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目的、功能观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潮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或偏重于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目的,或陷入“单功能”的泥淖。试从新世纪经济、科技、教育发展新趋势的视角,论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目的和功能的重新定位,以求对成人教育工作者有所触动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高职发展中的“异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目标,缓解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的社会,目标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需求的经济目标的多种功能。经济目标是高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当前高职的发展实践,偏离了经济目标而着力追求社会目标和教育目标,这将使教育的发展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出现“功能”与目标的“异化”现象。应通过高职的准确定位,加大政策投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等途径来消除或避免这种“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生活内在嬗变的逻辑角度看,高校和谐教育价值目标的提出,根植于当代中国教育实践转型的历史语境,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特征、变化态势的科学判断。彰显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转型的标志和契机,表明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思路的理性自觉。缘于理论的诉求以及高校教育转型的现实需要,辩证地审视高校和谐教育价值目标的构建路径,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普通本科院校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一个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通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普通高校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渗透和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5.
推进双语教学适应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性趋势。浙江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培养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近年来对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指导思想:立足国际视野,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推进双语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求是创新精神为核…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势所趋。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市场介入,传统文化及管理体制的影响,出现过度“产业化”、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导致在大众化进程中责任缺失。反思大学教育的本质与根本任务,重新定位大学与市场的关系,增强我国大学责任意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深化教育本质认识创新高教教师角色与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创新,高等教育的本质乃至高教教师角色、教育功能都有了深层次的演变。本文论证了“大众化教育”的趋势和“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出现是高教教师角色和教育功能变革与创新的重要背景,阐述了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教师角色及教育功能的转变,从而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性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时期需要探寻理论依据,明确政策导向,勾勒实践构想。在理论依据方面,知识转型的制度逻辑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诉求,政府、大学与市场三角协调关系的嬗变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外部牵引;在政策导向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关键在于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在实践构想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完善高等教育分类化体系,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宏观引导,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取得的成绩.与其在22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的理念密不可分。而教育质量的把握与衡量应该以清晰的标准定位为前提.因此标准定位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战略目标.决定了这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及最终成败。同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标准定位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新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形势下.对原有的自学考试标准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和不断修正.是摆在自考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对农民市民化本质重新认识、教育功能目标重新定位、既往教育作用缺失重新辨识和未来发展策略重新构建。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民市民化不仅是指农民社会身份、职业和居住空间的转变,而是裹挟在“市民”这一总体概念之中的一系列思想观念、价值意识、职业行为、生活方式及权利义务关系的重塑,才能针对农民市民化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政府作推手、社区为操手、企业伸援手、高校当帮手”的“四手联弹”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外合作办学定位于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益性,其核心功能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进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目前的定位为引进海外优质资源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无论是办学主体,还是老师和学生,都受益良多。然而,其定位与现实需求依然存在一些隐性的矛盾,这又导致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最大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因此,需要重新思考与中外合作办学定位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职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正式迈进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处于不断增长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两难境地。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加快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正面临着四大危机挑战,即弱中心化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危机,学生异质化导致校园文化的认同危机,教学组织多样化导致校园文化功能弱化的危机,办学多校区化导致校园文化割裂的危机。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应对,通过文化整合与创新,实现以文化人的功能,助推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文化变迁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两种并行不悖的文化变迁现象,即文化的冲突与趋同,它对各国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在这背景中,经历了两次大的演变,期间虽因冲突而带来一定的价值观危机,但必将有利于现代人文认知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中的各国高等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4月暴露在公众视线的美国次贷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演化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高等教育领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大学因此而陷入财政紧缩状态。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一些大学不得不采取请求政府支持、提高学费等应对手段。政府对此也做出了不同的回应。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全球化、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大学的财政管理与社会责任等事关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应理性规划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增加高等教育投资,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科研合作,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毛峰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5):105-107,110
目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着培养目标模糊、课程体系混乱、教学质量不高、人才供需错位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要实现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与产业对接,就必须紧扣市场需求,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应当从教育创新的高度,研究新问题,开辟新思路。当前的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三大挑战:道德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大趋势将深刻地改变高校道德教育的旨趣,“新经济”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必将极大地拓展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将对高校道德教育的民族特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挑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8.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不是片面的两者调和,也不是简单的二元相加,而是将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9.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高职教育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高职院校该如何应对?文章从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出发,从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关系、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对策等方面思考了金融危机下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已经来临,高师体育专业教育面临挑战.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在达成高师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学习品质,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理想的素质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善于沟通和团结协作,拥有迅速适应社会变化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