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一致连续的概念出发,给出函数一致连续的判据.  相似文献   

2.
从一致连续的概念出发 ,给出函数一致连续的判据 .  相似文献   

3.
一致连续的若干判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致连续是数学分析的重要理论,文章利用一致连续定义和有关定理给出若干一致连续判别法.  相似文献   

4.
一致连续在数学分析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关于开区间上一致连续的情况涉及较少,给出了开区间上一致连续的几个等价命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一致连续函数判定方法的研究,给出了几个简便有效的判定函数在给定区间上一致连续或不一致连续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致连续是数学分析中一个重要概念,是理解数学中其他知识的基础.本文从一致连续函数定义出发,给出任意区间上一致连续函数的判定定理.  相似文献   

7.
从函数的一致连续概念出发,总结一致连续的条件及运算性质。  相似文献   

8.
从实例出发,给出函数连续与一致连续的区别,并给出函数一致连续的几何意义,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函数一致连续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罗云旭 《孩子天地》2016,(6):167-168
数学分析是我们数学专业的一个核心课程,也是一个基础课程,而数学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就属于连续函数与一致连续函数了。这篇文章先讨论了连续函数的涵义以及一致连续函数的涵义;其次又谈到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又对连续函数还有一致连续函数的应用做了个总结,能够使得一致连续函数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来说不陌生。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证明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非一致连续的连续函数,揭示了它们非一致连续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的方法,对大鳍鱯繁殖期的性腺、肝脏、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鳍鱯雄性亲鱼精巢、肝脏和肌肉中,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90g/100g;其次是精巢,为26.38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8.38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精巢最高,占53.41%;其次是肌肉,占52.93%;肝脏中最低,占51.96%。雌性亲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61g/100g;其次是卵巢,为22.42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7.04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卵巢最高,占52.85%;其次是肝脏,占51.76%;肌肉中最低,占49.OO%。从脂肪酸组成来看,雌雄亲鱼均为MUFA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SFA,PUFA比例最小。雄鱼与雌鱼的三种组织器官中,所占比例较高的脂肪酸相似,它们是C18:1n.9(油酸)、C16:0(软脂酸)、C18:2n-6(亚油酸)和C16:1n-7(棕榈酸)。研究揭示了大鳍鱯繁殖期雌、雄亲鱼主要组织器官在物质构成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人性的变迁史,压抑史。这种压抑的文明是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爱欲的解放,就是劳动的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能欲望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异化劳动是一种历史现象。劳动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解放是全面的解放。  相似文献   

13.
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内在的规定性,是实质和核心;社会主义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体现了自身历史本质的规定,而且具有目的性,体现着自身价值本质的规定;研究社会主义本质的目的,一是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要搞清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老子“道”的哲学实则是一种对存在意义的思考。“道”之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任何物的存在,故“道”是“无”;但“道”又不是非存在,不是虚无,而是真实的存在,故“道”为“有”。“道”之作为存在正是这种“无”与“有”的统一,是“无”之“有”,即不是任何事物之存在。由于“道”的存在是“无”,故为无限,是无限之存在,故能包容天地万物,为天地万物之母。“道”的这种“无”与“有”的矛盾统一是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在道的“无”“有”矛盾转化中的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15.
首次把潜科学应用于化学教学,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对化学进行潜科学分析,把潜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化学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起到了开发潜能、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培养素质、揭示规律、提高能力的作用,教学效果显著,创造性地给出了一套把潜科学溶入化学教学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试析教育智慧的生成特性及生成的内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教师教育智慧的主要特性是生成性。教育智慧生成的内在条件主要包括:爱——教育智慧之灯;人格——教育智慧之依托;教育观——教育智慧之理论支持;知识储备——教育智慧之基石;实践反思——教育智慧之促成因素;成为研究者——教育智慧之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乞讨权”的法理分析——从人权和自由的角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乞讨权"的提法不甚科学,乞讨不是人权或权利,而是一种"自然自由"和实现"救济权"的手段。自由的行使都是有限度的,即不能侵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手段的行使也有合法与非法之别;这为政府"限制乞讨"提供了道德基础和法律基础。乞讨不是人权,也不是目的,但以乞讨为手段实现的社会"救济权"却是人权。容忍"乞讨"是行善和文明的表现;适度地"限制乞讨"则是一种更大的文明,而且也符合国际人权公约的原则和规定。  相似文献   

18.
Following a re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retired person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experience in this area of three major Israeli universities over the past 5 years. Each program's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and current status is described. Data is then presented on the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backgrounds of the retired participants, their motivations, course interes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ograms, and social relations to other retired participants. In conclusion, some of the unanticipated “payoffs” and potential relevance of the Israeli exper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retired of other countries is discussed.

Rabbi Elazar ben Azaryah said: Where there is no Torah, there is no proper conduct; where there is no proper conduct, there is no Torah. Where there is no wisdom, there is no reverence; where there is no reverence there is no wisdom. Where there is no knowledge there is no understanding; where there is no understanding, there is no knowledge. Where there is no bread, there is no Torah; where there is no Torah, there is no bread.

Mishnah, Pirkei Avot 3 (21)  相似文献   

19.
古典的公民教育是德性教育,公民德性的养成是古典公民教育的终极目的。对于这一特质,可以从两个命题——人是理性的动物与人是政治的动物——去理解。首先,当古典政治哲人从本体论的角度说"人是理性的存在"时,亦是从功能论的角度说"人是德性的存在";德性又不是"天生的",它是"潜在的",所以"德性的教育"就成为可能和必须。其次,当古典政治哲人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时,其意是说好人之德性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存在,好人之德性的实现离不开公民城邦的教化。在这个意义上,公民教育就是为了德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静止的自然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脊波变换-Finite Ridgelet Transform(FRIT)域的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二进小波提取原图像的模值图像之后,再对它进行分块,并分别对各个子块进行FRIT,最后把经过扩展谱技术处理得到的水印嵌入到每个子块能量最高的脊波系数中。水印的检测利用了相关函数法,且实现了水印的盲检测。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