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纪律教育也在不断转化。学校的纪律教育,实行的是自觉教育,这种自觉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纪律的形成不单是行为训练的结果,而是学生道德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纪律教育必须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一、引导学生制定纪律规则是形成纪律的一个重要环节纪律教育的目的并不完全在于使学生刻板地按规则的条文行事,而是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规则所蕴含的道德信念,并以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原则,在变化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于规则的  相似文献   

2.
苏联重视学生的自觉纪律教育,认为,自觉纪律在每个公民和每个劳动者的个性品质中占有重要地位。个性品质是青年在学校学习时期就必须形成的,而且是向共产主义顺利前进的必要条件。为此,苏联要求各级党、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对学生的自觉纪律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培养儿童的自觉纪律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证。纪律教育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份。只有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各种行为对集体的责任而自觉的建立起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以后,才能进一步培养他们将来在社会上严格地遵守革命纪律和积极地维护共同利益的良好品德。培养学生的自觉纪律,不是单纯的用几种方法或生硬的搬用他人的经验所能达成目的的,而主要的它是教师教学的产物。因此我过去强调“纪律不好无法进行教学”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当然,纪律好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有利条件,纪律是为教学服务的。但良好的纪律,正待教师去培养,去教育。那末问题就很明显。学生纪律的松弛是由于教学质量的不高,教师的要求不严格,所布置的工作不能有始有终的贯彻到底,对个别学生缺乏了解等等原因所致的。  相似文献   

4.
郭跃辉  周胜 《班主任》2013,(7):15-16
良好的纪律是一个班级发展进步的保障,但是,在大多数中学生眼里,纪律是束缚他们成长的桎梏,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纪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从而站到了纪律的对立面。即使遵守,也带有一种服从意识,是一种“外来力量导向”的行为,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需求。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弄清楚“纪律”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和哲学动因,他们才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在课堂上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纪律进行深层次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童晶晶 《文教资料》2009,(35):129-130
纪律无论是对于个体的健康成长还是集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严明而合理的学校纪律,是教育教学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本文剖析了马卡连柯的自觉纪律原则,结合我国学校纪律教育的生态背景.分析学校纪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趋于合理的中庸之策。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觉纪律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那么,我们如何来搞好课堂教学呢? 一、教师对于教学、教养和教育的统一性必须有全面的认识,把培养学生自觉纪律看成是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任务。我们知道:“在学校中进行纪律教育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合理地组织起来的教学过程。有纪律的行为是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培养起来的。”(叶希波夫、冈查洛夫合著教育学第六十三页)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觉纪律是最有效的方法。不管在什么学校和什么班级都是一样,凡是课堂教学组织得好的,学生便能安静的听老师所讲的课。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的教学工作给我的第一个感受是:要想保证教学成功,使儿童们自觉遵守纪律确是一个重要条件,同时它也会给你带来莫大的安慰和加深你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现谈谈我对儿童进行“自觉纪律”教育的几点体会。纪律,是有阶级性和历史性的。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各种不同性质的纪律:农奴制社会的纪  相似文献   

8.
儿童自觉纪律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它是长期而复杂的教育过程。它与教师、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是密切联系着的,尤其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对儿童纪律教育有着更重大的意义。这里谈谈我对儿童进行纪律教育的一些体验。  相似文献   

9.
自觉纪律的形成是“四有”新人标志之一,在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针对当前研究的薄弱和儿童自觉纪律形成水平偏低的实际,本文综合运用心理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自觉纪律形成的复杂因素,讨论了形成过程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相应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有关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安东·谢妙诺雏奇·马卡连柯(Anton·Semyonovich·Makarenko)认为:纪律是自觉的纪律,属于道德范畴;纪律首先是教育过程的结果,然后才能成为一种手段.纪律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对个人提出要求,进行道德和纪律谈话,教育者合理使用惩罚和奖励,以及领导者的以身作则来实现.他的纪律教育思想对当前学校纪律教育的主要意义和启示在于:学校纪律教育应培养学生纪律意识和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教师应提高教育技巧,尊重和要求学生相结合;学校管理者也应加强纪律领导,进而促使学校纪律教育的成功开展.  相似文献   

11.
自觉纪律的形成是“四有”新人标志之一,在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显的地位。针对当前研究的薄弱和儿童自觉纪律形成水平偏低的实际,本综合运用心理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自觉纪律形成的复杂因素,讨论了形成过程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相应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有关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今年四十五岁,过去念过几年书,从未教过书。担任耕读小学教师后,首先遇到的是学生的纪律问题,他们不分上课下课,想喊就喊,爱跑就跑。后来,我想了些办法来进行纪律教育,现在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以大带小我校学生的年龄,大的有十三、四岁,小的才七岁。他们在一起时,常常是大的怎么做,小的也跟着学。我想,如果把大的先教育好,小的一定也会被带好。于是我就抓紧对大的孩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纪律教育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纪律,就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就谈不到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纪律,又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育活动来实现的。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曾作了一些努力,自从“小学生守则”公布以后,大家对此更加重视了。我们要求每个儿童不论在学习和活动中,都能够自觉地遵守纪律。我们是怎样做的呢?现在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纪律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主要存在教师对幼儿纪律教育的深远意义、对幼儿纪律教育的方法多样性和对幼儿落实纪律教育的差异性认识不足等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强化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强化纪律教育的手段创新,强化落实纪律的方法途径等对策,建立健康型纪律教育模式,促进和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军队纪律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必先定、力求完备的军队纪律建设指导思想,二是管理教育并重、建立自觉纪律的军队纪律建设养成思想,三是严肃钢铁纪律、加强检查督促的军队纪律建设维护思想,四是领导模范带头、管好重点人物的军队纪律建设领率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今天,在我们新社会里,应该肯定“纪律是教育的结果”。在旧社会,所谓纪律,只是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多数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的工具,所谓遵守纪律,就是片面服从,就是为了满足和维护统治者的欲望和利益而逼得你放弃、牺牲你自己的志愿和权利,就是对权威者屈服。所以,这种纪律,没有使人自觉地与积极地遵守的可能,只能用也必须用棍棒或者其他威胁手段来维持。但在新社会,纪律是正确进行劳动以逐步实现人类伟大理想的保证;也是热情、坚强、勇敢,对祖国、对人民忠诚尽责,对同志团结友爱的集中表现。这种纪律所要求的,不是盲目服从,而是自觉地积极地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这种自觉性和积极性可能而且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不必要,也不可能用“强  相似文献   

17.
纪律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主要存在教师对幼儿纪律教育的深远意义、对幼儿纪律教育的方法多样性和对幼儿落实纪律教育的差异性认识不足等问题,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要管理好班级,树立正确的纪律意识,强化落实纪律的方法途径,增强幼儿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儿童、青年遵行毛主席的指示,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这是学校的任务。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要求人民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这就是:要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的思想、感情,和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只有有了高度的自觉的纪律性,才能保证现代化国防军队战斗力量的无比强大,才能保证集体化的工农业生产有秩序的进行。所以,“纪律教育的任务,还不单是为了保证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养成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为将来遵守劳动纪律和军队纪律作准备。”(董纯才:“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而努力”) 自觉纪律教育是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所有组成部分密切联系着的,是在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这里,谈一谈我们必须经常注意  相似文献   

19.
五三年暑假以前,我校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自觉纪律是教师耐心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因而,整个纪律教育工作流於形式,各种规则变成了点缀品。暑假以後,学校行政上重视了这一工作,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进行纪律教育,首先要教师主动地、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劳动课中培养学生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纪律不好,不仅影响教学工作的进行,更重要的是影响他们将来在生产劳动岗位上不能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在生产劳动课中培养学生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纪律不好,不仅影响教学工作的进行,更重要的是影响他们将来在生产劳动岗位上不能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