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黄丕烈(1763—1825),清乾靠时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乾隆五十在年(1788)举人,字绍武,一字绍圃,号芜阿,芜夫、复翁。其署名很多,如抱守主人、士礼居主人等。嘉庆六年(1801)逢举人大挑,黄丕烈名列一等,本可到直隶去、与知县,黄丕烈不愿就职,纳资得兵部主事,不久便弃官回归故里,毕生从事藏书、校书、刻书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2.
黄丕烈(1763-1825),清乾嘉时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字绍武,一字绍圃,号芜圃,芜夫、复翁.其署名很多,如抱守主人、士礼居主人等.嘉庆六年(1801)逢举人大挑,黄丕烈名列一等,本可到直隶去当知县.黄丕烈不愿就职,纳资得兵部主事,不久便弃官回归故里,毕生从事藏书、校书、刻书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3.
古今藏书家大多是刻苦治学的学者,擅长整理图书的日录学家、校勘家,或热心于刻印图书的出版家,但一般也只是偏重于其中一两种.而同时做到藏而能鉴,鉴而能读,读而能校,校而能刊,刊而能精,则首推黄丕烈.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又字荛圃、荛翁,号有抱守老人、荛圃主人、士礼居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校勘学家、出版家.乾隆五十三年(1788)黄丕烈26岁时考取南京举人.嘉庆六年(1801)39岁入都,后归故里[1]12.  相似文献   

4.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又字绍甫,号荛圃,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氏,清代著名藏书家。其生活的年代,正是清代学风日盛的乾嘉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读书、藏书、刻书活动十分活跃。黄氏从20多岁开始藏书,一直到他去世,共收藏了大约二百多部宋版书和上千种元、明刻本及大量的旧抄本、旧刻本。  相似文献   

5.
清代乾嘉时期著名文献目录学家黄丕烈不仅在藏书、题跋、校刻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而且其藏书印也颇具特色。本文结合黄丕烈大量藏书、题跋,兼及其它载籍,分类考索了黄丕烈藏书印的来龙去脉,评述了他运用藏书印辨别古籍源流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六、宋刻本价格宋元旧刻至清代已日渐稀贵,而嗜宋之风则至清尤烈,自号“佞宋主人”的黄丕烈颜其藏书室曰“百宋一廛”;后来居上的陆心源则以“皕宋楼”争抢风光。为争购宋版书,黄宗羲与吕留良反目成仇;为保护宋版书,孙蓉镜血书佛字,“以免蛀厄”。众多藏书家的争相购求,使清代的宋版书价腾云驾雾,持续高涨,达到“高处不胜寒”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之所以写这篇文字,是因为读了刊发在广西某报2006年12月7日第21版上的一篇“国际新闻”:《梦游中爬出窗台,从9米高的楼上摔下(引)英9岁女孩高楼摔下竟无大碍(主)》,主标题中的这个“竟”字。刺痛了笔者的神经。  相似文献   

8.
名人手迹     
《档案与史学》2009,(1):3-3
梅兰芳(1894-1961),江苏泰州人,生于北京。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八岁学艺,先后师事吴菱仙、王瑶卿等名家,  相似文献   

9.
王震,字一亭,号白龙山人。是清末民初上海三大买办之一,但与徐乾斯、虞洽卿等不同的是,王一亭在海上艺坛也素负盛名,“王画吴题”更是风靡一时,远及东流。现据有关中文和日文资料,对王一亭的一主略作叙述。1867年12月4日(同治6年11月初9日),王一事出生于上海浦东周浦镇三林塘的外祖母家。王一亭原籍浙江吴兴(现改称为湖州)。王家世代务农,延至其父王获棠一比,为避战祸,举家迁往南汇县周浦镇。关于这件事,我曾于1993年9月27名晚,拜访了坐落于东京目黑区下目黑一丁目的一家颇具规模的中餐馆“香港园”的主人——王忠德先生。…  相似文献   

10.
《经训堂丛书》刻主毕沅旭光中国古代出版家辞典毕沅(1730—1797),字蘅,一字秋帆,号灵岩山人,清室大臣,又是著名学者。祖籍休宁(在今安徽),迁太仓镇洋(在今江苏),遂为其地人焉。自幼聪慧异常,六岁时即已习诵《毛诗》与《离骚》。长而学问日进,与沈...  相似文献   

11.
说“佞宋”     
贾卫民 《图书馆杂志》2001,20(11):52-54
古代文化人多有名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苏州的大藏书家黄丕烈(1763—1825)迷恋宋版书,自号“佞宋主人”。据说他对宋版的痴迷到了“夺饮食男女之欲”的程度,曾先后购得北宋本和南宋本的《陶诗》,名其居曰“陶陶居”,并请人喝酒、写记文以示庆贺,真正是乐陶陶了。他一生收宋刻百余种,友人给他的居所题了匾额,叫做“百宋一廛”,每逢春秋佳日,黄丕烈都要邀二、三好友,盘桓在他的居室中,赏玩这些善本佳刻,其得意之情可以想见。黄丕烈在  相似文献   

12.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因父荫任沭阳县(今江苏沭阳)主簿时,县境内沭水长期漫流成灾,沈括修堤筑坝,并用十几条水渠加以疏导,使沼泽变成七千顷良田,造福一方。  相似文献   

13.
杨天庆 《新闻三昧》2005,(12):49-50
河北日报(2005年9月19日第10版)编发一篇600来字短新闻,题为《“我们最爱的那个老师去了”(肩)泊头干名女生自发“素服祭师”(主)》。读罢掩报深思,沉痛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素服祭师”蕴深情。这是一篇以情感人的精萃短。  相似文献   

14.
巩曰国 《图书馆杂志》2006,25(12):78-80
关于《管子补注》的刊刻年代,前人论说多有不同。本文认为:《管子补注》的作者为明代江夏人刘绩,大约刊刻于明弘治年间。郭沫若认为该书是“辽人著书入金翻刻,金本入宋再被翻刻”,其所依据的宋讳、辽讳、金讳并不可靠;丁日昌、莫友之称其为元刊本,是将黄丕烈所说“元(原)版”之“元”误解为“宋元”之“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黄丕烈清代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校勘学家、出版家。为此,结合黄丕烈的版本目录学最初实践,论及其目录学思想,他创立的许多古籍整理方法,开辟了许多版本目录方法的先河,对后世目录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话说族谱字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在年龄稍大的长的姓名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兄弟和同宗族同辈人双名中前(上)一字或后(下)一字相同,即使是单名也会发现偏旁相同,这就是中国传统取名采用字排辈(本统称字辈)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我们不妨从档案馆珍藏的族谱中窥视一二,有助于对这一民俗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现知宋本<管子>有两种,即杨忱本和墨宝堂本.杨忱本经文征明、季振宜、徐乾学、黄丕烈、汪士钟、铁琴铜剑楼及陈澄中递藏,现存国家图书馆,又有影刻本和影印本传世;墨宝堂本经顾竹君、黄丕烈、汪士钟、海源阁递藏,民国闻归大连图书馆,后来不知去向,仅有一抄本传世,令人叹惋.  相似文献   

18.
《鄱阳集》的作者洪皓是南宋一名杰出的爱国者和文学家,他字光弼,鄱阳(今江西乐平)人。出生于哲宗元三年(1088),“少有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宋史·洪皓传》)。徽宗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先后出任海宁县主簿、摄令事、秀州司录等职。在海宁,他下令按财力纳绢,使富户纳绢增加,而贫弱人家则得到减免;在秀州,他清仓赈济灾民,又甘冒“违制”之罪,毅然截留路经此地的浙东纲米,“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宋史·洪皓传》),在金兵进犯、许多高官都望风而逃、避之惟恐不及之时接受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  相似文献   

19.
【编排说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拟订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第七条中,列举了内含较难界定别字的词语249条。这些词语的致误确实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但原来的排列不便于查检。今特将其按音序编排于后(括号内的字是错的),以便广大编校人员在工作中检索参考。还要说明三点:(1)“沟(勾)通”一条欠明确,编排时改为“沟(勾)通信息”、“勾(沟)通敌人”两条一条。(2)“成分(份)犤指物质犦”、“股份(分)(哄)”3条,依《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7月第版,括号内的字应为参选字。(3)“声呐…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写的消息(百里挑一选明星胸佩红花火起来,“主人明星”耀眼气田川西北矿区77名职工受到隆重表彰)(1996年6月12日(四川石油报)一版头条),在96年度四川石油优秀新闻、优秀作品评选中被评为消息类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四川省和全国企业报年度好新闻参评。拙作能在一年一度的四川石油优秀新闻评选“群英会”上摘取一等奖桂冠,正如评委指出的s口羊:作者透过看似平常实则不平常的川西北矿区党政工领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追歌星、影星,而是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从广大职工中涌现出来的“主人明星”这件事,紧扣了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