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闻娱乐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后工业社会文化的产物,在我国则是市场化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必然现象,是新闻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要对自身作的权宜性调整。新闻娱乐化倾向本质上是对政治严肃性的反叛,是对原有价值体系的解构。新闻娱乐化因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有其合理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并且是主力军。我们要认真研究新闻娱乐化,不要媚俗,要遵循新闻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3.
李亚超 《文教资料》2005,(27):170-172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而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并且是主力军。我们要认真看待新闻娱乐化,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4.
从娱乐新闻到新闻的娱乐化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新闻是不是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它甚至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社会新闻也有很大的差别。传播学者刘宏认为,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在娱乐新闻大行其道的今天,娱乐新闻的具备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那么,新闻的娱乐化是否就是所谓的"娱乐新闻"呢?首先我们必须看到,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事实上,新闻的娱乐化,是现代新闻的一种表现方式,一种表达手段,它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消减了新闻当中严肃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去挖掘新闻的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新闻的娱乐化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并适度加入了人情味因素,强化了事件的戏剧悬念、冲突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如何正确看待新闻娱乐化,我们应当遵循新闻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新闻娱乐化,是目前广受新闻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内容取舍偏向软新闻;二是在表现手法上,讲求故事性与情节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三是在版面设计、节目编排上追求娱乐化效果。新闻娱乐化实际是当今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的一种结果,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对新闻娱乐化现象,需要秉持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也应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寻找医治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闻娱乐化,是目前广受新闻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内容取舍偏向软新闻;二是在表现手法上,讲求故事性与情节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三是在版面设计、节目编排上追求娱乐化效果。新闻娱乐化实际是当今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的一种结果,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对新闻娱乐化现象,需要秉持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也应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寻找医治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闻娱乐化,是目前广受新闻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内容取舍偏向软新闻;二是在版面设计、节目编排上追求娱乐化效果。新闻娱乐化实际是当今社会进入消费社会的一种结果,是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对新闻娱乐化现象,需要秉持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也应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寻找医治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台湾和大陆数家媒体对连战的和平之旅进行了现场直播和追踪报道.通过台湾各大电视台对这事件的报道观察发现,台湾电视新闻有着比较强烈的娱乐化倾向.台湾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是台湾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受到台湾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台湾的电视媒体一味迎合受众的低级的、猎奇的、追求原始趣味的收视心理,容易造成整个台湾媒体环境的普遍低俗化.  相似文献   

9.
新闻娱乐化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部分,其性质当然不会与整体性质有根本的不同,试图从新闻娱乐化的角度去看媒体娱乐文化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新闻评论娱乐化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当下新闻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探析新闻评论娱乐化的原因需要从当下文化语境的重要方面——大众文化来研究。大众文化与传统的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不同,它以"大众"为幌子实现了文化的"媚俗",其产生机制、传播机制和接受机制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评论的娱乐化。结合大众文化的理论和新闻评论娱乐化的实践是探析当下新闻评论娱乐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新闻欲     
当代新闻传播学只是把新闻欲当作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来论述,而对人类新闻欲的真正本质却缺乏深刻的认识.新闻欲将情感、兴趣、需要居于中心地位,规定和表达着新闻价值的基础和本质,它实现了与人性本质的贴近.人类新闻欲的无限多样性,新闻欲满足的依次递升性,新闻欲程度的有限和反复再现性以及满足新闻欲的对象的可替代性等重要特性,使它成为人类新闻传播行为发生的基本动力,同样也成为对人类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认识新闻价值和传媒经济必须认识新闻欲,新闻欲是新闻价值和传媒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新闻欲研究的日渐式微并不能否定它是任何一种新闻传播理论都绕不过去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有对新闻语言特征的界定往往局限于把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进行对照,试图从文学语言这一特定参照系里厘清新闻语言的本来面目.这种方法虽然便于从学理的层面讲清问题,但却给学写新闻的人设置了一个思维障碍.其实,好的新闻语言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文气,一种节奏.  相似文献   

13.
张继光 《太原大学学报》2012,13(4):82-83,90
在传播学语境中,新闻体现为一种话语,新闻话语遵循自身的规律,通过编制新闻文本、媒介传播再现新闻事件,传递主流价值观。新闻话语因其代言人的身份相应地拥有了话语权,新闻话语一旦僭越了固有功能,就体现为一种霸权,有损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新闻从业人员应加强行业自律,尽可能地规避新闻霸权,还新闻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新闻束报其实是主题性报道的一种叙事方式.是编辑将来自各方面彼此独立的新闻,根据新闻主题需要和以构成完整社会画面、彰显一种宏大社会氛围的目的出发,撷取众多新闻中最具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的事实所进行的综合性的新闻叙事.目前,理论界对其研究较少,媒体实践又大多处于随意的状态,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梳理,寻求新闻传播规律,用于指导新闻实践,对于改造主流媒体的新闻面相,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着新闻再度开发的问题。网络不仅是一种新兴媒体,同时又是一座新闻资源宝库。网上新闻资源数量庞大,为新闻的再度开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对网络新闻进行再度开发,媒体与记者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新闻策划是当今新闻媒体之间在抢占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是新闻报道工作中追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普遍性和典型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征。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必须遵循新闻事实第一的原则、连续性的原则、创造性的原则和科学性的原则。从新闻实践来看 ,新闻策划的意识表达可分为六个类型 ,即战役式策划、剥笋式策划、提纲式策划、点子式策划、追踪式策划和借题式策划  相似文献   

17.
对新闻精神主体的界定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考虑。狭义就是把新闻精神理解为纯粹的新闻职业精神或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其主体是职业新闻传播者;广义就是把新闻精神理解为社会精神的一种,其主体承担者还包括新闻源主体、收受主体、控制主体和作为非职业主体的个体新闻传播者。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响度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响度组合是汉语语音修辞的要素之一。消息类新闻以有声语言为传播方式,其中广泛运用了响度因素。对消息类新闻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响度组合的分析,发现电视新闻传播中不仅有语音修辞因素的存在,而且响度组合还表现得非常普遍。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为使信息传播更有效,充分运用了响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新闻播音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效果。播音员主持人播音时把握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样式非常重要。“播”新闻与“说”新闻是目前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主要语言样式,两种语言样式各有优劣势。采取哪种表达样式应根据新闻节目的内容和栏目定位来确定。但都不能违背一个基本原则,即语言规范,表述清楚,并符合受众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