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空气成分测定、质量守衡定律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等实验,研究设计了空气成分测定、质量守衡定律、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演示仪及使用方法。该演示仪科学环保,一仪多用。  相似文献   

2.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乙二胺、二硫化碳、金属盐等为原料,制备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重金属的配位性,并对其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重金属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且其配位化合物对微生物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硫有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硫的结构和性质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教育。通过硫用途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分析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并分析比较硫与氧、硫与氯氧化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凹凸棒负载氧化铁脱硫剂,并对硫化氢气体进行脱除实验.以最大硫容为评价指标分析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渍时间、凹凸棒与硝酸铁的质量比以及浸渍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脱硫后的脱硫剂进行再生.通过实验优化脱硫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当焙烧温度为450℃,焙烧2h,浸渍4h,凹凸棒与Fe(NO_3)_3的质量比为1:1,浸渍温度为80℃,制得的脱硫剂最大硫容为17.64%;该脱硫剂的自体再生率为58.73%,50℃鼓风再生率可达68.76%.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凹凸棒负载氧化铁脱硫剂,并对硫化氢气体进行脱除实验.以最大硫容为评价指标分析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渍时间、凹凸棒与硝酸铁的质量比以及浸渍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脱硫后的脱硫剂进行再生.通过实验优化脱硫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当焙烧温度为450℃,焙烧2h,浸渍4h,凹凸棒与Fe(NO_3)_3的质量比为1:1,浸渍温度为80℃,制得的脱硫剂最大硫容为17.64%;该脱硫剂的自体再生率为58.73%,50℃鼓风再生率可达68.76%.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17,(6):35-37
在高温条件下长链有机硫的粘结缠绕问题一直限制着热过滤法回收铜渣氯浸渣中硫的产业化应用。选用断硫剂CZ作为添加剂,研究了热过滤温度、保温时间、渣剂质量比等因素对回收铜渣氯浸渣中元素硫的影响。结果表明:断硫剂CZ能够将长链有机硫打断变成短链无机硫,可以明显提高硫的回收率;当热过滤温度为155℃、保温时间为30 min、渣剂质量比为20:4时,硫回收率最高达到77.93%。  相似文献   

7.
指出铁与硫反应原始实验的不足和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设计铁与硫反应实验的必要性,介绍铁与硫反应实验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实验3—2]中存在两个问题,有必要改进。一是硫粉与铁粉用量过多(均为5g),且质量之比没有按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之比(硫与铁之比为4:7),硫粉用量太多,浪费药品;二是装置中没有连接吸收装置,反应中有大量烟雾(高温下,硫升华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硫等物质)从试管口喷出,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为此,我对该实验作如下的改进,实验效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重要结论: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建立增强因子模型。研究气液传质测定设备双搅拌釜中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过程,并结合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基于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过程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为快速拟一级反应。得到了298K下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1.44m3/(mol·s),并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E=68.08CBL1/2,为脱除熏蒸后残留硫酰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有关硫的性质方面的一些实验,如硫的熔化、制备弹性硫,硫与金属钠的反应等,通常都  相似文献   

11.
该文运用实验分析数据及工业生产数据,主要讨论了原料中硫、镍和钒对重油催化裂化汽油质量的影响,其中硫含量是影响催化裂化精制汽油腐蚀性、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文章提出了改善生产汽油质量的对策,并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铁与硫反应实验尽管现象明显,但其副产物二氧化硫对环境污染严重。对铁与硫反应作了实验探究。用吸滤瓶和燃烧匙作反应容器,用大功率蓝色激光笔照射燃烧匙内火柴头粉末引发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物发生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副产物二氧化硫,以及支管上的气球自动调节反应器内压强等,巧妙构建了一个全封闭的实验体系,将一个污染严重的实验变成了环保型实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研究了用β-环糊精包合皮革防霉剂2-(硫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TCMTB)的工艺。当β-环糊精投入量为4.00克时,通过改变TCMTB的加入量、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得到作为皮革缓释长效防霉剂的最佳包合条件:TCMTB加入量为1.00克、包合时间为2小时、包合温度为55℃,此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包合率产物,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应用实验表明,防霉剂包合物的防霉性能优良,且防霉时间比原药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4.
张元琴  马宏佳  李国华 《化学教学》2001,10(1):47-48,22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硫的性质和用途也是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硫粉是中学实验室中的常见试剂,若能将中学生对硫的学习和了解放在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虑,结合世界范围内硫价格的变化和新用途的开发以及中学生对硫性质与用途的学习,应该可以设计出相当有意义的活动。为此我们开发了以硫为中心的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了如下的活动方案。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理普通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与矿石集料及水按一定比例配制,并在一定条件下硬化而成的人造材料。我们从硫加热变成易流动的液态硫,冷却时液态硫又很快凝固的性质想…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硫的受热熔化实验,加深有关硫的同素异形体问题的认识。还介绍了两个趣味性实验—弹性硫和硫化混凝土的制备,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加深对硫单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国内各版本教科书都因实验操作的危险性,对钠和硫反应实验的设计及操作未有涉及。文章从实验的安全性考虑,提出了微量化、绿色化设计,并巧妙地验证了反应产物,给出了一体化的实验设计。  相似文献   

17.
高一化学 (必修 )教材中铜与硫的反应实验是一个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的课堂演示实验。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敞开试管中加热硫粉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导致大气污染 ;二、因为需要高浓度的硫蒸气 ,所以硫蒸气也有一定的扩散 ,导致污染 ;三、大量硫粉加热后的试管难于清洗 ,需要消耗大量的碱液 ,最后导致水污染。为此 ,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考虑 ,我们对该实验作了改进 ,实验装置如下  本装置主要的改进在于先加热铜丝 (但需要二氧化碳气体的保护 ) ,再加入少量硫粉。它的优点是 :1.反应所需的温度由铜丝提供 ,不再需要大量的硫蒸气了 ,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硫氧化菌的专性培养基筛选法,成功从漳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脱水后的污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化能自养型硫氧化菌SS 1,对其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性质进行考察鉴定,并研究该株硫氧化菌的金属耐受性及其对硫底物硫代硫酸盐和单质硫的利用性。结果表明:菌株SS 1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不具有运动性,可以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可再进一步还原成氨氮。通过重金属耐受性实验表明,该菌株可耐受浓度为2 mmol/L的Ni、Zn、Co和Cu重金属,对重金属的耐性能力顺序为:Ni2+>Zn2+>Co2+>Cu2+,对重金属Ni的最大耐受性为3mmol/L。菌株SS 1对单质硫的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硫代硫酸钠的利用,表明其嗜硫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9.
对老版教材中铜与硫的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用蒸馏瓶、干燥管、玻璃管、安全套、光亮铜丝等材料设计新的实验装置.利用新装置进行实验,可以消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对教学环境的污染,使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提高了实验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学化学常见有毒气体的性质实验,创新设计一套多功能化学实验瓶,可用于铜与氯气反应、硫在氧气中燃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等实验,实验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