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浅谈膜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技术是一项新型和高效率分离技术,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双极膜作为一种新膜非常迅速发展。这篇论文主要探索双极膜替代这传统离子交换工艺的可能性。简要介绍利用电渗析原理和双极膜理论使用双极膜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2.
双极膜技术在Vc生产中的应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技术是一项新的和有效率的分离技术,并且已经在近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双极膜作为一种新膜发展非常迅速。这篇论文主要探索使用双极膜技术在维生素c生产里替代传统的离子交换工艺的可能性。工作机理中的电渗析的工业应用和双极膜被首先评论,膜的污染也将在文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在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交换层析(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简写IEC)是发展最早的层析技术之一.目前,离子交换层析已成为蛋白质分离纯化中最常用的手段,统计显示,在蛋白质的纯化方案中,使用到离子交换层析的占75%,其次是使用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但同时离子交换层析在除蛋白质以外物质(如多糖、核酸)的分离纯化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标引等方法,对近三十年来中国有机分离膜专利数据进行提取和加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分析了时间分布、地域分布、类别分布和创新主体情况,并通过中外对比,揭示了当前中国有机分离膜产业发展的五个趋势特征,提出了布局上游专利、降低风险水平、促进技术转移、加强协同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七种核酸碱基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裕建  戚生初 《科技通报》1994,10(3):195-196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七种核酸碱基的方法何裕建,戚生初(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酸碱基是生命重要物质DNA、RNA的组成部分,对它们的分离和分析方法较多,如传统的离子交换法 ̄[1],纸层析法 ̄[2],薄层色谱法 ̄...  相似文献   

6.
以选择性分离膜为中心的膜学研究自本世纪50年代形成为一个学科以来,取得了飞速发展,相继对离子交换膜(含电渗析过程、双极性膜等)、反渗透、超滤、微滤、气体分离、渗透汽化等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传质机理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促进了分离膜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国外学术界、产业界认为,作为一项高技术,膜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基础产业技术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并且正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因而各国政府均给予相当的重视与支持。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日趋频繁,1984年在意大利召开了首届大型…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整体液膜和离子交换技术三种工艺对青霉素进行提取。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技术适合青霉素提取。整体液膜提取效率较低,不适合青霉素的提取。本文对青霉素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4,(16):111-111
离子交换纤维被国际科学界、产业界称为21世纪功能材料。发展高效的离子交换纤维及其应用技术是当前功能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课题,一直是全球分离材料研发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9.
集成膜系统真蛸下脚料中提取天然牛磺酸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过预处理的真蛸(Octopus vulgaris)内脏下脚料为研究对象,探讨陶瓷微滤膜、卷式超滤膜、卷式反渗透膜组成的集成膜系统分离提取天然牛磺酸的工艺.结果表明,此系统可以有效的将内脏下脚料中富含的天然牛磺酸(1.0 30g/100g)提取出来,总收率在80%以上.并且对杂质有相当的祛除效果,结晶品纯度达99.54%.为天然牛磺酸大规模生产开发和其它天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对于渗透汽化膜的类型进行分析,分别从有机膜、无机膜、复合膜三方面分析其性质与制造工艺。其次重点介绍石油化工产业中应用到的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种类,并对废物有机物质脱离以及有机复合物质分离技术进行总结,帮助提升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膜生物反应器是由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结合而成的新型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其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就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条件和膜污染理论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工艺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双极膜电渗析脱除硫酸过程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双极膜电渗析器进行纯净水过程性能测试,然后主要探索了操作电压、物料流量、物料浓度等因素对双极膜电渗析技术脱除硫酸过程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验研究寻找出了双极膜电渗析脱除硫酸工艺的较为适宜的分离操作条件,即:操作电压为20V,物料流量为60L/h,物料硫酸浓度为0.6mol/L。  相似文献   

1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2):I0001-I0006
葛昌纯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浓缩铀分离膜的元勋,核材料、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领域的领军人 他50年来奋战在核材料研究的第一线,他带领团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纳米材料实验室,研制成功用于生产浓缩铀的乙种复合分离膜,为以后研制成功的我国分离膜的主要品种丁种、戊种和己种分离膜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硫腙-三氯甲烷-柠檬酸的内耦合大块液膜体系对铅迁移进行研究,对废水中的铅进行分离,采用微乳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铅的迁移量,考察了载体浓度、膜溶剂、原液相和接受相的pH等对分离的影响。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铅的迁移率达到98%以上。该法采用微乳液进样可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分离快速简便,适合各种水样中铅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
兰宇卫  张翰君  沈芳  陆建平 《大众科技》2007,(10):105-106,41
采用双硫腙-三氯甲烷-柠檬酸的内耦合大块液膜体系对铅迁移进行研究,对废水中的铅进行分离,采用微乳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铅的迁移量,考察了载体浓度、膜溶剂、原液相和接受相的pH等对分离的影响.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铅的迁移率达到98%以上.该法采用微乳液进样可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分离快速简便,适合各种水样中铅的分离.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2)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之间的压力差,多孔膜之间的拦截能力,将溶液中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分离开来,达到净化、筛分溶液组分的目的。超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热源以及各种有机物质,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超滤处理工艺是在常温下进行,适合对药物、酶、果汁等进行分离,且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加热和添加化学试剂,不会产生污染,操作简单、去除率高、运行成本低,因此,广泛应用在环境工程水处理工艺中。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分离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制得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半透膜。膜分离技术较各种传统分离手段,具有高效率、低能耗,无污染等特点,因此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国外的膜分离技术,已在许多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美国、日本和一些在高分子分离膜及其相关技术方面领先的欧州国家,一方面利用其技术优势竞相开发新产品,抢占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8.
高性能CO2分离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地球变暖是关于地球环境方面的最重要的课题 ,它对世界能源政策、环境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特别要认真研究温暖化的主要原因—— CO2 的分离、回收问题。另一方面 ,甲烷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步受到关注 ,但来自天然气、生物气体的精练甲烷 ,必须除去 CO2 ,因此作为 CO2 分离装置的有关材料——高分子膜 ,同样得到了世人的注目。伴随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 ,其有效对策之一 ,是从固定发生源采用耗能少的高分子膜连续地分离回收高浓度的 CO2 (固定发生源的 CO2 分离装置图略 )。采用原古等人的仿真系统 ,用膜法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总结了中空纤维膜氮氢分离技术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创新项目的来源和实验室成果实现创新的过程,提出了以研究所为主体进行技术创新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膜技术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起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一些新的膜技术,包括膜反应器、亲和膜、膜蒸馏、膜萃取、手性膜、膜能转换等,均取得很大进展。对膜技术来说,化学工业是一片极其广阔的天地,这里风光无限。我国膜分离技术领域著名专家、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膜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高从阶院士描绘了膜技术的乐观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