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昆 《新闻爱好者》2011,(21):25-27
中国当前的传媒教育怎么样了,应该如何评价新闻传播教育,是目前困扰我们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传媒教育机构的评价,基本上取决于其提供的人才质量,质量高,能够满足业界的人才需求,就能得到社会正面的评价;反之,社会的评价可能就很低。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社会、业界对新闻传播教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发展在给业界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波及到当前新闻教育的改革,虽然这一变革过程已有10多年之久,但相对于今日的新闻教育改革而言,对媒介融合时代的跨媒体人才具备的特点、新闻院系的课程是否需要涉及技术类的课程及新闻传播教学的内容、技术、艺术等"几层皮"如何实现结合等问题的思考尤为关键,通过丰富的国内外案例及深刻的理论阐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吴信训 《新闻界》2001,(5):30-31
研究21世纪的新闻传播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回答:在21世纪,应当培养怎样的新闻传播人才,应当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应当弄清,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众所周知,当人类社会叩响21世纪大门的时候,正值由工业化社会演进到信息化社会。风靡世界的信息革命实质是信息传播的高新科技革命。令人目不暇接的传播高新科技的应用,使总是最先沐浴高新科技成就洗礼的新闻传播业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整个人类社会惯常的传播规律及传播秩序也发生强烈地震般的巨大震荡。在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竞争空前激…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22,(3):31-32
新闻教育教学与业界如何进行深度融合,补齐新闻传播教育中专业实践能力的短板,探索出新闻传播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建立起新闻学界与业界之间的常态化通道?1月6日-17日,《青年记者》通过"问卷星"平台和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庖丁解news""传媒评论""传媒茶话会""新传学苑"等发布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  相似文献   

5.
黄瑚 《新闻前哨》2014,(9):11-12
新闻教育如何顺应时代作出新的改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新闻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剧变,传统的新闻传播手段和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手段趋于融合.社会化媒体出现以及心理发展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传受关系,传播和受众的关系,使得新闻传播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是记者、每一个人都是传者,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新闻业界的现实状况,传统的模式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在今天已经不能满足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访谈的调查方式,指出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学校方面,应开展大量的实践训练;对新闻学子强化新闻理想的教育;引导学生博学多思,培养其强大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传授"独门绝招",培养业界需要的稀缺人才和高级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7.
贾敏 《新闻大学》2012,(3):126-135
本文试图回应詹姆斯?凯瑞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对新闻学回归人文教育传统的呼吁,通过对美国新闻教育史上的独特个案,哈佛尼曼新闻教育项目早期发展的梳理,展示这场新闻教育实验的缘起、运作模式、教学评估、学术成就和历史影响。本文指出,尼曼项目的实践对日后哈钦斯委员会报告曾起过一定影响;其出版物《尼曼报告》也被视作沟通新闻业界和学界的重要平台。尽管不乏被称作哈佛精英教育的一种产物,尼曼项目为我们思考如何将人文教育的理念融入新闻教育之中提供了新的探索领域。  相似文献   

8.
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炼 《现代传播》2004,(2):100-102
全球信息化、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对新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新闻教育如何改革 ?本文以全球化视野 ,着重从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诸方面重新探讨了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瑞 《新闻记者》2002,(6):45-48
大学在新闻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 ?4月23日 ,来自密苏里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的新闻学院院长、系主任、教授以及国内媒体的社长、总编辑共50余人 ,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21世纪新闻学教育峰会”是由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和汕头大学新闻信息传播系联合主办 ,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应邀参加并作了题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任务与展望》的演讲。…  相似文献   

10.
吕宗礼 《传媒》2020,(10):87-89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全新的媒介环境也对传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传统的新闻传播课程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媒体行业对应用型全媒体人才的需求,传媒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工作室模式是当前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作室嵌入到传媒实践教育中,通过全新的课程设置、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科学的考核方式,缓解理论脱离实践的矛盾,培养业界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1.
韩燕 《新闻知识》2006,(7):43-45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外来挑战,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这样大的教育环境下,高等学校的新闻教育也必须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接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新闻教育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旧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形势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有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秀新闻人才,是新闻教育工作必须重新认识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注重培养新闻人才的创新思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创新思维是科学思维方法中的最…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当前媒介融合实践的业界生态环境出发,结合我国传统新闻业务教学的历史和特点,以新闻采写课程为例,分析了传统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变革之必须,以及培养融合媒介环境下新闻人才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迅速发展背景下,新闻业正在面临新的变革.VR、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全新的媒介技术,正在悄然改变新闻生产、传播方式,也为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临迅速变迁的媒介技术,新闻教育应当如何进行实时调整,以跟上传媒业急剧变革的语境?本文以美国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和雪城大学纽豪斯公共传播学院为例,探讨西方新闻院校如何通过培养理念、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的调整,使新闻教育与迅速变迁的传媒业界实践接轨,以培养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语境的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4.
姚琦 《传媒》2018,(14):81-83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新闻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从现实来看,新闻理论教学面临着教材体系滞后、教学方法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陷入误区等种种问题.面对来自业界的挑战和对新闻人才的新需求,新闻理论教学应转变传统的"教师-教材-课堂-学生"模式,要面向业界前沿、面向新闻实践、面向学生主动性,以此提高新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毕磊 《传媒》2009,(12)
本刊讯(记者 毕磊)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G技术的应用,媒介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媒介融合呈现什么样的特征;面对媒介融合,业界如何应对,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新闻教育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哪里,新闻教育如何更好地实现转型等话题受到业界和教育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传播日益国际化的时代,传统的新闻学教育模式在变化的世界中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应新世纪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对传统新闻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届的新闻教育已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为我国的新闻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现有新闻编辑教学的不足也日益突出地暴露出来,如何改进教学,培养高素质的新闻编辑人才,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董小玉 《新闻界》2007,(3):117-118
如何培养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如何加强学科建设,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何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高理论性与强实践”相结合的人才?我院以“开中外视野、立时代精神、办特色教育、育传媒人才”为办学理念,注重师资的国际国内融通,外借传媒教育专家,彰显传媒学科优势,诚邀传媒业界精英,提升学生实践意识,以期培养具备“传媒素养、新闻智慧、科技能力、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金册  李妮 《现代视听》2013,(4):31-36
融媒时代的新闻人才不仅要有清晰的融媒思维、复合式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跨媒体的工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可以说是全能型的"superman"。但目前,高校新闻教育面对新闻人才实际需求的转型并未进行相应的教育革新,导致新闻人才适销不对路。为此,高校新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要在融媒思维的指导下,多层面、多维度地进行,除了要刷新教育理念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外,更要全面进行融合教育,此外,弥合学界业界关系推进理论创新、强化人才交流也是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传媒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经济发展迅速,传媒产业已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其利税在1997年就已超过烟草行业,成为排名第四的国家支柱性产业。由于传媒经济发展迅速,竞争加剧,业界急缺既精通传媒业务又深谙传媒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媒体竞争的实质被认为是人才的争夺,而复合型媒体经营人才则是争夺的焦点。如何适应传媒经济发展,调整,扩大传媒教育内容,培养新型传播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