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坛新秀     
朱黛琳,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现为永州市冷水滩区第六小学语文教师。几年来,她在教学中通过实施“学习—实践—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步教学法,并得到省、市专家的充分认可。1995年,她获得永州市青年教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擂台赛一等奖,论文《小学语文同步法教学研究})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上获优秀论文奖;1996年,她获省作文教学比赛二等奖;1995-1996年,她的论文《感知、理解、交流、反馈》和《展开想象、引入意境》在《湖南教育》杂志上发表;她曾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员”、“市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2.
薛雯简介     
薛雯,毕业于焦作教育学院中文系。1991年起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次参加河南省中学语文优秀中青年教师示范教学活动和省教坛新秀观摩教学活动。1997年5月,被评为焦作市首届中青年“十佳”语文教师,在山阳区举办的现场教学、说课讲稿、说课比赛等多种教学活动中,均获得一等奖。1996年起进行钟德赣老师主持的“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教学实验,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她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良好习惯,坚持差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增长技能,她指导…  相似文献   

3.
(三)张玉洁的语文“愉快教育”改革实验张玉洁同志是河南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摸索出一套“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接受语文教育。1、课题的提出1978年,张玉洁在其工作单位开封市县街小学的低年级教学班,开始进行“汉语拼音读写同步”实验,实验目的是探索在汉语拼音教学的同时强化读写训练,提前培养读写能力的可能性。实验获得成功,证明其设想是可行的。1986年秋,张玉洁结束了在北京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返回开封,参加了县街小学组织的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这一实验被命…  相似文献   

4.
<正>人物简介:刘娟娟,南阳油田实验小学教师,教育硕士,中小学高级教师,"刘娟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荣获中原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河南省最具影响力教师等称号。出版有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专著《教你发现语言密码》。教龄26年,单从时间看,刘娟娟算是老教师了。但是,作为"老"教师的她,总觉得有无穷无尽的"新"知识需要学习,所以,她总是很努力。2009年,刘娟娟被评为河南省名师;2010年,被评为河  相似文献   

5.
曹永鸣,这是个在全国小学语文界颇响亮的名字。她29岁,从初涉讲坛至今才10个春秋,却取得了令许多同行奋斗一生也难以实现的业绩。1992年,她参加哈尔滨市首届“雏鹰杯”语文教学大赛获一等奖;1993年,她代表黑龙江省在云南省大理市做语文教学观摩课获优质课一等奖;1996年,她参加黑龙江省语文最佳教师评选活动获最佳教师称号;1999年,她代表黑龙江省在昆明举行的全国中青年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曹永鸣因其突出的工作成绩而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黑龙江省第四届现代园丁”“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哈尔滨市优秀班主任标兵”“哈尔滨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教改实验先进个人”……10年来,她获得的奖项和荣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名师风采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2):F0002-F0002
焦同梅,女,汉族,1966年12月出生,河南辉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焦作大学外语系党总支副书记。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2000年获得焦作大学“十佳教师”称号;2005年获得焦作市第六届青年科技奖,被授予“焦作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2007年获得河南省“文明教师”称号;2010年获得焦作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相似文献   

7.
《河南教育》2022,(S1):101-102
<正>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人物简介张俊,女,汉族,198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郑州工商学院艺术学院辅导员。自2015年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与学生在一起”的工作理念,多次获评校级“优秀辅导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第九届河南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以第五名的成绩荣获特等奖。她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在郑州地方高校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微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她守正创新,深耕宣传阵地,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202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新媒体工作优秀个人。  相似文献   

8.
马鹏举 《师道》2002,(12):7-9
洪镇涛,湖北新洲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林业部和东北一中专工作,1965年后在中学任教,长期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1978年倡导语文教改,探索出“八字教学法”;1982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上个世纪80年代后,他先后提出“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育思想,构建了以学习语言为核心,以语言和人的发展为本体的语文教学新体系。1994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中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开明出版社特约编审,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9.
《云南教育》2014,(17):30-31
屏边苗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教师杜国兰提倡关爱、尊重学生,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长期坚持“爱的教育”,以自己的人格和真诚教育感化学生,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07年,她把“育人奖”获得的3000元奖金捐给了徐屏中学,建立了杜国兰奖学金,奖励那些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她也因此获得了红河州“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和红河州“百名优秀女性”称号。  相似文献   

10.
1985年,李麦燕被分配到临汾师范附属小学,担任语文教师。20年来,她勤奋工作,不断探索,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她先后担任过辅导员、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无论干什么工作,她都满腔热情,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力争把工作做好。她勤奋地耕耘,无私地奉献,送走了一班又一班的学生,同时,她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优秀教师”、“山西省语文教学能手”,“山西省语文电化教学能手”、“山西省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临汾地区学科名师一等奖”、“临汾地区模范班主任”、“临汾…  相似文献   

11.
耕耘者画廊     
现任昆明市五华区红旗小学语文教师的黄芳,1994年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96年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她热爱教育工作,勇于接受新观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理论修养。1998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在中国教育学会尝试理论研讨会说课大赛中,她获得了教案和说课两项全国一等奖;2000年参与省级课题实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获得省级三等奖。2001年在昆明市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另外,她还有多篇论文获奖。耕耘者画廊@徐桥  相似文献   

12.
群英铸师魂     
计琳 《上海教育》2022,(19):44-47
<正>“人民教育家”于漪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漪老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她颁奖。人民教育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荣誉等身的于漪老师用生命在讲台歌唱。为师,于漪老师从摸不着语文之“门”的年轻历史课教师,到中国语文教学界的一面旗帜。她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理念被写入国家课程标准,她“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更对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今年才11岁的秦梦瑶,是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的学生。1999年,她夺得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少儿擂台赛冠军;2000年获中国少儿戏剧表演梅花奖;2001年被评为第七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秦梦瑶是怎样获得这些桂冠的呢?  相似文献   

14.
去年夏天,在“河南省园丁工程百名教育教学专家培养对象”选拔答辩会上,一位连过英语、写作两关的年轻女教师面对专家教授的提问,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其科学独到的教学观念,丰富生动的教学实例,以及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征服了每一个挑剔的评委,他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绽开了笑容,相互交换着赞许的眼神。   她就是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路桂荣。 为有源头活水来   1988年, 19岁的路桂荣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著,迈进了濮阳教育学院的大门。两年的学习,丰富了她的知识,提高了她的素质。 1991年,经过严格的素质考…  相似文献   

15.
李冰,199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在她短短的七年教龄中,却有着精彩的记载……1992年,她被河南油田一中授予“十佳青年教师”称号;1995年,获河南省中青年英语教师优质课大赛特等奖;1996年,获河南省劳动竞赛(优质课)一等奖,被河南油田教育...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位25岁的普通农村姑娘,但她正是河南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洛阳市“十佳优秀共青团员”,还光荣地出席过洛阳市第十届人代会、第九届团代会,她就是被当地群众誉为“果树专家”的杨晓妙。 杨晓妙是1987年升入宜阳县第一职业高中的,当年她刚刚接到入学通知书的时候,一些乡邻向她投以不屑的眼光,人们议论:“学农,学农,祖祖辈辈跟农打交道,还没学够!”在一些人看来读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她却带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决心迈进了职校这个“农门”。由于学校重视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阶段,语文被冠之以“各科之母”的美称,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家只是给予了她作为基础学科的名分,但却未将她作为一门对学生影响深远的学科而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一般认识中,语文之所以被称为“母亲”,是无论学习什么科目都要看书写字,而阅读书写就要用到语文。然而,仅仅收获于读写的语文教育是不完整的,它使得语文对学生影响深远的一面未能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8.
著名女作家茹志娟少年失学,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她在回忆自己学习语文的过程时说,是《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给了她启发。通过揣摩香菱的学习过程,她才渐渐悟出了语文学习之道。那么,“香菱学诗”给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何有益的启示呢?《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更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和人生发展的智慧,因此,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智慧语文”的教育理念。本文对智慧语文教育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概括了“智慧语文”教育的实践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赖建平 《小学语文》2010,(7):124-124
读了李吉林老师的《小学语文不能小看》(《小学语文》2010年第3期),深有感触:小学语文看起来似乎很“小”,可是她关乎万千世界,是以“大”;她是作家情感与智慧的产物,是以“深”;她以抽象的文字符号出现在小学生面前,是以“难”,因此小学语文不能小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