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彭彧华 《父母必读》2011,(12):113-113
现在的很多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丰富、教育资源充沛的环境里,却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只知道自己,有好吃的,第一口一定是自己的;有好玩的,别人就一定不能碰……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视他人的付出,不知道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也就无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无法与这个世界建立亲密的联系,会成为一个孤独而无根的人。要帮助孩子学会爱,需要家长在生活点滴中的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2.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搞教育的,常在家长面前侃侃而谈。其实,在和家长的交谈中,你会慢慢发现我们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并且越来越懂得教育了。静下心来,我发现我从家长那儿学到了很多。孩子们的家长通常比我们年长,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对于生活,更是经验丰富。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逐渐懂得了很多生活小常识,如:怎样关心过敏体质的幼儿,不能给有哮喘的孩子晒被子,哪些东西孩子不能吃,孩子碰伤了怎么办……我们从家长那儿了解的信息越多,我们对孩子的保育工作就做得越细致。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和孩子生活、玩耍的过程中,他们都…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快乐,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常会有一些让人不快乐的事情,了解一些使自己和别人变烦恼为快乐的方法;教会孩子学会创造快乐。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快乐,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常会有一些让人不快乐的事情,了解一些使自己和别人变烦恼为快乐的方法;教会孩子学会创造快乐.  相似文献   

5.
孩子吵架是讨父母嫌的,通常都以受训斥甚至挨揍而告终。其实,孩子在一起玩耍,吵架是免不了的。幼儿在心理上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不了解别人的心理和感受,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正是通过争辩、说理、吵架逐步了解别人心中陌生的世界,了解自己与别人的感受,从中学习忍让、宽容、适应别人。孩子一般不会像大人一样因利益冲突而记恨对方,他们冲突后可以马上和好。因此。家长听到孩子吵架,大可不必那么惊恐,更不可把成人间的不快带进对孩子吵架的“调停”干涉之  相似文献   

6.
清晨,牵牛花高傲地缠绕在篱笆上、小树上,向着湛蓝的天空吹起它那圆圆的紫色的小喇叭。它是那么自得,那么自傲。然而,它有没有想过,它是缠在别人身上,踏在别人肩上、头上,去长高、长大,让别人撑起它弱不禁风的身躯的。大家可否由此想到当今你身边的某些孩童呢?他们就是会说话的牵牛花———在父母的宠爱中,在家庭这一摇篮中绕着父母渐渐成长。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有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牵着孙子或孩子在散步,他们生怕孩子摔跤,总是百般呵护。这不,又是一家子———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众星拱月般在一个衣着干净整洁的小男孩身边打转转儿。“…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2):183-184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习惯了父母长辈们的各方面呵护。进入幼儿园之后,这些孩子也缺乏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许多事情都需要老师的帮助。而我们也发现这些常常需要别人帮助的孩子,往往性格比较软弱,依赖性强,缺乏自信。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从培养幼儿午睡自理能力入手,以引导幼儿学习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为重点,从而切实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让他们从中体会成功,增强自信。  相似文献   

8.
李秀英 《现代家教》2002,(12):35-36
近年来,由于家庭结构的日益“核心”化,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关爱实在太多,而引导他们付出关爱的机会、措施则太少。致使孩子不懂得与别人一起分享食物、不知道关心父母、不了解父母工作及家务劳动的辛苦,很少想到别人的需要。他们习惯于为所欲为、有求必应的生活,以至染上了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的毛病。  相似文献   

9.
玩,是一种认真专注入迷的活动。 孩子都爱玩,从玩自己的唾沫、手、脚,玩勺子、碗、袜子、鞋,到玩各种会响的、会动的、色彩鲜艳的东西,甚至对水、土、沙、石、小草、麦秆等成人看来没什么好玩的自然物,他们也会玩得津律有味。孩子来到世界上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要探索,玩就是一种探索。孩子正是通过玩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感受自己的能力;通过玩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体验自己和别人、自己和各种事物的关系。孩子这种自发探索的兴趣,应该加以保护和鼓励,并积极引导,因为它将成为孩子以后好学乐学、探求创新…  相似文献   

10.
玩,是一种认真专注入迷的活动。孩子都爱玩,从玩自己的唾沫、手、脚,玩勺子、碗、袜子、鞋,到玩各种会响的、会动的、色彩鲜艳的东西,甚至对水、土、沙、石、小草、麦秆等成人看来没什么好玩的自然物,他们也会玩得津律有味。孩子来到世界上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要探索,玩就是一种探索。孩子正是通过玩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感受自己的能力;通过玩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体验自己和别人、自己和各种事物的关系。孩子这种自发探索的兴趣,应该加以保护和鼓励,并积极引导,因为它将成为孩子以后好学乐学、探求创新的基础。玩具是孩子玩的工具,也就是学习的工具。我们给孩子玩具,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玩得更好。在温饱  相似文献   

11.
家长带孩子上街碰到熟人时,或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常常会有人给小孩东西吃。那么,当别人给你的孩子食物时,你该如何对待呢生活中,一种比较极端的做法是父母以自己的权威武断地代替孩子拒绝接受别人的食物,有些家长似乎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说:“他不要,他不喜欢吃。”这些家长这样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觉得吃人家的东西不好意思,只想领情不想受物;有的是为了显得自己教子有方,让人家看自己的孩子有教养;有的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免得人家认为自己小孩嘴馋;有的是嫌人家食物不卫生等等。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俗话说:隔锅饭香。尽管别人…  相似文献   

12.
孩子生活在人和环境组成的社会里,公共场所是其学习的好地方,他可以在这里学会与人交往、遵守规定、帮助别人,也从中认识社会,发展能力。家长要多带孩子走进各种公共场所,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商店是购物的地方,也是孩子学习的地方。当你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要抓住这个学习的好机会,引导他认识了解各种物品的名称、外形、色彩、用途和特点,扩展知识面,增长生活经验。在他自由地挑选和取放东西时,  相似文献   

13.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一直把这句教育家的名言装裱在案头最醒目的地方。随着自己从“为人师”到“为人母”的角色转化与融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从  相似文献   

14.
父母的虚荣心必然刺激孩子追求虚荣,这是爱慕虚荣的父母常常意识不到的。爱虚荣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生活的外部,喜欢在孩子的吃穿打扮等方面与别人攀比。爱虚荣的父母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孩子的优点,过高评价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成绩和长处对父母来说比对孩子本人还重要。  相似文献   

15.
自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要让孩子接纳自己的独特性,对自己充满自信,了解真正的需要、规定明确的界限、提供挑战的机会三者缺一不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每天都要战战兢兢地恪守这三大原则。重要的是,这三大原则能够慢慢地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 了解真正的需要--亲子关系的基石 从出生起,婴儿通过和父母的亲密接触开始认识周围的环境,学习表  相似文献   

16.
教育问与答     
《父母必读》2014,(9):126-127
Q被欺负,怎样教孩子保护白己? 女儿3岁多了,性格比较温和,从幼儿园回来常抱怨别人打她,我一听就很头疼,我不赞同孩子去打别人,但是也不愿意孩子总是被欺负,我该怎样和孩子说,才能让她学会保护自己呢? A当孩子回家抱怨在幼儿园里被欺负,家长们常常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其实,面对这类问题,家长首先要冷静,仔细询问孩子事情的来龙去脉,或是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实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确实会给孩子带来不少的压力。再说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不会同别人交往,所以,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哭闹,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新老师,孩子能否尽快地爱上新老师,关系到孩子能否尽快地适应新学期的生活,甚至决定孩子一年的学习生活是否愉快。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只有喜欢新老师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健康愉快地成长。在孩子对待老师的态度上,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孩子尽快地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喜欢新老师,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1郾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不足孩子年龄小,对自己和别人的评价常常受大人的影响。妈妈说好的东西,孩子会觉得也不错;妈妈不喜欢的人和物,孩子也很难认可。刚分班,家长们都希望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是否优秀,于是,…  相似文献   

19.
走着……     
一直自认是个平凡的孩子一直又自认是个有着不平凡的灵魂的孩子一直是经历了太多挫折和失败最终坚持着走过来的孩子一直用文字和音乐温暖自己梦想的孩子一直自认并不美丽但总微笑如花的孩子一直有着叛逆血液但表现乖巧的孩子一直把泪水隐藏在别人目光后面的孩子一直想好好学习却总是贪玩的孩子一直喜欢自由和平觉得世界如此美好的孩子一直觉得亏欠父母太多因此感谢无语凝噎的孩子一直害怕人类喜欢自然又渴望被人了解的孩子一直很认真地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显得与众不同的孩子一直追求完美但有太多缺点的孩子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孩子,可别人说我已经是个好孩子的孩子希望被人认可,但我只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周文英 《考试周刊》2009,(23):173-174
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的眼神,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孩子获得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是使孩子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只有当孩子充分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知道自己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他们的自信才会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