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资源。这种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中随机产生的.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预设的思路诱发课堂生成资源,也可以巧用意外与错误所生成的资源因势利导,还可以通过体验使课堂生成资源延续。如果合理巧妙利用这些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就能给课堂增添意想不到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资源是教学主体性的体现,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潜在的、隐性的)的必要条件。“因材施教?与“见机行事”是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辞海》中说,所谓动态即“运动变化的状态”。笔认为,课堂中的“动态”是指与“静态”相对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教师、学生、环境、资源等都是不断变化的,且多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比较复杂而多变的“场域”的过程。所谓“生成”,就是“在新的情境中产生”,它与预设相对应。它没有既定的、现成的目标,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陆海秀 《广西教育》2007,(10A):34-35
“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即时生成的预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一般包括:学生突发奇想提出的问题,师生、生生互动中出现的“闪光点”或错误见解,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等。教师应该沉着应对这些错综复杂、稍纵即逝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既不能挫伤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又不能急于求成,要及时把它转化为课堂教学可利用的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意外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动态生成。所谓“生成”,就是利用已有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料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动态生成”正引领着我们对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点击”生成资源,以此巧妙改变教学预案.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刷新”出精彩纷呈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并灵活利用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调整教学进程,超越预设目标,实现课堂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发现,许多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在捕捉和利用课堂动态资源上出现了偏差,没有及时生成有效的课堂资源,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动态生成资源不是教师课前预设生成的资源,而是在课堂中随教学的进程随机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及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课堂生命的“活水”,巧妙有效地利用能促使课堂更加灿烂,更显活力.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资源.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学生发表的意  相似文献   

11.
叶澜教授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把学生的随堂生成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生成资源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苏琴 《考试周刊》2011,(32):134-135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促成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及时抓住偶遇、随机的现象和时机,巧妙运用这些不可预知的动态教学资源,就会使传统的课堂动起来,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活力。本文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个别教学案例,分析展示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善于捕捉富有生命力的教学资源,才能打造出动态生成的精彩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是的,没有精妙的生成问题,就无法成就精彩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就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包括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的不同意见、学习中的争论、错误的回答或突发事件等等。  相似文献   

14.
杨鑫 《中学教学参考》2010,(17):100-100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科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科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它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动态生成”信息。在科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运用敏锐的目光和智慧的头脑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将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将促成课堂更多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是课堂的重要教学资源。新课程所关注的是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强调学生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活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爱好、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6.
曾玄德 《学周刊C版》2011,(1):106-10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课堂的预设,而忽视了课堂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只是在顺着一成不变的“圈套”前行。如此一来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黯然失色”。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赋予学生发现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实施以来,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已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然而,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往往杂乱无章,教师该如何有效捕捉、筛选、利用这些生成资源?笔者以案例的形式,对捕捉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新课程理念中提到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按不同的类型可分为多种,其中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正吸引着我们积极地关注它,我们在动态性生成资源引领下,进一步地对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与实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这句话恰好是对“巧妙运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最好诠释。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构建生成性课堂呢?  相似文献   

19.
吴宁建 《师道》2007,(5):18-18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遭遇一些偶发事件。正确应对这些偶发事件,适时捕捉和利用课堂管理中的动态生成资源,对于提升课堂管理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遭遇一些偶发事件。正确应对这些偶发事件,适时捕捉和利用课堂管理中的动态生成资源,对于提升课堂管理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用几个案例来说明课堂管理中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