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从我们书柜里翻阅了两本书:一是《董必武诗选》;一是《光明日报》“纵横谈”。前者成韵于1960年“时事有感”;后者成卷于1996年文有仁:“赞敢于《向我开炮》”。读之教泽殊深。二者虔诚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值得重读。董老吟韵:“是是非非终会白,后园飞石尽成金”,其意是:某对其批评者说:“你在我后花园摔石头”。批评者说:“我摔的是金子,不是石头”。《纵横谈》更是以其  相似文献   

2.
《甘肃教育》2008,(11):F0004-F0004
甘肃省保育院创建于1949年10月,由当时的“美龄托儿所”与“延安保育院”合并而成,是一所寄宿制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3.
针对网络上盛行“山寨文化”这一现象,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内涵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如果我们对“山寨”过于宽容,如果我们的社会成了“山寨文化”生长繁荣的土壤,那么创新文化就更难生长了在网络的助推下,“山寨”俨然成了当下一个社会流行语。它发端于“山寨手机”,后来出现所谓“山寨版刘翔”、  相似文献   

4.
天天看报纸看杂志,经常看到有些作者把“来自”用成“来自于”。如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请听来自于初中生的灰色幽默……”“来自”和“来自于”,虽只有一字之差,看起来对与不对无关紧要,但我认为,有必要辨析一下。“来自”本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自”在这里作“从”或“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2009,(2):I0001-I0001
杭州计算机学校创建于1998年,是浙江省培养计算机实用性人才的学校,是国家级先进单位。学校以“一技成,天下行”的校训1名扬中国,开创了中国“技能+人文”成才教育模式的先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校独有的“一技成课程体系(计算机综合类)”,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获得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6.
大同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上海市重点中学。她创建于1912年,当时由北京清华园内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南下上海创办而成,校名取义于《礼记》“礼运”篇的“大同”说,定  相似文献   

7.
命题作文 〔命题一〕 心想事成 〔要求〕 1.不要写成诗歌。 2.不少于700字。 〔审题思路〕 1.以此题写议论文,先要分析这个短语的结构。“心想”是“事成”的前凶,这个前因合理、充分,才有“事成”的结果。所以要着意阐述“心想”必须具备的内涵。对某种事业的追求,如果停留在空想、幻想,甚至胡思乱想的阶段,是绝不会“事成”的。所以,“心想”的内容必须有现  相似文献   

8.
“于”与“於”某晚报曾登载一文,四次提到战国时期一个历史人物樊於期,四次用“于”代“於”。想来并非误排失校,而是原稿就是这样写的。作者、编者是把“于”字当作“於”字的简化字看待了。是的,“於”已给简化成“于”了。但须知,“於”也有不能简化的时候。“於”有三种读音:yú、yū、wū读yú时,“於”通“于”,成了“于”的异体字。简化了的“於”,①作介词:如“对于”、“关于”、“出于”、“胜于”、“于是”等。②作后缀词:用于动词后缀的,如“合于”、“属于”等;用于形容词后缀的,如“勇于负责”、“易于了解”等。凡读wū、y…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2009,(4):F0004-F0004
杭州计算机学校创建于1998年,是浙江省培养计算机实用性人才的学校,学校以“一技成,天下行”的校训名扬中国,开创了中国“技能+人文”成才教育模式的先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校独有的“一技成课程体系(计算机综合类)”,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获得一技之长。学校位于杭州西湖之江风景区,  相似文献   

10.
古有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有季羡林捐书于国而为学生“手自笔录”,这是高尚的个人情操,亦是一种可贵的责任感,更启示着我们应肩担责任,养境界于心。  相似文献   

11.
介词“于”是一个用法非常灵活的文言虚词,使用频率相当高。由“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用在动词性成分之前或之后,也可以用在形容词性成分之后。“于”在上述几种情况中,表示多种意义。由于对“于”的以上各种用法不清楚,所以错用的现象时有所见。有时被混同于“以”,有时被混同于“与”,有时不当用而用。下面举例对各种错用现象试作评析。  相似文献   

12.
这天,成一成一突然想:“从来都是大人给小孩过生日,怎么没有小孩给大人过生日呢?” 成成去问妈妈:“妈妈,您的生日是哪一天?” “8月8日。”  相似文献   

13.
会说汉语的人都会知道,现代汉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计算事物数量时,一般在数目字后边必须跟一个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如“一斤米”“一本书”“一张纸”,不能说成“一米”“一书”“一纸”。而且某种量词适用于某种事物通常是固定的,是约定俗成的,比如“马”用“匹”,“牛”用“头”,“桌子”用“张”,“旗”用“面”等等。如果有人说成“一匹桌子”“两面牛”“三头人”那一定会使人发笑的。“个”字的基本用途就是用作表示事物单位的。不过在现代汉语里作为量词的“个”和别的量词比较起来,是个用途极广的个体量词。它决不局限于只表示某一种事物的单位,  相似文献   

14.
“胡萝卜加大棒”,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出自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一次演讲——“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以此来推行美国政府对外侵略扩张的战略战术,后来发展成所谓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也就是软硬兼施的伎俩。“胡萝卜加大棒”已经成为一种策略,被沿用于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范畴是“仁”。其“仁学”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独具特质的以人为主体 ,以“仁”为成“人”目的的人文精神。孔子的成“人”思想 ,既对成“人”之性做了内在规定 ,又构建了成“人”的三种人格境界 ,同时提出了关于如何成“人”的重要见解。他的成“人”思想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一种现象往往会打破校园惬意的氛围,那就是学生中出现的脏话甚至是谩骂。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校园。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应对这种现象,能否联系语文教学来改变这一状况?一、学生“出口成脏”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尴尬当你在校园中听到脏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或许是惊讶,继而产生反感。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说脏话简直成了一种习惯,可以说是“出口成脏”。学生谩骂“自如”,不知羞耻,  相似文献   

17.
拆字戏解     
令:“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骗:一旦被人看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真:正“直”,是它的立足“点”。佯:表面上假装成“羊”的“人”,实际上是狼。便:于“人”方便,“更”是于己方便。捧:“奉”承他人的一“手”。迟:落伍,仅仅是你比别人晚“走”了一  相似文献   

18.
O NE一“卜”字加“一”成了(),突然()雨雷声响,“大”字加“一”成了(),一场天火从()降。“十”字加“一”成了(),树()着火火势旺,“了”字加“一”成了(),兔()乱窜好慌张。“火”字加“一”成了(),猴领动物()火忙,“米”字加“一”成了(),提()河水浇树上。“夕”字加“一”成了(),火灭好()没遭殃,“人”字加“一”成了(),()家都把猴夸奖。“土”字加“一”成了(),推举猴子做大(),“白”字加“一”成了(),森林()兽心欢畅。加“一”猜新字@王宝琪~~  相似文献   

19.
“大方之家”最早见于《庄子·秋水》的“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用来表示自己的知识短浅,见笑于博通大道之人。该句中的“大方”与《庄子·山木》的“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中的“大方”一词相同,都指的是“大道”;成玄英在《庄子疏》中也指出:“方,犹道也。”由此可知,“方”犹“道”,而“大方”即“大道”,“大方之家”则引申  相似文献   

20.
我参加了县组织的小学毕业生升学统一试卷分析。对三个毕业班学生作文试卷中的错别字作了调查和分析。学生用错的字,归纳起来有五种类型。一是读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字。如“妄图”错用成“忘”,“精密”错用成“蜜”,“水深火热”错用成“生”等;二是读音不同,字形相近。如“自己”错用成“已”,“倾盆大雨”错用成“岔”,“千钧一发”错用成“钩”等;三是读音相同,字形不相象的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