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大学教育面临许多困境,其工具理性的思维导致培养了失去自然本性的"陌生人"。人类存在着共同的人性,人性教育历来是教育的核心,现代大学之道应回归到人性教育的轨道。从古典到现代,自由教育的宗旨是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思想在现代大学教育的集中体现。我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想应致力于现代人主体性的启蒙,致力于生命意义的寻求。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教育面临许多困境,其工具理性的思维导致培养了失去自然本性的"陌生人"。人类存在着共同的人性,人性教育历来是教育的核心,现代大学之道应回归到人性教育的轨道。从古典到现代,自由教育的宗旨是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思想在现代大学教育的集中体现。我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想应致力于现代人主体性的启蒙,致力于生命意义的寻求。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言:目前,对通识教育概念主要有3种认识。其一,从通识教育性质来看,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自由教育同义,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来看,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教育,在于培养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其三,从通识教育内容来看,是一种使学生熟悉主要知识领域事实的思想教育类型。密西根大学原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说:"尽管难以给通识教育下定义,它  相似文献   

4.
论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高等教育素有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的传统,而自由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古典先驱。从公元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由教育思想到19世纪初有识之士倡导通识教育,在长达1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自由教育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其概念内涵发生着演变。19世纪初以来,自由教育开始向通识教育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这并不是对自由教育的全盘否定。自由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自由教育思想,后来几经演变,形成了当前西方高等教育中广为采用的主流教育思想.本文在介绍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通识教育的主要理念进行了解析,并简要讨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又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英国的纽曼,都倡导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注重培养一种探索求知与优雅高尚的心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教育日益承担起为社会和经济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专业化的教育(specialized educa- tion)遂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总体性特征。在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工业和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面对美国这种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实践,有识之士在19世纪初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思想,借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从20世纪中叶以来,通识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不断丰富,形成特色。中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借鉴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高等教育传统。这一传统延续了约30年之久,可谓影响深远。近十余年来,关于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或者文化素质教育的讨论,其实就是对传统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大学通过课程改革,推行文化素质教育,以摆脱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培养更具通识的人才。通识教育对于大学事关重大,涉及到整个大学培养的理念与目标,值得深入讨论,以达成共识。特别是目前关于通识教育的讨论,常常较少关注专业教育。其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尤其需要注意。有鉴于此,我们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列为本期专题研究的主题。我们希望,本期刊登的专题文章能够推动我国关于通识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研究,进而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种种尝试与改革。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在我国的深化发展,经历了从外向模仿到内向生成的推进过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出现,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都出现了多样性,通识教育对于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国民教育、职业教育不得不兼顾。如何能使通识教育坚守这一诉求,需要我们去探索。通识教育起源于自由教育,二者在精神实质上相融通,以期实现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和自我选择,得到自由的成长。践行经典精读,可以与先贤对话,崇德返本、穷智见德,是这一诉求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对话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育理论,而且引导和解放思想,维护和伸张言论自由,规范和实践话语民主,体现出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交往自由的普遍权利,具有公民自由与社会自由的政治哲学意义。批判教育学对自由主义教育学的对话教育思想进行的反思和批判,揭示出对话教育自由精神的历史性、现实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传统自由教育的现代版本,传统自由教育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其社会基础是雅典公民与奴隶的二分,其哲学基础是理性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二分。近代以来,在工业革命和民主运动的推动下,精英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自由教育演变为平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从其产生开始,就与政治有密切关系,在美国,通识教育的任务是以“美国文化”凝聚国民意识,培养负责任的公民,维护美国制度和文化。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应定位为大学公民教育,培养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优秀公民。一些人主张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恢复自由教育传统,有悖于我国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融合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高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的高校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矛盾重重,两者的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不完善、大学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盛行、大学精神的弱化等方面都是造成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不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道德教育责任主体之外,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分别具有不同的道德教育功能,但在通常情况下,文化因素是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形成文化合力,进而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这就是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文化也因此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文化发挥道德教育功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粗放模式",二是"集约模式"。在当代社会,集二者于一体的"混合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机制,折射出新的历史时期文化政策和道德教育理念变迁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博雅教育是对现代大学教育中过分突出专业教育的反叛和改善,如何在博雅教育理念下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做好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分析工具教育价值取向下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误读,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就是等同于优质有形的、专业的、外在的高等教育资源;重新探析博雅教育理念,即博雅教育是一种理智教育、一种基于大知识观的教育、一种自由教育理念;进而分析博雅教育理念下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建构,包括学科群资源、大学学术共同体、校外资源和校地合作等。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urrent state and new rol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s liberal education (PELE) in higher education.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growing discontent with PELE due to program redundancy and lack of educational power in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how to reconstruct PELE in higher education. To investigate this matter, this article examines (a) the origins and rationale of liberal education; (b)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liber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liberal arts; and (c) connections between liber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o conclude, two challenges of PELE in higher education are presented. These issues need to be overcome to bring PELE authentically into the worl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旨在培养有价值信仰、人格完善、勇于社会担当负责的理想主义者。通识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其文化在通识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和阐述大学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从通识教育的目的、课程及其过程三方面讨论了通识教育的文化价值,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文化营造及其价值挖掘是通识教育得以改善和质量提高的必须选择。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在实践中亦存在诸多限制因素。高职院校应首先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通识教育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突出职业特点的通识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思想,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通识教育功能等途径来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As discussed by John Rawls, in a well-ordered society, a public political culture’s wide educational role bears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developing reasonable individuals for the stability of a politically liberal society. Rawlsian scholars have also focused on the stability and enhancement of developed liberal democratic societies by means of those societies’ education systems. In this sense, one thing that is common to Rawlsian scholars’ and Rawls’s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education appears to be a concern over the stability of a politically liberal society since it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character of its citizens. Also, it is usually believed that a politically liberal account of educ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in a developed politically liberal society. In contrast,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a politically liberal account of education in a developing liberal society that may become a developed liberal democracy under an overlapping consensus.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现实,教育的国际交往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现实,但教育的民族性也是无庸置疑的,因为教育从来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是具有“不可通约性”。高等教育的“国际接轨”应是指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教育质量的评估和鉴定制度问题。作为现代大学第四大功能的“交往”除沟通不同文明外,还包含着多方面的对话与会通:科学和技术、科技和人文、肉体与心灵、感性与理性、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自由教育对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影响十分深远。"自由"、"理性"、"民主"是自由教育的灵魂,它既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本质,又反映了人与社会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自由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本质内涵的研究与探讨,阐述了当今高等学校实施自由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既是大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业已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教育目标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分析现今大学生人文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高人文教育的必要途径:一、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二、践行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并举,实现科学与人文精神教育整合;三、优化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四、构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人文精神的培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