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规划意识淡薄、自我认知不足、外部社会环境认识缺乏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针对现状的不足,文章提出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四大路径,其中包括,加强引导,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科学测定,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增强社会实践,深化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多措并举,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化。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提高其综合能力,避免在学校学习时盲目跟风,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但是,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存在不够重视、教学专业人员匮乏、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完整性、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清晰等问题。因此,需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赵兴伟  凤帅 《科教文汇》2011,(33):37-38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规划人生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将"正确认识自我"作为基础重点施教,从性格认知、兴趣认知和能力认知三个方面重新认知和剖析自我。在个人价值观念的统领下,将性格、兴趣和能力三者协调统一起来,"确定个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以广西工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敏  莫济榕 《大众科技》2008,(8):186-188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和一生的职业生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依据对广西工学院07级新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他们的自我认知、专业的认识、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应该从大一就开始接触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充分认识自我,自觉主动、科学有效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该整合各方资源给学生们提供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职业指导。这些发现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6年2月~4月对龙子湖高校园区学生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需求意愿等,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顺利快速就业具有积极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社会性别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兰州大学90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品进行了分析,从自我认知和职业目标两个方面分析了男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研究发现,传统的性别意识对男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目标的大多数内容符合传统性别观念对于男女的角色期望,女大学生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性别意识的束缚,体现出对性别平等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邱淑女 《科教文汇》2011,(12):48-49
中职阶段的聋生由于残疾造成的认知缺陷等问题,使其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弱,就业时存在"等"、"靠"心理。通过社会适应性的教学实践,能够帮助聋生了解自身和社会,主动规划职业生涯,调整好就业心态,主动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8.
李畅 《科教文汇》2020,(5):158-159
以积极心理学的幸福2.0理论为研究依据,探讨职业生涯发展幸福感的内涵,结合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1014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总结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现状以及影响职业生涯发展幸福感的内外部因素,进而就如何提升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主观幸福感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若梅 《科教文汇》2010,(32):183-184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竞争非常激烈.由于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知程度不足、缺乏求职经验,难免产生求职心理障碍.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问题.团体心理训练以其灵活的方式、良好的互动、多元化的资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0.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常讲的三要素就是认知、抉择、行动。认知是基础的,抉择是关键的,行动是必要的。作为第一步的认知,对于开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但要打开认知大门,自我认识就是其中的一扇,做好了自我认识,门就打开了一半,也为我们做好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展自我认识,其实就是不断的自我学习,了解自我和武装自我的过程,就是提高个人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过程,真正把爱好兴趣特长统一起来,切入自己的性格特点,作好价值趋向选择,按需求要求自己,不盲目从众,不过分严格苛刻自己,真正做到力所能及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1.
黄兴华 《科教文汇》2011,(18):25-26,54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的信念和信仰的载体,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的集中体现,对人的整个职业生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并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色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由"学校人"到"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全面而准确地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是提高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从职业观念、职业选择、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四个方面,对张家口市10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观念具有模糊性、直观性和功利性的特征,他们缺乏职业选择的意识和主动性,职业规划的观念淡薄,虽已具备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潜在条件,但将其转化为现实职业能力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2.
谢腾云 《科教文汇》2014,(10):212-21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发严重,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早,政府保障到位,社会参与度高,高校设有专门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全面,教师专业化程度高。我国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从社会、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试图探讨女性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女性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存在着女性角色困境、针对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缺失、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三个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三个问题分别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相对性的政策,由此希望能更加注重女性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就业辅导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进行.师资的紧张、教学方式的单一以及各种原因,使得学生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实践不足,效果有限.本文从专业学生社团的角度出发,思考充分利用学生团体资源来运作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活动,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进行生涯规划,让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开展的效果变得更好、更切合实际、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肖传亮  丁雯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37-141
知识员工职业发展相对于非知识员工而言,更具复杂性,其意义也更加重大。现实表明知识员工的大部分,其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规划专业工作者或已经成功探索者予以帮助和指导。由于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原因的多元性,加上知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涉及的因素较复杂,故要帮助和指导知识员工正确地进行规划和实现规划,就必须探索和选择合理的路径,并要根据员工个体情况,进行多种路径的交叉、整合运用。  相似文献   

16.
黄一萍 《大众科技》2014,(3):123-125,128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社会适用的技术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中职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实现专业与职业的顺利对接。对如何引导中职生用辩证的观点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题,文章从唯物辩证法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存在问题、引导中职生用辩证的观点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三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困境,提出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希望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职业锚理论实际上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个人的动机、需要、价值观、能力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随着研究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格局变化,而许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存在诸多迷茫和困惑,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开展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引入职业锚理论,开展职业锚类型识别,使学生认识自我,充分了解市场,寻找出自己的职业锚,从而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本文分析了当前研究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职业锚理论对于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马恩  张美  郭昱辰 《科教文汇》2011,(5):184-18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师范大学3500名在校大学生对专业的看法、职业目标的确立、职业生涯困惑、职业生涯规划的授课内容、形式、效果等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专业兴趣度偏低,职业规划需求高;自我认识缺乏,职业目标模糊;授课理论偏重,缺乏实践结合;认可度较高,满意度较低;整体存在自我和职场有关的职业生涯困惑。针对现状从学生自身调适和学校教育两大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杜晓莉 《科教文汇》2011,(31):22-24
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医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科学规划大学学习与生活,探索未来的职业发展,树立职业目标,培养职业道德。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互相渗透,紧密结合,具有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