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影视传媒中的教师形象反映了受众对教育、文化的心理表达。传统影视传媒中塑造了"红烛""园丁"型的教师形象;当代影视传媒中塑造的一批"麻辣教师"新形象深入人心,深受观众欢迎。教师形象的变迁反映了受众心理的变化。将影视传媒作品中传统的教师形象与当代新教师形象进行对比,以此分析和透视受众在不同时代的心理发展变化。具体阐述了受众心理从崇尚单一的正统形象到求新求异的心理,从对模式化教师形象的顺从心理到寻求凸显个性的逆反心理,从求美求崇高的幻象心理到求真求实的心理,从求教化到求娱乐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和电视与网络的传播特点,从受众的知觉通道、注意选择等认知环节和认知图式等心理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新兴电子媒体对受众心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和电视与网络的传播特点,从受众的知觉通道、注意选择等认知环节和认知图式等心理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新兴电子媒体对受众心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面对文学与影视,受众的预接受心理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接受条件和接受心境不同、期待视野不同、接受动机不同。这使受众首选影视成为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的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5.
电视广告发布方式可分为插播广告和非插播广告。通过对两者不同的发布方式与特点的分析,我们研究了它对受众接受心理的影响,并对这两种不同的影响在实际到达率、受众认知度和受众心理变化效果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文言诗的审美规范超常稳定,十分吻合国人相应的接受心理。然而,现代诗与文言诗已然出现两种"不同制式"的分野,前者的"流变"趋势,不断解构着后者的恒态与固化。总体上说,古代乡村,自然田园模式不断遭遇现代都市模式的"蚕食",在题材、主题、意蕴、结构、节奏、语言、句法、手段诸方面都受到明显冲击。从差异性出发而非固守同一性观点,或许更能深入体悟新旧诗歌在文本接受上的"裂隙"(有些时候甚至不可通约),理解其间差异性。在比较不同"纹理"的基础上,清理接受的惯性与陈旧观念,采撷新的现实经验,进而调节现代新诗的接受心理,形成新的审美规范。  相似文献   

7.
<正> 影视艺术欣赏是整体艺术欣赏的一部分,整体艺术欣赏在心理范畴中具有的基本特征,影视艺术欣赏同样具备,既然艺术欣赏是主客体的一种对应关系,是一种感觉、思维的精神状态,那么,对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的解剖将是窥见影视艺术欣赏秘密的重要环节,在心理层次上与这个环节相关联的因素有情绪波动率、接受定向与接受心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音乐"创新效果与受众审美需求失衡的症结.认为,二者失衡的症结在于"新音乐"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相左,与受众期待视野相左,同时也探讨了影响受众选择和接受音乐作品的相关因素,如受众的"个人差异"、群体接受对个体接受的影响.二者失衡的原因主要是,"新音乐"创作失去主客一体化的范式,只考虑创作者主体,而忽视听众的需求,从而影响了作品的被接受和被传播,也失去了二者之间的调节机制.其后果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链接断裂,阻碍了"新音乐"创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中的期待视野与期待遇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待视野”又称“期待视界”.是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住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现代图式理论中的‘图式’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提出来的.他认为图式是一个人用于同化新信息和引起信息回忆的现有知识,作者注)。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就叫期待视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文化快餐心理割裂了知识消费与创造的统一性,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产生了解构性影响。这种解构性影响是从消解学生心中学习对象与意义自我关联作用开始的,并沿着认知意识作用层次退化、脑创造动力遗失的路径展开。要消除其负面影响,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以重塑意义自我为中心,格式塔关系图式积累与拓扑、残缺记忆刺激与预期结果延宕结合为支撑的创造力体验式教学,恢复学生的脑创造动力。  相似文献   

11.
董福君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1):63-64,95
接受美学的诞生是人类认识与思维发展的必然。自接受理论传人中国以后,引起理论界的巨大变动。用接受理论来衡量电视艺术的制作,可以看到,观众的喜好和收视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电视栏目、一个电视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电视应有自己明确的受众观。我国的电视作为重要的传媒机构和上层建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它要传播先进的文化与理念,要不断的培养观众,创造观众。  相似文献   

12.
浅析电视广告受众的选择性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受众接受广告是有选择的,这对广告的有效性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广告受众的选择性心理体现在注意、理解、记忆三个环节。要增强广告的有效性,只有顺应公众在这三个方面的选择性规律,加强对受众的心理引导,才能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时代,网络广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受众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有选择性的接受有关信息。网络广告要充分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必然要尊重受众能动地接受信息的基本规律,采取相应的策略,并协调好网络广告强制性与受众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网络广告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流行歌曲中加入古典文学元素已成为另一种"流行"趋势。从歌众接受的角度来说,首先是因为当前流行歌词的雷同、低俗等不健康、不积极的状况不能满足受众文化程度和艺术品味不断提高的需求,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品味,满足了人们的心灵需求;其次,距离产生美,古典文学自"五四"开始被人们疏远,现在反而愈加显示出悠远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齐鲁电视台的《拉呱》节目在播报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增加了播报形式的接近性,投合了受众的接近性接受心理,创设了一种和真实生活情形特别接近的“拟真环境”。这反映着民生新闻节目之间竞争的新阶段的到来:内容、形式双重竞争并重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鸳鸯蝴蝶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受争议的文学流派,然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对其实行批判、打击的新文学相比,鸳鸯蝴蝶派却占有绝对的市场控制权,拥有新文学所不及的广大的读者群。本文试图从受众接受的角度探讨这一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7.
咏史诗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诗》、史文化的传播培育了良好的咏史诗创作与接受的话语环境;《诗》、史在社会功用上的融合规定了咏史诗的诉说对象;用诗方式和史学思维为咏史诗的创作与接受提供了思维模式;知识分子在沦落中坚守的文化心态是咏史诗创作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现代戏剧大师曹禺诞辰100周年,为此,大连话剧团第五次重排并演出了他的代表作《雷雨》。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大连版《雷雨》舞台演绎的特点,在于着力寻找经典与当代观众之间的审美共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契合了观众对主题和人物整体观照的思维方式;二是满足了观众对戏剧内向化的美学追求;三是适应了观众当代化了的戏剧审美经验。这些特点,使大连版《雷雨》不仅更加贴近了经典的精神内核,也对观众产生了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水浒故事兴盛于宋元时期,主要以“说话”形式流传,其受众主要是市民阶层。接受美学认为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因此,其故事能否被市民接受对创作者有直接的影响。在《水浒传》中,尤其是其所宣扬的侠义行为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文化贴现是相对于文化消费而言的,它是指文化产品在跨国交流和跨文化传播中,受众为了理解该产品的文化价值所付出的文化代价.文化贴现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文化产品跨境传播的价值和跨文化接受的实际效果.文化贴现并不直接反映在文化贸易的具体行为中,而是体现在文化产品的消费和接受环节,正是这种来自消费和接受的潜在压力影响了文化产品的贸易状况和市场前景.文化贴现是文化消费和接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文化贴现并非仅仅发生在跨境贸易和跨文化传播之间,即使在同一国家、同一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文化贴现问题.虽然文化贴现是文化消费和接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但造成文化产品在跨境贸易和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的文化贴现之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文化贴现又存在着质性的差异和变化.近年国产电影市场频现的“黑马”现象证明受众对文化产品保持着较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因此,国内电影若冲出困境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必须充分了解社会、尊重市场,减少文化贴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