispa)碳源同化、氮源同化研究,测定了菌丝生长温度、酸碱度以及在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皱马鞍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D-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8℃,最适为25℃;酸碱度范围为pH值3-10,最适为7-8;菌丝能在麦粒、棉籽壳、木屑等多种培养基质上良好生长。此研究对皱马鞍菌驯化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三株红假单胞菌在不同碳源、氮源、pH值和不同温度等条件的混菌培养实验,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pn值和培养温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菌株在乙醇、丙酸钠、乙酸钠等5种碳源中,以乙酸钠为最适碳源;在氯化铵、硫酸铵等5种无机氮源中,以硫酸铵为最适氮;最适pH为8.5;最适培养温度为3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碳源对灵芝液体发酵灵芝酸生产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玉米粉、小麦粉、荞麦粉下灵芝液体发酵菌丝体干重、灵芝酸含量及产量。结果:培养基玉米粉浓度4g/L时,菌丝体干重和灵芝酸产量分别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1.11和1.26倍;培养基小麦粉浓度10g/L时,干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73和0.87倍;培养基荞麦粉浓度7g/L时,干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97和1.15倍。培养基玉米粉浓度7g/L时,灵芝酸含量达到最大值23.538mg/g。培养基中玉米粉浓度为4、5、7、10g/L时,灵芝酸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从生产实际考虑,应使用4g/L的玉米粉优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尿素在食用菌熟料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含任何氮素营养的基本培养基和以1%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为对照,测试了平菇、杏鲍菇、灵芝、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茶树菇、香菇、白灵菇、灰树花等10种常见木腐性食用菌在以不同浓度抽滤除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蛋白胨而言,尿素不是食用菌菌丝生长的良好氮源;尿素经高温灭菌后,产生了对食用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成分;不同食用菌对尿素的同化利用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氮源的发酵培养基对苏云金杆菌HD-1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氮源的发酵培养对HD-1生长的影响,我们选用了花生饼和无盐鱼粉作为氮源。通过发酵培养试验表明,以花生饼为氮源的培养基优于以鱼粉为氮源的培养基,且花生饼浓度与HD-1菌株产毒能力呈正相关,花生饼的最佳添加量约为22.6%。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含任何氮素营养的基本培养基和以1%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为对照,测试了平菇、杏鲍菇、灵芝、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茶树菇、香菇、白灵菇、灰树花等10种常见木腐性食用菌在以不同浓度抽滤除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蛋白胨而言,尿素不是食用菌菌丝生长的良好氮源;尿素经高温灭菌后,产生了对食用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成分;不同食用菌对尿素的同化利用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基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个品种灵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实验,筛选出适合灵芝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种扩制过程中,综合培养基Ⅱ中菌比例生长最好;在原种制作过程中,玉米粒培养基中菌丝的生长较麦粒、木屑培养基好;在栽培种制作过程中,培养基Ⅲ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个品种中南韩灵芝菌丝的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含琼脂的丰固体培养基来培养松乳菇菌丝,优化了半固体培养基碳源和氮源以及培养温度,并将含同样营养成分的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和半固体培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采用半固体培养时,0.5%蔗糖与1.5%淀粉的组合碳源培养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蛋白胨是最理想的氮源物质,25℃是松乳菇菌丝的最适培养温度.3种不同培养基培养结果是半固体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其他2种培养基,且菌丝颜色可以由纯白色转变为棕黄色,同时出现部分菌丝相互靠近集中生长的现象,此现象类似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松乳菇菌丝半固体培养方法为人工栽培松乳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饲料为原料筛选出一株既产乳酸又产芽孢的益生菌,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命名为T-8。从培养基碳源、氮源、有机物浸出液、培养基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方面对菌株T-8展开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6 g/L、豆粕粉15 g/L、小麦麸皮浸出液60%、酵母粉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10 g/L,pH 5.0。以5%的接种量将种子液转接至最优培养基,在47℃的摇床中以200 r/min的转速振荡培养28 h,菌株T-8的细胞密度达到4.8×109 CFU/mL,芽孢率达到95.2%。本试验可为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应用于饲用微生物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固体培养基上测定不同的碳氮源、微量元素、生长因子(维生素)、pH值及温度对HDF.01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7.0,温度28℃最适合HDF.01的生长。培养基中以玉米粉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加入微量元素Mn及维生素B6,HDF.01的产孢量最高。培养基中以蔗糖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加入微量元素Mn及维生素B,时HDF.01的菌丝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在固体培养基上测定不同的碳氮源、微量元素、生长因子(维生素)、pH值及温度对HDF·01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7.0,温度28℃最适合HDF·01的生长。培养基中以玉米粉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加入微量元素Mn及维生素B6,HDF·01的产孢量最高。培养基中以蔗糖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加入微量元素Mn及维生素B1,HDF·01的菌丝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查氏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不同微量元素对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碳源中单糖对该菌的生长有利,葡萄糖有利于菌落扩展和产孢量增加,菌落平均直径最大为5.069cm,产孢量最大为2.848×109个/mL;8种氮源中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对球孢白僵菌生长更好,其中酵母浸粉的菌落平均直径最大为7.4434cm,但硝态氮源硝酸钾对产孢量影响最大,为2.468×109个/mL;微量元素中硫酸锌对菌落生长有利,最大为7.718cm,硫酸锰产孢量最大为1.732×109个/mL.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在灵芝培养过程中,对灵芝含水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及总氮量的测定。经过比较分析,以玉米粉、庶糖作首先碳源,以酵母粉和黄豆粉作首先氮源,灵芝长势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