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静 《山东教育》2011,(7):46-48
本单元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四位名人的故事。《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述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  相似文献   

2.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人教版上册)上有一篇课文叫《灰雀》,讲的是列宁、小男孩与一只灰雀之间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这一周,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的课文都是名人的故事:《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的那种深深的爱;《小摄影师》为我们描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呵护与尊重;《奇怪的大石头》则用儿童的口吻刻画了少年李四光那种喜欢"刨根问底"的可贵品质……所以我也让孩子们搜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打算利用下午的自习一起交流。谁知,中午我接到了晓梦妈妈的电话。  相似文献   

4.
备课预案一、教学理念《灰雀》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要求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懂,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纵览课文内容,采用了明线和暗线相结合的写法,写列宁看灰雀,找灰雀,再见灰雀,这是一条明线。文章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发现灰雀不见了,怀疑是男孩抓走了,诱导他承认并改正错误,暗线是文章用意和中心所在。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灰雀》时,我没按教学参考的现成答案(小男孩捉鸟是错误的,小男孩放鸟是知错就改的表现)进行教学,而是立足课文,紧贴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另辟新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文中的实情是天气严寒,灰雀怕冷(列宁说的话)。在此基础上理出课文的明线:列宁喜看灰雀(一种成人的爱延伸发展)驻足仰望→面包渣和谷粒喂养→担心惋惜→焦急寻找→归来问好。借助想象,激发兴趣,各抒己见,理出暗线:小男孩喜爱灰雀(经常来看)→捉养(是爱的深化,决不等于伤害)想象小男孩恐怕灰雀被冻死,捉回家里小男孩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灰雀》是一篇讲读课文,我这样教学: 一、初读课文,了解梗概。读后提出: (1)这篇课文写了几个人物?都是谁?(两个人物,一位是列宁,一个是小男孩。) (2)课文中通过一件什么事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丢失一只灰雀) (小结:通过灰雀的丢失和再飞回来,反映了列宁和小男孩的不同心情)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师播放影碟,生用心观看。]师:[出示画有三只美丽的灰雀的挂图]通过观看影碟和挂图,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我看到有两只灰雀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特别好看!生:通过刚才看碟片,我知道了灰雀像其它可爱的小鸟一样,可以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张《惹人喜爱。师:[出示小黑板]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小黑板上的练习要求:读句子,说说用…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七根火柴》和《一件小事》都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即通过平凡的小事来表现有意义的主题。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事情大多数是平凡的小事,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构成了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说:“社会上和自然界,森罗万象,任你选择,只要你  相似文献   

9.
《灰雀》是一篇讲读课文。纵观全文,共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以列宁喜爱灰雀→不见灰雀→重见灰雀这一线索为明,以小男孩捉灰雀(回家)→矛盾的思想斗争→放灰雀(回公园)这一线索为暗。课文重点写了列宁不见灰雀后与小男孩的对话和小男孩放灰雀回公园这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课文《灰雀》与《司马光》 《掌声》 《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构成了三上第八单元的阅读篇目,共同演绎"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的人文主题. 初看课文题目《灰雀》,似乎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但通篇读后,"灰雀"的确是全文的关键角色,联结着列宁与小男孩,推动着故事的进展.简明流畅的情节中,满...  相似文献   

11.
以读代讲突破难点──《灰雀》一文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江苏洪泽县实验小学唐文国《灰雀》一文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同时也写了一个小男孩在弄宁的爱鸟思想影响下,把捉回家的灰雀又放回公园,列宁...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课文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既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与怀念,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是一篇老课文,讲述了列宁、灰雀和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小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中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  相似文献   

14.
教材: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上册。《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文章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  相似文献   

15.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记叙了一只灰雀失而复现的情况,但表现的却是人物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一篇课文的教育功能往往是通过文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形象来实现的,像《列宁和卫兵》中的列宁和卫兵,《倔强的小红军》中的陈赓和小红军,《灰雀》中的列宁和小男孩。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作物(或中心人物)的特点,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如何分析一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教师各有自己的看法,现编发步宏彦、周泽锋、徐宏三位教师对《灰雀》一文主要人物的分析,供大家参考。《灰雀》的中心人物──列宁  相似文献   

17.
问 :最近 ,我读了五年制小学第九册 (同时选入六年制第十一册 )新选的一篇课文《争画》,觉得内容好 ,语言也好 ,很受启发。不过 ,我认为这样长而又较难读懂的一篇文章 ,选到小学课本里 ,是不是太深了一点 ?答 :如您所说 ,《争画》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我之所以这样说 ,一是因为它选材好。它写的是发生在毛泽东、郭沫若、齐白石之间的生活小事 ,准确地描述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二是因为它内容好。它借助争画这件生活小事 ,真实地反映了这几位伟人、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和重友重情的美德 ,以及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第五册第五组教材共安排了四篇课文,两篇看图学文。《周总理的睡衣》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看图和学文的方法看懂立意,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亲人》的重点是在弄懂图意,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体会老奶奶说的话的意思。讲读课文《灰雀》重点是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弄清故事经过,体会列宁对灰雀喜爱之情,学习男孩子诚实的品质。阅读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重点是通过对诗句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窦超 《河北教育》2002,(12):33-33
《灰雀》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回归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及小男孩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本文以“爱”这一情感主线贯穿全文,是一篇思想教育性很强的课文。为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我采用抓主线、创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自读自悟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后,我用多媒体映出画面:三只美丽的灰雀在枝头跳跃鸣叫,飞舞追逐,梳理羽毛,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自由与…  相似文献   

20.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平凡的生活小事“给树苗浇水” ,喻深刻的育人道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 ,本课教学 ,要把感悟人生哲理 ,引导发表见解作为重点。教法一一、感知浇水事实(一)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词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再读课文 ,感悟给树苗浇水的语句。1 画出给树苗浇水的句子。2 读读想想 :种树人是怎样给树苗浇水的?用文中的词(“没有规律”)来表达。3 讨论 :“没有规律”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