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以593名农村儿童(其中留守儿童36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和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并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旨在探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四所中学271名有留守经历中学生和300名无留守经历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维度,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加入心理弹性后下降.结论:心理弹性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江苏3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2 059人,研究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着高度的两两正相关性;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所以,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提高自尊将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应用教学素养、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问卷对中小学教师1985人进行调查,探讨教学素养、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学素养与工作压力具有负相关,学生观、教学组织对工作压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具有负相关,职业因素、组织因素、自我因素、学生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教学理念、教学技能一方面直接影响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教学理念、教学技能通过工作压力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问卷法探讨了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预测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文章最后还分析了此研究结果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详细介绍了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运用复原力量表、情感指数量表和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对664名大学生的复原力、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学生复原力水平在年级、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男女朋友等变量上差异明显;一方面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可以较好地预测复原力水平,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能够建立三者的协方差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人际容纳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容纳他人量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廉问卷对456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中三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惑、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心理健康程度最高,一年级次之,二年级最低。(2):主观幸福疼、心理健康、容纳他人在家庭气氛、学业成绩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人际容纳和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3)心理健康、积极情感、被他人容纳、人际和焦虑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技能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成都大学360名学生进行测查,试图探讨高校特困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回归分析建立中介模型方式探讨高职学生自尊、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自尊、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对自尊、主观幸福感及其六个维度回归效应显著;自尊在社会支持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及其五个维度回归明显,且起到了中介作用,同时,自尊在社会支持基础上对情感控制起完全中介作用.为此,应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自尊、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提高高职学生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0.
为把握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SCL-90症状量表对内蒙古289名在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即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主观幸福感越强,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936名农村初中生(其中留守初中生565名)为被试对象,调查了农村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对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结论:(1)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应对方式也以积极应对为主,但心理健康问题突出;(2)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3)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主观幸福感与消极应对方式能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且主观幸福感在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听障高中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为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感戴问卷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18名在校听障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分析发现,感戴与社会支持、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路径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在感戴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多组结构方程分析发现,男生中感戴对社会支持的预测作用显著大于女生.结论:社会支持是听障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变量.这些结果对于听障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亲子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运用<主观幸福感阶梯量表>和自编<亲子关系状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周口地区8所农村中小学279名留守儿童和182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对自己未来主观幸福感的预期要好于当前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对过去主观幸福感的估计最低.(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不存在差异,都处于中等偏上程度;不同年龄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3)父母与子女的联系及关系状况、对父母外出打工的认知和感受对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均有重要作用;同与抚养人的关系质量相比,与外出父母的关系质量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教学效能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2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探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均与对健康的担心呈负相关,但都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其它各因子均呈正相关。总体教学效能感能很好地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如何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有一个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而教师本身的心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育出幸福的学生,可见主观幸福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主观幸福感对中小学教师教研、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很大作用,从东方教育时报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及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影响因素方面来阐述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SWB量表和SCL-90量表,研究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护生的生活游意度水平较高,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则均处于中等水平;高职护生的主观幸福感和SCL-90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生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意以及生活满意度的各因子与SCL-90及其各因子也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主观幸福感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休闲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休闲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休闲满意度中的"教育层面""松弛层面"、"社交层面"、"心理层面"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SCL-90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得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惧因子方面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他们在总体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水平较高、消极情感较低;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起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