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计划的出台对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从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社会体育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技能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可行性,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从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出发,结合国情、学校实际、学生的技能水平,深入分析了我国体育院校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并和美国的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科和术科的比例做较为详细的对比。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比重确实大大超过美国高等体育学院的术科比重。近年来体育  相似文献   

3.
戴俊  刘跃  汪庆波 《体育学刊》2023,(1):112-117
术科课程反映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根本,但受传统培养模式影响术科教学存在诸多症结。结合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改革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经验:围绕“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实现理念突破;“实施术科课程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优化教学模式;从“竞技体育传承”到“体育健康引领”,整合课程内容;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革新教学评价;从“技能提升为旨趣”到“教学能力生成为目标”,转变教师观念。最终形成以理念为引领,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评价为支撑的教学改革体系,能够有效保障育人成效、提升育人质量,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育师友》2021,(4):51-53
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的普遍实施,对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能完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健全体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等价值意蕴,却面临着教师思政能力不足、思政元素和技能教学难以融合等问题,据此提出课程思政融入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应从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思政元素、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同向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在校生及毕业生的田径运动能力持续弱化、下降及逐渐远离培养要求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田径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体自身条件不足,教学时数的减少、扩招带来的施教维度准备不足以及田径师范技能教学失效等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19,(9):836-839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知识,也是具体运用在教学情境中的知识,能够为解决教学问题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系统学习,有利于科学地指导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本文从pck理论视野下,探析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师范技能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显示,存在师范技能课程内容设置较少、缺少优秀师范技能案例、实践途径衔接程度较低、忽视教学后的反思等问题。建议增加师范技能训练课、增加案例研究,拓宽实习渠道,强化学习反思等多种途径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进而为职后专业化进程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出发。结合国情、学校实际、学生的技能水平,深入分析了我国体育院校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并和美国的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科和术科的比例做较为详细的对比。认为学科和术科比例的制定,一定要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  相似文献   

8.
高师体育专业术科研究性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观在教学领域的体现。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如何在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了论证,以期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体育师资服务。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术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对我国高校体育术科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校体育术科教学可以延伸体育教学维度并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优势,但该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学条件、 教师以及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不适用于学生数量较多的教学等不足.  相似文献   

10.
李英 《体育科技》2014,(5):117-119
体育术科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程度,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但当前体育专业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目标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术科考试的现状进行调查,为术科考试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职前“说课”技能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多高等师范院校对体育专业学生职前“说课”技能培训不力,致使学生对说课陌生,阻碍了学生教学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双重提高,学生向教师专业化角色转化缓慢,体育专业学生应加强对说课的概念、内容、体育说课的重要意义与原则的深入理解认识;提出几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职前“说课”技能培养的积极对策,以促进体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中“多能一专”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多能一专”进行理性思考,阐述现代教育“厚基础、宽口径”以及“多能一专”与培养方向的局限性。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中,“专业技术课程”(简称术科)学时递减后体育基础困难生现存或可能出现的专业素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尚礼  龚坚  刘剑  郑亚森 《体育学刊》2007,14(3):142-144
对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年限、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设置、考核与评价标等6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目标应更加明确、学科体系应更加健全、评价方法应更加科学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学习策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快慢,影响到运动技能掌握的质量。教师了解每名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高低,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自编《运动技能学习策略量表》,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现状进行测试,从年级、专项、学业成绩、性别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年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不同,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发展水平高于低年级;学业优异者其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水平明显高于中等组和差生组;专项和性别对运动技能学习策略没有影响,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程分层次教学是将体能和运动技能接近的学生集中在一组进行教学,大学新生体能和运动技能客观上差异,只有采取分层次教学更为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充分地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南京工业大学对2011级新生采取强化班、普通班和提高班三个层次教学改革试点,对不同组别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本文着重对“体育弱生”强化班教学改革作回顾,通过前后两次体质测试、体能和部分素质测试及体育认知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强化班教学试点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微格教学是应用现代视听技术和设备,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进行系统培训的方法,它在培养和训练学生教学技能方面具有突出的独特作用。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实施微格教学现状的研究,提出促进微格教学的对策和建议,为体育院系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微格教学”对体育院校学生内堂理论课教学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微格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确立了微格教学的教学阶段。对西安体院体育教育专业97、98、99级共13个班进行了微格教学实验,通过研究比较,结果表明:参与微格教学的学生教学基本能力明显提高。指出微格教学是培养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体系与课程设置结构的改革是教学整体改革的关键,原有的教学体系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体育教学内容与结构应从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大局出发,使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与娱乐、审美、品德教育紧密结合,以形成育人的科学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东北三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文献资料法度网上查阅等研究方法,对东北三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度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东北三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场地、器材设施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要使高校体育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从高校教育的大环境出发,走高校体育工作“专业特色化”之新路,实施“三段式”特色体育教学模式,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解析当前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实践困境并围绕现存问题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认为:1)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具体指涉的是体育品德教育,体育品德教育是学校场域中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2)实践困境表现在体育教学德育价值和功能的泛化导致体育品德教育目标的模糊,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教学的狭隘理解限制品德教育内容的生成,体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缺失固化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的方式,传统技能教学过程未重视师生交往关系对学生品德塑造的价值,体育品德的内隐性使教师难以把握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客观评价。提出优化策略:发展学生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中德育的目标,强调技能教学项目完整性与突破体育教学德育时空界限,用多种品德教育方式调适学生参与运动项目学习的体验,学生体育品德教育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与交往,提取情境中学生情意品质的表现是体育品德评价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