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自1983年调入杭州大学从事档案专业教学以来,首先接触到的档案学刊物就是《浙江档案》。1988年底虽因由调离杭州,但承蒙编辑部厚爱,每期必赠。故二十年来她始终伴我左右,使我从中受益甚多,并织就了我与杭州的情结。《浙江档案》立足浙江、放眼全国、兼收并蓄、勇于创新,办刊中体现了两个有机结合——档案学理论与档案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档案学与浙江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因此她不言而喻地成了包括我在内的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名副其实地在全国档案学核心期刊中名列前茅。《浙江档案》是全国省级档案学刊物中唯一的从创刊以来就是月…  相似文献   

2.
《档案与建设》伴我二十年,成为我工作学习、理论研究和档案业务写作的良师益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国档案战线经恢复整顿,各地加大了档案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档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作为某陆军学校第一任档案助理员,迷迷糊糊地走上了这个岗位。当时我对档案两字相当陌生,对档案业务一窍不通,如何开展工作难住了我。恰巧此时《档案与建设》创刊了,第一次拿到《档案与建设》,她就深深吸引了我,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一口气从头看到尾,从此我一期不拉地期期拜读。凭借《档案与建设》的指导,我对档案工…  相似文献   

3.
《浙江档案》即将迎来创刊第300期,这是浙江档案界乃至全国档案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喜事,作为她的一名忠实读者和作者,我谨表示热烈祝贺。与《浙江档案》结缘已经整整20年。早在安徽大学档案专业学习期间,我就知道《浙江档案》是一份质量较高的档案刊物,每次阅读,总有收益。1990年,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其间开始涂鸦一些文字,投寄给包括《浙江档案》在内的档案刊物并得以发表,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从事档案学研究的信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浙江档案》就是引导我开展档案学研究的启蒙老师,是…  相似文献   

4.
《浙江档案》引领我走上了档案学研究之路。记得那是1985年的初夏,我的处女作在《浙江档案》第七期上发表,这对于大学三年级的我而言,意义非同寻常。尽管文章还十分的稚气,但编辑老师就如何写好研究论文的谆谆教诲,点燃了我从事档案学研究的信心及激情。此后的二十年来,《浙江档案》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我学习、教学、科研的良师益友。祝愿《浙江档案》永葆青春,永放光彩!档案学研究的引路人——贺《浙江档案》300期@薛匡勇$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副教授、档案学博士  相似文献   

5.
《浙江档案》自1978年创刊至今,已发行300期了。在这近三十年的过程中,它由一份只在白纸封面上印红色刊名的内部刊物,发展为内容充实、装帧精美、颇具影响的全国档案学、档案事业核心期刊。作为收集保存着它全部各期的忠实读者,我对此深表祝贺并颇有感想。首先就我自己而言,自1982年从事档案教学工作后,就开始接触这份杂志。当初,我对档案事业一无所知,是《浙江档案》上的许多文章,帮助我进入了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的神圣殿堂。历届编辑人员热情向我组稿,使我的陋作得以面世。如今,它仍然是我了解档案学动态,收集研究素材的重要渠道。因此可毫…  相似文献   

6.
不知不觉,《浙江档案》从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300个月,编辑发行了300期,可喜可贺!这是全国唯一一家,从创刊起就坚持每个月出一期的档案学刊物。在它以《浙江档案工作》名称创刊的初期,我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我大学本科毕业于人民大学档案系,然而当时,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阴差阳错,我却以外语干部的身份在浙江图书馆工作。不过专业难忘,从那时起我就成了它的忠实读者。百尺竿头——贺《浙江档案》创刊发行300期@何嘉荪$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相似文献   

7.
不经意间,《浙江档案》300期悄然而至。作为《浙江档案》的忠实读者和老朋友,我谨表示热烈祝贺。最初我是通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档案学》了解《浙江档案》的。由于经常看到《浙江档案》上的文章被全文复印,我意识到《浙江档案》是一家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档案期刊。从1995年起,我就一直自费订阅《浙江档案》。《浙江档案》引领我跨进了学术研究的大门。在《浙江档案》主编和编辑的厚爱、扶持下,从1997年至今,我已在《浙江档案》发表学术论文13篇,占已公开发表的档案学论文总数的1/4,其中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  相似文献   

8.
应当重视档案分类基础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笔者在《山东档案》发表了《档案管理应当以分类为纲》一文 ,简略论述了分类在档案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文章认为 ,如果说 ,我们在实体档案分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那么 ,在档案分类理论、建立档案信息分类体系诸方面的研究就相对滞后了。究其原因 ,概出于档案分类基础理论的匮乏。如果不能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开展档案分类基础理论的研究 ,档案分类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 ,便是舍本求末 ,决然不会有长足进展。一、开展档案分类基础理论研究的意义。1 分类基础理论是档案学理论基础的核心。在档案管理实践中 ,已经有越来越…  相似文献   

9.
正《档案与建设》诞生于1984年,那时候我还在高中苦读。两年以后,误打误撞进入档案专业学习,毕业以后一直在档案部门工作,也一直在同一个单位供职。如果1986年可以算作与档案事业结缘的话,我的档案生涯仅仅比《档案与建设》晚了两年。回顾已经走过的档案历程,《档案与建设》如同一位师长,不断地给我启示,又如一位老友,见证了我的成长。蹒跚学步时的扶持探讨档案学理论的兴趣,是在苏大档案专业学习时养成的,而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档案与建设》对我的影响。这个故事,曾经在1994年《档案与建设》十周年时,我撰写的《提携新人播撒希望》里详细描述过。20年过去,对此又有了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互动     
黑龙江饶河县档案局李晓红:读了《中国档案》2005年2期署名管先海的文章《走出档案学研究的误区》一文,深有同感。此文所谈的六个误区,问题找得准,分析得透,存有共性。如文中提到的“理论研究脱离实际化,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实用价值少。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研究中应遵循应用性原则,并注重能指导档案工作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措施,实现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的理论价值观。要重视研究成果的社会利用与社会转化,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和科学体系建设。”我做为一名基层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深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问题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已于去年公布,今年开始实施了。但是怎样在《档案法》指导下完善我国的档案法规体系,则仍然是需要继续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现行档案法律、法规为基础,认真地研究我国档案法规体系,对于提高档案立法工作的科学性和计划性,有效地指导档案立法工作,正确地清理、修改以往的档案法规,补充、建立新的档案法规,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创立和发展档案法学理论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是记载学校一年来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发展概况,系统总结一年来工作经验和教训的资料性工具书,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工作和学习必备的参考资料。《年鉴》具有“存史”与“资治”的双重价值,即既有史料文献价值,又对学校现实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各高校档案部门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编研工作任务来完成。 一、《年鉴》编写是学校档案部门编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使档案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档案部门必须主动开发档案信息,改变传统的“人求我供,不求不供”的档案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3.
《北京档案》有特色浙江海尔曼斯集团公司章惠民最近,朋友送给我几份《北京档案》,仔细拜读,觉得很有味道,深受启迪和教育。《北京档案》办得有特色,又有新意。贵刊所设的《每期评论》、《学者纵笔》、《理论探讨》、《热点问题讨论》、《工作研究》、《档案业务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不经意间,《浙江档案》已行色匆匆地走过了近26年的路途,在早春二月,迎来了她历史性的时刻——300期纪念。300期《浙江档案》见证了全省档案事业的发展进程,讴歌了全省档案工作者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精神,勾勒了新时期兰台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新形象。翻开《浙江档案》的成长与发展史,我们按图索骥:1978年7月,《浙江档案》的前身《档案工作简报》创刊;1981年,更名为《浙江档案工作》,以月刊的形式在档案系统内部发行;1983年3月,经省委宣传部批准为正式刊物,开始在国内外公开发行;1986年,刊物改名为《浙江档案》。历经岁月的磨砺和洗礼、…  相似文献   

15.
各级档案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性地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积极指导建立民生档案,大力推动档案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近期档案工作的兴奋点。国家档案局年前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于2007年9月在浙江发表了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专题讲话,于今年1月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又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和强调。可以预见,民生档案工作将在全国各地更加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工作要进一步展开和深化.理论工作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难舍的情愫     
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 ,因了皈依档案工作 ,栖息档案学密林 ,也就有了我与《贵州档案》相交相识的历程 ,也就有了我与《贵州档案》难以割舍的情愫。我拜读《贵州档案》。自 1 985年深秋到档案部门工作后 ,《贵州档案》我是每期必读的 ,而且是认真深入的。这主要因为她的风格、层次和品位定位合理 ,不仅有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宣传 ,工作动态的报道 ,经验体会的介绍 ,而且还善于站在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理论的前沿 ,捕捉档案工作实践和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给人一些新的感觉和启示 ,使人读后受益非浅。我想这不仅是她深受一个不断成长的档案…  相似文献   

17.
正档案工作是最早使用"档案行政指导"一词的领域与行业之一。早在2000年谢凌奕在其发表在《北京档案》上的《浅析档案行政指导》一文中就曾给档案行政指导下过定义。之后理论界一直进行着研究与探讨,实务界也不断地进行着实践与摸索。随着档案法制化建设进程和依法治档的推进,档案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档案行政和施政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档案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但与档案业务指导、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相比,我们实践档案行政指导的时间还  相似文献   

18.
对档案界而言,企业档案这一概念并非凭空产生,它是在沿承建国以来科技档案管理实践、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企业改革同步。如果我们对“科技档案”和“企业档案”这两个名称的演进作一番研究,也许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状况。 1957年9月国务院第57次全体会议批准发布的《关于改进档案、资料工作的方案》是第一个为建立和加强科技档案工作而制发的文件;1959年12月的大连会议,发布了我国科技档案工作第一个较为完备的法规性文件——《技术档案室暂行通则》,成为我国国家规模的科技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19.
编制《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下简称《保管期限表》)是基层单位档案部门一项基础性、长效性工作。笔者将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认识,与同行们进行交流。一、《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的意义1.开展归档工作的基本保障。文件材料归档工作是档案部门基础工作之一。如果单位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划定缺乏制度化、规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经局务会议研究同意召开的。它既是一次年度列会,又是一次聚会,我看到许多同志包括分管领导都来了,我很高兴,这说明大家对这个会议很重视。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还迎来了《浙江档案》创刊30年,在这个时候召开杂志工作会议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既是一次总结工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的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