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云:球场如此多娇,引无数球迷竞折腰。惜英国丹麦,略输技巧;阿西意德,稍逊绝招。一代霸主,南美巴西,只识桑巴耍秀脚。俱往矣,数风流球队,法国高超。  相似文献   

2.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第一教时。(指导学生朗读词语)师: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新词呢?生:我理解了“敬重”一词,意思是恭敬尊重。师:那读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后羿。生:我理解了“奸诈”一词,意思是虚伪、狡诈。师:你读这个词想到了谁呢?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贪婪“一词,意思是不知满足。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接济“一词,意思是从物质上支援。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嫦娥。师: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这些词语适当归一下类吗?生:“敬重”是与后羿有关的,“接济”…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导入师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史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其中的“三国”是一个分裂的时期 ,后人对当时的历史局势作了一首词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古人对三国的评价 ,同时考虑回答这是什么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 ?(放映《三国演义》序幕片段 )生 :(齐答 )《三国演义》。师 :(满怀激情地启导 )歌中唱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其中的“英雄”你知道多少呢 ?生 :有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周瑜、黄盖……师 :说得好。这些历史人物在小说和戏剧中的形象 ,有时和历史真实大大不同 ,究竟…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诗词二首一、①望:展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万里江山尽收眼底。显示诗人的气魄之大。一个“望”字领起下文。②舞:飞舞。驰:奔驰。覆盖着大雪的群山,起伏蜿蜓,连绵不断,宛如巨大的银蛇在飞舞;皑皑白雪的秦晋高原,峰峦起伏,好象白色的象群在奔跑。“舞”、“驰”以动态写静景,把北国雪景写得生气勃勃。③惜:可惜。稍逊:略差。只识:只知,只会。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曾起过某些进步作用,但他们归根结底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都有不足之处。“惜”、“稍逊”、“只识”很有分寸地指  相似文献   

5.
【案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教学片段师:小巴迪满怀信心地等待,等来的却是父亲这样的评价。假如你就是小巴迪,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生:伤心。师:请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生:失望。师:请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生:痛苦。……师:小巴迪的这种伤心、失望、痛苦的心情如何用语言来表达呢?(出示)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相似文献   

6.
课堂回放《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一、预习导学师:同学们好!非常高兴,今天和我们八年级13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苏州园林》,尤其是今天还有来自全国的老师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客人的到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叶圣陶和苏州园林渊源的故事。(略)二、整体感知师: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是说明白的艺术。"请同学们结合课前的预习思考:课文总的说明白了什么?能否分别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来表述一下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生:艺术画。师:一个字呢?生:画。师:还有谁说说?最好用文中的词语。生:图画美。师:三个字,还有没有?  相似文献   

7.
课堂回放一、随机调查,导入新课师:老师先做一个小调查,你的身高是多少?(生答略)师:刚才我们通过小调查获得了很多同学身高的数据,那么根据这些数据能解决什么问题?怎样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二、选择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师:老师课前也调查了光明小学五(1)班全体同学的身高。(呈现一组身高数据)  相似文献   

8.
课堂回放 一、随机调查,导入新课 师:老师先做一个小调查,你的身高是多少? (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通过小调查获得了很多同学身高的数据,那么根据这些数据能解决什么问题?怎样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掌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9课)片断一师:读完课文,你们知道以前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吗?后来呢?分别用一个词来说说。生:自卑、文静、忧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选择其中一个来写。(板书:忧郁)师:后来的英子变得怎样呢?生:活泼、开朗……(板书:开朗)师:是什么让英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生:是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移动生字卡片"鼓励"至板书中)  相似文献   

10.
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袒,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对上面加点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相似文献   

11.
一 紧扣课题,整体把握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天鹅的什么故事呢?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师根据生回答整理板书:老天鹅、群天鹅——破冰)二赏词析句,初悟表达 师: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呢?谁能用一个词来表达? 生:老天鹅是勇敢地破冰. (师板书:勇敢) 生:老天鹅是顽强地破冰. (师板书:顽强) 师:还有吗? 生:老天鹅是竭尽全力地破冰. 师:同学们读出了这么多,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老天鹅破冰的勇敢、顽强等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抓住关键字词说一说.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背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节在五年级上的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心情。一个坐我身边、表现很活跃、估计也很聪明的学生说出了"词人当时很难受"的答案……师:文中有一个词能反映此时作者的心情?你能找到吗?生:"喜"字。师:那么辛弃疾喜欢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教师出示如下五个平面图形:师:观察这五个平面图形,你觉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生稍作观察与思考)生:我觉得五边形和圆是轴对称图形,其他的都不是。师:这是你的理解,其余同学呢?生:我认为这五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师:出现不同的声音了。生:我觉得这些图形中除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外,其他几个都是。生:我觉得这个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师:结合观察,同学们就这一问题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那我们究竟该听谁的呢?生:听我的。生:我说得对。生:(轻声嘀咕)动手试一试吧。师:(请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14.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看到一篇《画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教学设计,感触颇多。【案例1】……(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你们听了朗读后想说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师:同学们读中有悟了吗?谁来告诉大家?师:出示课件(赵小艺画风的句子)。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能感受一下吗?师:宋涛是怎样画的?(指名读)师:赵小艺又是怎样画风的呢?谁来表演读?师: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各抒己见)生:自读喜欢的句、段。生:(评价朗读效果、全班交流)……【透视1】教学…  相似文献   

15.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教学片段一】师:海面上有时候会怎样?生:海面上有时候波涛澎湃。师:海面上波涛澎湃时,海底怎样?生:(读课文句子)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海底有什么特点?生:宁静的特点。师:很对。(板书:宁静)【教学片段二】师:(课件出示海面静止的画面)浩瀚的大海有时会“发脾气”。大海“发脾气”时,海面上是什么样的情景?生:海面掀起高高的浪,一会儿上去,一会儿下来,发出可怕的声音“轰!”生:刮起狂风,下起暴雨,大浪有十几层楼那么高。(下面有学生忍不住发出惊叹)师:(课件出示海浪汹涌澎湃的情景)你会用哪个词说这情景?生1:波涛汹涌。生2:波涛澎湃。生3:巨浪滔天。生4:惊涛骇浪。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波涛澎湃)这些词都是讲——生:波浪很大。师:海面上波涛澎湃,这时,深深的海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去海底瞧一瞧好吗?(课件创设情境:画面由狂暴的海面逐渐转到黑暗的海底)师:我们现在置身海底了,你有什么发现?生1:海底没有一点波浪。生2:好黑呀,有点儿可怕。生3:静悄悄的。师:海面波涛澎湃,海底却一点波浪都没有,静悄悄的,句中哪个词描写了这种情景。生:(...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第六哥的《视死如归》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枢掉了1",为了突出王若飞同志与故人英勇斗争、严宁党的机密、不怕栖牲的大无畏的精神,我市徐善俊老师抓住其中的一个"框"字,是这样引导学生仔细推欲的: 师:"招"是什么意思?生:"招"是招供,故人想遇王若飞同志说出党的秘密。师:"枢"字足什么意思? 生:是去掉的意思。师."枢"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可以换成挖、徐、抹……师:作者为什么用路枢"而不用挖、擦、抹呢?  相似文献   

17.
《牧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诗"草铺横野六七里"中的"铺"字用的特别妙,怎样让学生体会这其中的妙处呢?笔者是这样做的:让学生反复读句子,并提问: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情景?生:我仿佛看到广阔的原野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野草,非常漂亮。师:是啊,绿草如茵真美。但你从哪儿感受到原野的广阔呢?生:我从"铺"体会到的。由这个字我想到了一个词"铺天盖地",野草铺天盖地的长满整  相似文献   

18.
《恐龙》教学片段师:还有喜欢剑龙的吗?文中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剑龙的?生:打比方。师:同学们请看图,(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的剑龙给你什么感觉呢?生:像一名武将。师:怎么像武将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生1:威武!生2:勇猛!生3:威猛!师:大家都是使用的两个字的词语,能再用一个四字的词语或成语来表达吗?生4:威风凛凛!师:威风凛凛!这个词用得好!不过,这个词我们在课上还没学过,老师把它  相似文献   

19.
参加过很多次听课、评课活动,但今天的课堂很耐人寻味:师: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字"闻",跟老师读一遍"wén"。(生读)师:谁说说,我们怎样记住这个字呢?生:闻就是门里藏个耳朵的"耳"。师:很好,还有别的方法吗?生:闻就是耳朵的"耳"外面挡上个"门"。师:嗯,好像和上边的一样,再想想。  相似文献   

20.
【片段一】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是夕阳斜照的意思,那可不可以把"铺"字换成"照"字呢?并说出你的理由。生:我觉得可以换,这样更清楚明白。师:除了"照"还可以换哪些词呢?(生相继说出:射、洒、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